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二十年前,悟空脱下布玛的内裤后看到了什么么?

同学,你看过《龙珠》吗?
额,对不起,是我废话了。
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都看过鸟山明的《龙珠》吧。

小时候跟着弟弟看龙珠,我印象最深刻的就雅木茶(又名:饮茶、乐平)了。
最早出场的时候,雅木茶是一匹沙漠中的孤狼。
一招帅气十足的狼牙风风拳,能和(饿肚子的)悟空打得有来有回。

改邪归正投入武天老师门下后,更是发愤图强,学会了龟派气功。
泡上了布鲁玛,走上现充之路。

奈何编辑催着鸟山明越画越长,随着对手的战斗力几何数上升,雅木茶也成为了“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中的一员。

没开过光的雅木茶不仅被贝吉塔打扑街,最后布玛还被贝吉塔拐跑了。


和人生赢家库林一比,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我真想为雅木茶打抱不平了。
扑街也就算了,反正还能复活,但就因为这个扑街动作,雅木茶成为了扑街的代名词。






甚至就连《龙珠斗士Z》里也致敬了这经典的扑街动作

嗯?你问《龙珠斗士Z》是什么?
这可是最新的龙珠改编游戏,在茫茫多的龙珠游戏中,这可能是目前还原度最高的一作。

这游戏有多还原呢?




游戏里的角色的动作、必杀技,你基本都能在原作漫画中找到对应的分镜,而且招式相当华丽炫酷。
如果双方选了特殊的人物组合,或者完成了指定的必杀技就会出现原作动画的经典片段。
比如弗利萨杀死库林以后,悟空因为愤怒第一次变身超级赛亚人。
比如在沙鲁彻底踩碎16号,嘴碎了几句之后,悟饭彻底觉醒超二。

如此原汁原味的龙珠游戏,出自一家以“华丽动画风格的2D格斗游戏”为特色的公司——Arc System Works。
Arc System Works虽然是个小厂,但在动画风格的2D格斗游戏领域可以说是浸淫多年,是专家中的专家。
实际上,这不是Arc System Works第一次制作龙珠游戏了,GBA上的《龙珠Z:舞空斗剧》、NDS上的《龙珠Z:舞空烈战》、3DS上的《龙珠Z:超究极武斗传》,他们都有参与开发。

在《苍翼默示录》和《罪恶装备》上的制作经验,也让他们在龙珠游戏的制作上得心应手。
去年6月外媒采访时,制作人广木朋子就表示,他们都是《龙珠》系列的老粉丝,会尽力还原原作。为了让所有龙珠粉丝都能享受游戏,也不会让游戏很难上手。

果然,游戏发售以后,《龙珠斗士Z》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在动作场景还原度爆表,配音更是十分入戏。
3D渲染2D的画面,让我就像是在看动画一样,比现在东映的《龙珠超》那时高时低的作画质量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制作团队为了还原龙珠极具张力的打斗场景,花了不少心思,运用了各种小技巧。
比如游戏中悟饭对波的经典动画:

去掉遮挡的特效之后,实际场景却是这样的:


游戏中不乏这样的特殊处理的奇怪场景。

经过添加特效、变换镜头之后在实际画面中就变成游戏里酷炫的打斗特效。
游戏也有完整的剧情模式,原创的剧情,原创的人造人21号,由鸟山明负责监修。

在操作方面,也确实简化了许多,特殊招式基本都只需要绕半圈摇杆就能搓出来。
我这种在街霸里只会摇摇“阿杜该”和“耗油跟”的手残玩家也能玩起来有模有样,乱敲一气也能蒙出一套帅气的连击。

不过游戏看似简单,实际上系统还是很有深度的。(能让别人深刻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因为是3V3组队的格斗,而且可以在中途轮换回血,所以在策略的选择上有很多讲究,可以说是易上手难精通,苦练也能有成果。

当然,游戏也有一些缺点。
在看录像的时候会有一个主持人解说,然而在实战的时候却没有,让我感觉受到了区别对待。


关于联网,有事也出现了几次掉线情况。
不过后来我找到了窍门:跑到人比较少的大厅,掉线情况一下就好了很多,连线对战的延迟也很小,可以接受。

哎,“日系粉丝向游戏”,这一直是一个很尴尬的标签。
根据往常的经验,一旦游戏被打上这样的标签就基本等于雷作——“质量差”、“卖情怀”、“骗粉丝钱”。
但毕竟是服务粉丝的作品,只要忠于原作、游戏质量还算过得去,粉丝还是会心甘情愿掏钱买买买。

《龙珠》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了,一直以来都是卖情怀的大户,现在基本以一年一作的速度出粉丝向改编游戏。受限于平台的关系,国内能接触到的龙珠游戏并不多。
这次的《龙珠斗士Z》不一样啊,制作方拿出了诚意,不再是粗制滥造的“骗钱作”,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熟悉的人物、超高的还原度、酷炫的打斗特效、易上手难精通的系统,还能让你明白自己依然只是个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就像雅木茶一样)。

现在,《龙珠斗士Z》在全世界的出货量(包括数字版)已经超过了200W份,steam上周的销售榜上,更是紧随吃鸡之后位于第二。
已经是目前销售最快的龙珠游戏了。
如果你是龙珠的粉丝,不为自己童年补一票吗?

- END -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众号: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