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之六字诀
六字诀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凡行气,以鼻内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于仙经。行气者,先除鼻中毛,所谓通神之路。若天恶风猛、大寒大热时,勿取气。
《养生秘旨·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呼有六,曰呵(hē)、呼(hū)、呬( xì)、嘘(xū)、嘻(xī)、吹(chuī)也,吸则一而已。呼而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嘻字治胆气,以吹字治肾气。此六气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凡天地之气,自子至巳为六阳时,自午至亥为六阴时。如阳时则对东方,勿尽闭窗户,然忌风入。乃解带正坐,叩齿三十六以定神;先搅口中浊津,漱炼二三百下,候口中水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汨汨至腹间,即低头开口,先念呵字,以吐心中毒气,念时耳不得闻呵字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念毕,仰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吸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但呵时令短,吸时令长,即吐少纳多也。吸讫,即又低头念呵字,耳复不得闻呵字声,呵讫,又仰头以鼻徐徐吸清气,以补心气。亦不可闻吸声。如此呵者六次,即心之毒气渐散,又以天地之清气补之,心之元气亦渐复矣。
再又依此式念呼字,耳亦不可闻呼声,又吸以补脾,耳亦不可闻吸声,如此者六,所以散脾毒而补脾元也。
次又念呬字,以泻肺毒,以吸而补肺元,亦须六次。
次嘘字以泻肝毒,以吸而补肝元。
嘻以泻胆毒,吸以补胆元。
吹以泻肾毒,吸以补肾元。
如此者并各六次,是谓“小周”。“小周”者,六六三十六也。三十六而六气遍,脏腑之毒气渐消,病根渐除,粗气渐完矣。
次看是何脏腑受病。如眼病,即又念嘘、嘻二字,各十八遍,仍每次以吸补之,总之为三十六讫,是谓“中周”。“中周”者,第二次三十六,通为七十二也。
次又再依前呵、呼、呬、嘘、嘻、吹六字法,各为六次,并须呼以泻之,吸以补之,愈当精虔,不可怠废。此第三次三十六也,是为“大周”,即总之为一百单八次,是谓百八诀也。
《遵生八笺校注·延年去病笺》的《四季却病歌》中记载: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