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李耳的悲戚】
点开过我的主页的人都知道,我的签名是“一个励志要传播道家思想的专栏up主”,但其实以前的签名是“一个励志传播中华文化的专栏up主”。至于为什么,不过是因为阶段任务不一样罢了。中华文化是华夏大地曾经诞生过的所有的文化、文明的统称,所以其范围非常广大,不光包括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汉民族文化,甚至还包括其他55个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数典忘祖之徒,彼时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声没有现在这么高,全国各地都有当地的传统手艺、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情况,所以一开始把签名写成”传播中华文化“,目的就是让年轻人关注到传统文化,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区,先思考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再思考传承什么。传承传统,我觉得吾辈责任在肩。
接着是大概半年前,望着自己空间里杂七杂八的投稿,总觉得自己该专攻什么方向。于是我想到了当初写专栏的原因,然后义无反顾地把签名改成了现在的版本。因为某些事情的立场原因,总是有人拿这个签名来攻击我,这倒是在无时不刻的提醒我不要不务正业。所以经过思考,我觉得是时候务正业了。
在这里解释一下励志弘扬道家思想却普及过儒家文化的事。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失道然后讲德,失德然后讲义,失义之后才讲礼”,礼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可是现代人连礼都失去了,道德已经沦丧到需要靠法律来强制维持社会秩序的地步了。连礼都失去了,普及道家文化岂不是痴人说梦?所以我的确是投稿了几篇宣传儒家文化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最基本的道德。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努力收效甚微,对比茫茫人海不过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
其实我之所以决定务正业,人身攻击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导火索是百家讲坛。
就在前两天,我在B站搜索“百家讲坛”,跳出来一个讲诸子百家的。正好我对此感兴趣,就点开怒追一整天。当看到道家思想时,我发现有不少弹幕在曲解原文的情况下对道家思想进行驳斥,甚至连易中天(易中天为那档节目的主讲人,录制时间大约为2008年)都敢公然曲解原文。那时我便意识到,是时候好好讲讲道德经,正本清源了。
目前道德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通行本,另一个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就时间及其他因素的考虑,目前公认是帛书版更接近原文,因此今后这个系列我均按照帛书版进行解读。
诚然,我知道中国有太多的教授和大师就《道德经》做了非常多的解释和解读,千百年来也有许多文人出版了自己的注解,可是《道德经》中的道理却鲜有人思考于运用,因此我愿意迈出这一步,尝试思考这本经典当中的道家智慧。因此本系列更注重思想的表达,而不是拘泥于某个字的意思。想看懂《道德经》的请另寻他处,想读懂《道德经》的,本系列或许会戳中你的点。既然是表达思想,夹带私货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很反感夹带私货的话,那就先看懂《道德经》,然后学会独立思考吧!不过我有必要给你一条忠告:思想是不分对错的,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多听听别人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思想。
最后,希望大家嘴下留情,一同进步。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