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疑解惑 | 翻译练习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2022-10-10 12:54 作者:英语一级翻译吴杰  | 我要投稿

原创 吴杰 老师 齐向译道行 2022-10-10


图片

Q12:请教翻译练习方法:我是先翻译,然后修改一到两遍,最后背诵参考译文。开始感觉有效,后来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A:在翻译学习当中,很多同学只顾练习翻译,却忽略翻译学习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审校和润色


翻译修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翻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有点食不厌精的感觉。只有这样,你的译技才能日益精湛。


很多同学的翻译学习只重数量,忽略质量,总说自己翻译过多少多少字,其实应该说自己输出过多少高质量的文字才对。


我们打一个比喻,翻译如同打井。即便你打过好多口井,可是没有一口井出过水,这就意味着你永远浮在表面,从未深入过。


这样的话,你的水平永远只会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求甚解,学艺不精。


相反,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要踏踏实实打一口深井,那么即便要多花力气和功夫,也是值得的。


最终你能够收获甘泉,把基础打得更扎实,在翻译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凡事都是要先要有精专,才会有日后的广博。翻译更是如此。


要耐得住寂寞,小火慢炖,味道才香。心急想吃热豆腐,只会烫舌头,跌跟头。


图片


你现在感觉用这种方法不再奏效,遇到瓶颈,其实这说明你的水平提高了,现在的翻译学习需求层次更高了,用老办法已经收效甚微了。


你可以想一下,做完翻译之后,在修改的过程中,是你不断思考、不断琢磨的过程,最后应该是自己给出一个理想译文。


参考译文固然好,但是始终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即便你当时记住了,日后也会忘记。


倒不如自己也修改出理想的译文,和参考译文对照来记,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个词:胸有成竹。困难当前,能够成竹在胸,心中肯定不止有一个解决方案,应该是有上中下御敌之策。


翻译学习也是同样,平常要有意识培养给出多个版本译文的能力。


看到原文,自己脑子中要有起码两到三个版本的译文在等着,自己根据经验和语感找出其中最佳的选项。


谈到译文版本的选择,这其中其实涉及到一个能力:译文赏析能力


也就是说,即便你自己翻译不出来,你要有一双慧眼,可以将不同版本分为上中下三等。


要是你能够从参考译文挑出刺来,那就更棒了。


图片


以前对照参考译文来改,意味着你只有一个衡量标杆。一来眼界不够宽,二是对参考译文顶礼膜拜,敬若神明。


殊不知,译无定法。


你需要做的是,锻炼眼力和提高赏析能力,分辨参考译文中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一来,你自己的翻译段位自然就提高了。


如果你先能赏析出不同版本的优缺点,最终得出你自己的版本,那就非常好了。


或者说,对于最终的翻译版本,你有自己的想法,而非以参考译文为唯一依据。


这样一来,到了考场上,你可以从脑海中选取最优版本作答。你的译文是经过思考的,质量自然更胜一筹。


除了参考译文,要善于得出自己认为的最优版本译文。


因为这一切是你动脑子得出来的,一切过程都是你亲身经历,根本不用背,就记得很牢。


图片


其实背诵译文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其中涉及到的所有词汇、搭配、句型和语感等等。


要会活学活用,善于融会贯通。


这样即便下次遇到其他内容,你也不会用错相关的知识点。因为这些内容你都查过字典,都经过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如何如何。


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是最重要的。


之前,微信上有一位同学给我发来这么一句话:


“以前的时候我是纯粹为了应试而去学翻译的,功利性很强。现在只想既然学,就发自内心感兴趣与热爱。”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感觉很感慨,也为这位同学感到高兴。


如果学习翻译是热爱,是投入,而不要有那么多功利和取舍,是否就可以更加兼收并蓄,营养更全面,能够让翻译学习的大树长得更茁壮呢?


至于脑海中翻译译文版本的取舍,未必是上策最好,因为你未必驾驭得住。


有时候中策可能更好,既能万无一失,也能凸显亮点。虽然技术难度不是最高,你却能最出色地完成。


翻译要懂得风险控制,好的表达并不好驾驭,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用的不妥当,反而弄巧成拙。


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版本,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才是王道。


希望对你和有相似困惑的同学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收藏!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答疑解惑 | 翻译练习遇到瓶颈了,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