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茶文具店》的读后感

2022-04-16 19:13 作者:小飞0419  | 我要投稿

《山茶文具店》是一本很安静的书,讲的是一个专业帮人写信的代笔姑娘的故事,以主角和她姥姥的感情线和春夏秋冬里接到的各种代写信任务为线索,描写了主角和她邻居们生活里的很多七零八碎,生老病死,情感小疙瘩的结解之类。

这书有一些在我看来比较类似的作品,比如《深夜食堂》、《小森林》、《我的邻居山田君》之类的,故事简简单单,没有什么情节波澜,作者用相当大的篇幅去描写钢笔的类型,各种信纸的质地特点,墨水的种类和颜色变化之类的,也会很详细地描述当地的各种食物。在这些描述里又穿插进自己相应的心情感悟和对周遭人事物的看法。这本书里所表达的人生观是在日产文字中比较多见的,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人生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尝试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把后悔的事情尽快解决掉,然后充分享受此时此刻的人生。
有的文学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并且伴行宏大历史叙事,时间跨度非常大,人物很多,其中所包含的人生观也不尽相同,比如《百年孤独》、《活着》、《霸王别姬》、《三体》之类,这也是一种思路,往往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经历着非同凡响的事情的人物,更容易给人以意义感。《山茶文具店》这一类的作品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描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事物,内心深处的细微情感小疙瘩之类的。这也许表达出了不同的人类对意义感的不同理解。大丈夫行走在天地之间,蝇营狗苟简直荒度此生,当然要想办法挣巨量的钱,握倾朝野的大权,干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才算有意义,这是一种想法,即便是描写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终究也是时代大人物小,暗戳戳地表达了这种意思。而“生活里的小美好”则完全是另个思路,欣赏一朵樱花的绽放和凋零,品尝城区里不同店里的咖喱,做出一只外酥里软香气扑鼻的烤面包,用不同的笔写出漂亮的字,给家里炼乳用完了的邻居半管炼乳这类的事情,具体而普通,它们与平平常常的人相接壤,包含的细腻情感也常常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使人平和而舒适,如同找到了意义一样。

这两类意义的区别就好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塞伦盖蒂草原,一个是站在高处,极目远望,看到斑马,长颈鹿,狮子,鬣狗,大象,看到河川,草原,然后描绘其中某一家(比如鬣狗一家)生活在塞伦盖蒂旱季雨季间一代代王朝兴衰的故事。而后者则像是,你就是草原里的一只动物,比如你是一只角马,你在观察着草,还有别的角马。视角非常不同,呈现出的东西也就完全不同了,不过丰富程度倒是可以非常类似。现在我好像非常喜欢用塞伦盖蒂草原举例子啊,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原始的地方可以发现各种人的行为的初始端倪吧。

雨宫鸠子的姥姥非常严厉,也特别用心,她觉得严厉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而且为了让雨宫鸠子爱上代笔人这一行,她不惜撒谎说她们家是历史悠久的代笔世家,到鸠子这里已经是第十几代了,鸠子也一直很听话的在练字学习,可是她内心压抑的愤懑还是爆发了,把笔一扔,骂了句老三八,不要抹杀我的青春人生,然后就跑去把皮肤晒成棕色,裙子撸到大腿根儿,当起了小太妹,后来更是跑到欧洲多国去流浪(这种免签程度真让人羡慕),后来鸠子的姥姥去世,她还是回到了镰仓的文具店,就好像是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找到了归宿一样。

追寻意义这件事是具有彻底的荒诞性的,由于意义这个概念完全是基于捏造和自欺,所以对于这个命题,答案是极具开放性的,鸠子可能是找到了生活归根结底的东西,也可能只是遂了她姥姥的愿,而妥协于所谓“命运的安排”,让自己满足于一种潜移默化难以察觉的自欺。
这本书里还描写了很多日常生活里的小教条,让人感觉日本是一个很在意仪式感,繁文缛节比较多的国家,比如鸠子在帮助匿名小姐写绝交信的时候,信里用了非常丰富的文法和敬语,外加不少寒暄客套,绝交也说得很委婉,当然,雇人用鹅毛笔和羊皮纸写绝交信这个事本身就已经够教条和有仪式感了。

除了写信,在我浅薄的了解里,这种教条和仪式感好像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各种人事物当中,日本年节颇多,不同的节日似乎都会吃相应的节令饮食并且行相关的仪式。郊游,祭祀,拜访邻居,也都有很多相关的礼仪。这种教条繁缛也存在在饮食里,比较有名的寿司之神或者天妇罗之神,一辈子就只做那一件事,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和你说着捏寿司或者炸果子这种事情是何等复杂,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何等耗费心力,以至于干了六七十年仍然在学习中(如果你相信了,当起了学徒,开始的十年你可能都在刷碗),你进了这个类型的店,店家就会按顺序给你上东西,教给你调料怎么蘸,饭怎么拌,你不听话还有可能被撵走。这种对繁缛的恪守很多时候也配合着对品质的追求,常常会让一个品牌质量极佳,被人虔诚地认可、神化和习惯,很多数百年的老店至今仍在数代目的手中保持着稳定丰饶地运行,证明了这一点。这种例子很多,现在我们手里还常常拿着任天堂新出的掌机在把玩,而生产这个掌机的公司就成立于清朝光绪年间。

我也觉得,这种教条和仪式感会让对应的人有一种不自觉的压抑,这和东南亚或者拉丁美洲地区的自由奔放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好,可能是因为别无选择吧,这里面涉及的变量因素太多了,只浅浅想到这。

守景先生在书的最后部分用蹩脚的理由和鸠子约会,远足的过程勾起了鸠子伤感的回忆,严厉的姥姥和鸠子最亲密的接触大概就是在远足的时候背着她走过一段路,守景先生想了想,说:“我背你。”这段情节细腻亲密又动人,让我也很想背个谁。


《山茶文具店》的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