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陆离之下,藏着一颗赤子之心
刚做完小9和小10的专题,忽然发现,《敢要敢不要》也迎来七周年纪念了。这张专辑真的有那么差吗?一张连老粉都嗤之以鼻的专辑,究竟有哪些未曾发觉的亮点?让我们一起进入《敢要敢不要》的世界。
一,歌曲排序

老规矩,先对专辑的曲目进行重新排序。这次的排序更简单,因为A面和B面本身就有天然的结界。唯二的改动是将BFF放在A面最后,而给我多一些则放第三位,因为前三首都是小调曲,哭泣baby则是偏“小调”的大调曲,能有一个过渡的效果。并且,第二首的结尾音(D4)正好是第三首的起头音,第四首的结尾音(F4)正好是第五首的do音。
不过即便如此,今天回头看这张光怪陆离的专辑,还是能挖掘出歌者的小心思。看上表,可以发现小调曲多达四首。要知道,心凌的歌基本偏正能量和欢快,大调作品占据绝大多数,一张专辑里最多也就两首小调作品而已。仅有三张专辑的小调作品均达到4首,分别是《Begin…》、《CYNDILOVES2SING 爱。心凌》和《敢要敢不要》。然而,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做歌曲解析之前,先科普一下大调与小调。
二,大调与小调
什么是大调和小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调:即CDEFGAB。我们看钢琴教学,琴手会把三个手指放在三个音上面,构成一个和弦,这个和弦里的第一个音(右手拇指按下去那个)就代表了大调的名字。比如三个音是C-E-G,那这个就叫做C大调(简称C)。
小调:即abcdefg。同上,琴手依然会把三个手指放在三个音上面,但是中指的位置往前一格,如果本来是白键,就移到左边邻接的黑键,以此类推。比如三个音是c-eb-g,那这个调就叫做c小调(简称c)。
大调和小调之间的关系:
每个大调都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小调”,对应的方法很简单,大调的根音降3key后,以此为根音弹奏的和弦就是该大调的关系小调。举例:C大调的根音为C,下降3key为a,a就是C的关系小调。注意!此时弹奏的a小调和弦三个音为a-c-e,但A大调的和弦为A-C#-E,注意区分。
大调和关系小调的谱完全相同(C大调和弦为C-E-G,a小调和弦为a-c-e),但是感情色彩完全不同。大调通常表达的是明亮、积极、柔和的感情,多用于表达爱、希望、期盼,乐观的歌曲。小调色彩相对黯淡不少,多用于表达哀伤、阴沉、悲观的场合,或者某些紧张的时刻,比如打最终boss(如果打赢了,bgm会换成大调)。当然这并不绝对,结合歌手的演绎,可以中和一些感情色彩,让听者的感官感受更丰富,比如《梦的光点》,全曲小调,但并不妨碍它是一首正能量的歌。
还有一些作品,大小调混着用,在一首歌之中糅杂了多种感受,再辅以优秀的编曲,将阴阳两极串联起来,就会诞生出与众不同的高级感。举例:A-lin《我很忙》,音域E3-E5(相当可怕),主歌为f#小调,副歌为A大调。全曲在大小调的反复切换之下,将城市白领徘徊在面包与梦想之间的思想交错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手法,在本专中也有体现,下文会说到。
三,歌曲鉴赏
《少女的祈祷》
本来觉得一张在大众眼中缺乏美感的专辑,分析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度,谁知这领头的就给我个下马威。b小调转e小调,这种转调可谓绝无仅有,在心凌的庞大曲库中只有四首类似的转调,分别是《睫毛弯弯》、《Hi Hi Bye Bye》、《少女的祈祷》和下一首《敢要敢不要》。由于变调后依然是小调,如果编曲和演唱不讲究功夫,整首歌基本就会败在完全的阴暗面之下。那么《少女的祈祷》讲究了吗?讲究了,但是在MV里……编曲其实并非毫无亮点,强力的节拍相对冲淡了原来的负面感受,前奏还是给了个大调的过渡(和弦为G-e-f#-b),而且心凌的甜嗓还hold得住,但也仅此而已。BTW,当心凌身穿黄金战袍头戴面具缓缓下落,唱着“终于遇上感觉对的,却没人看好;默许的心愿,有点走调”的时候,求坐在台下的姚元浩的心理阴影面积。

《敢要敢不要》
如果说同为小调转小调的三首歌,都有在其他层面下功夫,那么同名主打就是彻底的“摆烂”。超重低音贝斯开场直接把人拉进深夜十二点的暗黑迪斯科舞厅,配合穿着电焊面罩和紧身渔网服的舞者(?)左右扭动,仿佛在说这个场子姐就是女王,不爱听的自己爬出去。编曲的风格是典型的电子合成音乐,各种重金属强力beat杂糅在一起,突出一个热闹,不过是阴沉的热闹,以及隐藏在虚无狂欢下的孤单。无独有偶,JJ的新歌《七千三百多天》元素上居然有较大重叠,包括cue自己的歌名、暗黑迪斯科舞厅风格、重金属和强力beat。莫非巡回演唱会都是这么整活儿的吗?有没有其他歌手的歌迷朋友科普一下。

《BFF》
依然是合成音乐,但是终于从小调的诡谲氛围中跳脱出来。主歌后半部分加入了疑似长号的乐器(有懂乐器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乐器- -),风格有点靠近爵士乐,是个蛮不错的创新。不足之处是副歌的亮点少了一些。

《一点点》
非常引人入胜的R&B,E3的下探力信手拈来,慵懒范儿刚刚好。副歌隐约听到二胡?拉的是re-mi-la-sol这四个音,是很典型的中式二胡乐谱。这一加入,恍惚间穿越到了二哥的花田里,热切地奔向意中人。

《远在眼前的你》
本曲有多牛,已经在之前的文章解析过(请自行翻阅《“远在眼前的你”和“大眠”,到底在争什么?》),不再赘述。这里补充一点,远在也是一首主歌小调、副歌大调的杂糅曲子,在主歌后半部分架了桥梁,使全曲统一性极高。

《我懂了》
重点说说这首吴克群的倾力之作。前奏模拟时钟的滴答声很有亮点,简单的配乐和平白的唱腔,整首歌都没有超过B4的中音域,突出主人公历经千帆后的淡然。但是这样又出现了新问题:没有记忆点。开头第二句就已经到B4,毕竟听歌还是有感情递进的追求的,主歌音高跟副歌一样高(甚至比副歌还高)就会严重打折扣。不仅如此,最低音也出现在副歌(“只是我们当初不巧合”Ab3),感觉是力没有往一处使,这方面和《远在眼前的你》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人的日子》
这首键盘值很高,但是争议蛮大的。前文说过,心凌一度向往hebe的冰岛文青风,这回终于等来了一首。前奏纯吉他非常典型,主歌部分主要就俩和弦构成,一个是本身的E,另一个是A,而且每一句都落在两个和弦的高音(E对应的si,A对应的mi),再在演唱上稍稍拖长一点尾音的处理,少一些颤音,文青感就能拉满。但是!副歌剑锋一转,和弦走向变成了E-c#-g-B-E,中间这三个和弦很不文青(配乐也复杂了很多),关键是跟主歌的A调一点都不搭,也就是说前面辛苦构建的风格,到了副歌立马给切了。多说一句,文青其实并不能算一种流派,虽然小火了一阵子,但由于对旋律和弦有很苛刻的要求,导致受众偏窄。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大环境不太景气,“一个人、一杯咖啡、一个下午的岁月静好”只存在各位社畜深深的脑海里,所谓“文青风”日渐不得人心,再去凹这种人设,会显得很矫情。

其余三首歌,做个小概括吧:
《给我多一些》
之前说漏了,这首也是典型的R&B风。曲的整体性很高,但是词儿有点怪怪的,自己体会就行。
《哭泣baby》
又来一首合成音乐,个人感觉很适合大卖场、麦当劳、游乐园等亲民的场合当BGM,就是桥段的“GUCCI GUCCI”不知道商家打钱不。这是心凌最后一首残留着艾回时期自身特色的歌了。
《去远方》
JerryC蛮喜欢做电子音乐的,弄了一个类似进行曲的beat,模拟向远方前进的感觉,调色明亮,但是反复使用似乎有点简单,浪费了彭学斌大神的底子。
四,Cyndi Wants!——一场与过往自己的告别会
发行了《敢要敢不要》之后,心凌马不停蹄,着手准备“攻蛋”。无论老粉新粉都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打了快十年。对于台湾歌手来说,毕生愿望无非两个:拿金曲奖,和登上小巨蛋。同时代的其他歌手均已陆续登陆,坊间传言漫天飞舞,诸如“甜心教主是不可能拿下小巨蛋的”之类的话,早已是三人成虎。对于心凌来说,她无论遭遇多少挫折,被误解、脱粉,这都是她唯一且纯粹的目标。
BTW,我不太喜欢“魔怔”这个词。我们都不是明星,不是歌手,也没有需要树立什么人设、引导哪种舆论的负担。无论是歌手还是艺人,总有人活得很滋润,很自在,婚说离就离,前任随便diss,一副天不怕地不怕之态。心凌说过,她自己的爱好就是事业,对此已经非常满足。我只知道知足常乐,多重的负担都能像海绵一样卸下来,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没有必要争个高下。那么现在,到了她自己的爱好和事业都必须跨越的这道叫做“小巨蛋”的门槛,她争一下,有何不可呢?

扯远了。《Cyndi Wants!》一共办了五场,除了16年初的小巨蛋,其余四场都在17年的内地,一共五场的巡回演唱会足足拖了一年有余,可想而知当时的艰辛。看到杭州演唱会的心凌穿着同样的几套衣服登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五场演唱会的细节:
1,不少舞蹈、编曲都是绝版,包括睫毛弯弯、少女的祈祷等。
2,五个主题,歌单基本差不多,大热hit歌、刚发的歌位置基本固定,歌单囊括了心凌生涯全期的热门曲目。这样的编排仅此一个系列,爱.心凌发布后的二巡和二攻小巨蛋都不再复刻。
3,首场台北站请来了五位合作过的男主角,依次演唱了他们参与过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此后的第二到第五场,除了成都站来了张,其余都没有来,但是主题曲还是会依次演唱。
4,灰姑娘的眼泪、爱的套餐、baby baby tell me、木马屠城记等远古作品,差不多都是限定版。尤其是灰姑娘的眼泪,更像是时代的眼泪。心凌在演唱的时候已经完全舍弃当年出道时的酷拽形象,说白了,她已经不适合演绎这首歌,一而再地演出,不过是兑现给歌迷的承诺而已。
5,一巡时,心凌的状态确实一般。比如心电心,一巡和二巡都是第三首歌,一巡后四场,每到“街上的情侣最耀眼又最吸睛”这句都会跳过,二巡则没有跳过,直接唱跳走起。一巡深圳站状态有点问题,直到演唱会中段,音准才逐渐稳定下来。
6,从歌单可以看出,少女的祈祷必定率先登场,而远在眼前的你则在最终章节首先亮相。无论其他歌的演绎效果如何,对于两首歌的演绎,心凌都显得把握十足:开场的女王范儿相当猛,舞蹈是热乎的,拿捏自然;最终章直抒胸臆,远在这么难驾驭的歌也难不倒她(不过跟录音版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演唱会版本的B段甚至A段后半部分直接亮嗓门,这样应该能减轻嗓子的压力,就是歌曲的层次感会逊色一点)。可以这么说,心凌发的《敢要敢不要》,最重要的就是这两首歌,它们代表了歌者最新鲜、也是最灵魂深处的呐喊。

之所以列举《Cyndi Wants!》的这些细节,是想说,心凌的执念真的很强,也真的让人心疼。
这个35岁已并不年轻的姑娘,倾其半生的奋斗,最终却是和自己的过去做了了结。如果这是一场梦,大概也快到梦醒时分。当年21岁的王心凌强势出道,此后二专至四专持续爆炸性输出,一举奠定甜心教主的地位。2007年后趋于平和,期间不断寻找突破,偶有不顺与挫折,一些人离开了;又遇到新朋友,打开了新的道路。曲终人散之际,蓦然回首,那些往事,兴奋的、沮丧的、欢乐的、挣扎的、撕裂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现在,阿修罗也将要离去。我想,当时的心凌,大概也觉得差不多了吧。
五,重生
巡演结束了,帷幕缓缓闭合,心凌独自站在漆黑之中。
那段糟糕的感情,也已随风而逝。谩骂声渐渐远去,但从未消失过。
心凌看着自己的身体,已是伤痕累累。她的手上,还拿着两把剑,分别叫做“少女的祈祷”,和“远在眼前的你”。她刚经历了一番恶战,两把剑均已成了钝器。
她呐喊着,用力向前挥砍。可是她的面前,什么都没有。“哐当”两声,剑落在地上,没有用了(一巡之后,心凌再也没有唱过这两首歌)。
“该结束了吧。”
心凌独自坐在地上。
“我留下了什么?十一张专辑,逾百首金曲,六部电视剧,四部电影。
“上天给予我的,我每一刻都在感恩。可是为什么,我还要经历如此多的磨难?
“我并不害怕困难,我只怕沿途思念坚强。我的歌迷,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他们虽然偶有不解,终究没有抛弃我。
“可是我已如此努力,我的面前,仍是一片黑暗,这样的路还要走多长?”
“不,还没有结束。”
心凌抬起头。原来阿修罗没有离开,它只是默默地跟着自己。
“孩子,属于你的传奇故事,才正要开始呢。
“老天让你经历更多的磨难,是因为他老人家啊,想给你更多。他有一笔无价的财富,当你闯过了重重考验之后,自然会拿到,而现在是时候了。”
阿修罗望向远方,心凌顺着方向望去。
“你看,那不是启明星吗?收拾行装,继续出发吧。
“哦,对了,你的一位故友,他托我交给你一样东西,将来会有用。”
说完,阿修罗递过来一个包裹。心凌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缓缓地打开。
包裹里是一把崭新的剑。阳光从地平线发射出来,闪闪发光的剑刃上,出现八个大字:“劈你的雷正在路上”。
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
“是的,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阿修罗,你还会陪着我吗?”
“一定会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