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亮点但制作组没有突出,反而在其他地方花了过多笔墨
首先总体还是值得一看的,制作不算贫穷,说制作组没钱的人我看你们是没见过真的没钱的制作组……没有泛滥的幻灯片镜头或者静止帧,作画也没有明显的崩坏,虽然比不上京都动画出产的那几部的流畅度,但中等水平还是没问题的。
片头和莓香调教的那一段也算出圈了,我也是被这两个片段吸引过来的。从片头我们不难看出,主要角色有五位女性(或者看上去像女性的)服务员和两位男性的后勤人员,而且服务员的出场率应该会比较高,毕竟这类日常动画一般都是轻百合营业。但实际情况和我的预想很不一样。伪娘照和色气大姐姐画家美雨出场率非常之低,画家更是在后面的几集里直接缺席,连出场都没有一个。出场率低就导致对这几位性格的发掘不够完善,还给人一种她们可有可无的感觉。
与此相对,后勤组两人的出镜率高多了。首先说厨师秋月,踏实能干还喜欢百合,人设比较讨喜,他和夏帆的感情线我虽然说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然后是店长里诺,他是个意大利人,长相帅气、很受女生欢迎、开着咖啡店还没有店长的架子,活脱脱是个现充,可惜是个变态,但私下里喜欢二次元,养狗前不仅每天看深夜档动画还有一堆手办。这种现充外表死宅心的设定我们可以在其他几部作品里看到,比如小埋和桐乃,她们人气还挺高的,这种设定也可以给观众一种错觉:就算我真的成了死宅也可以同时当一个现充,所以废一点没关系。但有一个问题——店长,他是男的。
这就牵扯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店长你一个意大利人,26岁,身高看起来足足有两米多,然后疯狂追求手下的女高中生店员???店长的二次元属性本来应该是打算让读者和观众有亲切感的,但这么一来反而有种讽刺的味道:店长虽然喜欢二次元,但他是两米多、事业有成的外国人,和我们这些平民可不一样。然后就是他对日本黑长直女孩的狂热喜爱……这个是和莓香对外国的憧憬配套的,《黄金拼图》也有类似的设定,但不同的是,《黄图》里两个相互憧憬对方文化的人是可爱的小女孩,而放在店长身上呢?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只是对日本的“二次元”和“黑长直妹子”的憧憬,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对“文化”本身的憧憬;另一方面莓香憧憬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外国。一个外国男人对东方女人的幻想——由此也很容易联想到“黄热病”,也即西方白人雄性认为,东方女性都是“只要是个白人就可以随便上”的easy girl的想法。看到这里可能又有读者要说了,“把二次元带入现实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然而作为一部日常动画,《咖啡厅》的的确确会让人联想到这些不好的东西,这就是其中的败笔。
放着好好的轻百合不写,偏偏把重点放在店长和莓香的恋爱上,关键这所谓的恋爱到头来连关系都没确定,这又是一大败笔。那么我们想一想,如果其他所有设定都不变,仅仅把店长的性别换成女,结果会怎么样?观感一下子就指数级提升了好吧,但作者偏偏就把店长设定成这样,令人疑惑。结果就是,既不是轻百合也不是恋爱,不伦不类。因此,在一众日常里《咖啡厅》绝对算不上优秀。
接着说人物。莓香的崇洋媚外倾向其他人的评价已经说了很多次了,我就不多赘述。她凶狠的眼神和隐藏的施虐属性,以及这与她实际上和善性格的反差,这一点如果描写细致了会很出彩。然而制作组只是点到为止,反而把她和店长的感情线花了很多笔墨,实在是本末倒置。
妹妹属性的真冬身高只有135……这种设定的确夺人眼球,但和看起来身高足足有两米多的店长放在一起,给人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如果把莓香店长的感情线戏份用来描写店员们的互动,往《点兔》的方向靠一点,观感一定比现在好得多。当然,现在的观感也说不上差,只是横向对比有点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