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反攻再遭重创,1天被击毙630人,俄乘机猛攻、战机出动40架次

近日,乌军反攻再遭重创,1天被击毙了630人。俄总统普京指出:俄罗斯军队表现英勇,敌人突破防线的企图都没有成功;在某些地区,俄军自己也转为进攻,占据最有利的阵地。据俄媒体报道:7月16日,俄乘机猛攻,战机出动40架次,对乌军临时部署点进行了打击。
据俄媒体报道,6月9日起,俄军每天公布战报,经过对前三天战报的汇总,俄总共消灭乌军3700人,击毁坦克58辆,击落直升机2架。从俄军公布战报结果来看,可谓战果辉煌。乌军发起了反攻,但没有实现任何目标。在反攻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乌军没有放弃,将战场转移到了扎波罗热地区;为了此次反击,乌准备了32个“北约旅”,在巴赫穆特方向最极力的时候都没有使用一个“北约旅”,由此可见,乌军对这次反击的重视,但这次反击并没有达到乌想要的结果。那么,乌多次反击失败,俄是否会主动出击加快冲突结束?对此,我有以下三个观点:

首先,乌军反攻多次失败后,士气已遭到严重打击,这给俄军主动出击提供了机会。6月,有媒体报道称,乌军精锐第81空降旅投降,这支部队其实是乌军的一支王牌部队,曾在北约接受训练,却在短短72小时内主动“举白旗”,这次投降事件对乌军部队和乌克兰国家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对于俄军却是一个主动出击的好消息,俄军不仅打掉了乌军的一个精锐部队,而且缴获了乌大量的武器;更重要的是俄军士气大振,战斗力又有新的提升。

其次,双方进入僵持阶段,俄需要主动出击取得突破。近日,俄乌已经进入一潭死水的状态;乌军接二连三的反攻,俄军被动防守,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乌军拖着俄军以待西方国家的支援,同时袭击多处核电站进行反击;结果虽没有酿成重大后果,但给双方境内的民众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俄总统普京曾指出,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护那些八年来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们”。而如今的局势,对双方的民众没有一点益处,为了能使民众尽早结束水深火热的生活,俄赶在西方为乌提供强有力武器之前,找到突破口,打破如今的僵局,就能加快冲突结束的进程。

最后,乌弹药储备不足,供不应求,是俄出击的好时机。在7月12日结束的北约峰会上,乌方多次请求北约为其提供军事上的援助,北约虽通过了对乌多年期援助计划,但显然援助的速度缓慢。原因是北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持续“拱火”遭到俄罗斯的警告:北约的行为是在“侵犯俄的安全”,将招致俄的强烈反击;而北约援乌真实目的是打压俄方,而并非要与俄发生正面冲突。据各大媒体报道,乌现在对抗俄使用的武器均为乌仅剩的库存,得不到西方国家支援的军备,乌方自己又造不出可以对抗俄军的武器,在乌军反攻屡屡受挫的情况下,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而这刚好给俄带来契机,俄军只要主动出击,定能给乌军带去不小的打击。
总的来说,如今只要俄军主动出击,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定能加快冲突结束的步伐。乌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不考虑己方是否能承受更严重的后果,毅然决然地选择反攻;多次反攻失败不总结和加强自己的不足,反而依赖西方所谓的“支援”。久而久之,西方在乌身上看不到希望而放弃援助乌,俄却在交战中步步为营,最终会加快俄乌冲突的结束,而乌将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俄冲突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