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15.15 激变论

2023-08-17 09:3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5、激变论


  亦称“灾变论”。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方出现的关于发展变化的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理论。代表人物有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等。

  激变论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由于某种非常的原因引起的一次又一次激变而现实的;激变与从前的发展毫无关系;激变的结果是原有事物的完全消灭,而另外创造出新的事物。他们说,自然界曾经发生多次激变,每经过一次激变,所有的生物全部被消灭,进入平静时期,又重新产生出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物来。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两种状态,即不明显的、逐渐的量变状态和明显的、急剧的质变状态。量变为质变做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完成,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激变论否认量变,否认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果把事物的质变变成了不可捉摸纯粹偶然的现象。恩格斯说:“居维叶关于地球经历多次革命的理论在词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实质上是反动的。它以一系列重复的创造行动代替了单一的上帝的创造行动,使神迹成为自然界的根本的杠杆。”[i]

  激变论是无政府主义、冒险主义的理论基础。从这种理论出发,否认做日常细小的量的积累工作,主张跳越必要的发展阶段,去实现所谓的根本变革,因而对革命是极其有害的。


注:

[i] 《马克思恩格斯》第3卷,第451页。

《哲学小辞典》15.15 激变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