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曾隐秘的希望我爱的人去死

2022-05-13 01:00 作者:小小与记事  | 我要投稿

小小呱呱坠地的那天,是国际劳动节。那天也许是阴雨绵绵,也许是风和日丽,但谁知道呢。记录小小出生日期的是爷爷,那年爷爷也不过五十,是个朴实勤劳的老中年人。在小小出生之前,他已经有了三年的当爷爷的经验了。

小小作为一个南方的农村娃子,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平淡且顺利的长大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死亡有概念的呢?第一次听说死亡这个词是在小学罢,20来岁就身患支气管炎的爷爷,吸烟不加节制的爷爷,生活重担压在身上的爷爷,终于,身体在小小10来岁的时候暴露出颓势了。不再顶用的药方,稍加用力就气喘吁吁,每逢阴雨天气就需卧床的身体,这一连串的现实暗示着生活不会再平静如湖了。奶奶总会在深夜叹息,会在时不时和小小谈心的过程中说道“你爷爷这个身体,不知道哪天就走了。”小小不知道什么是”走了“,于是天真的问道”走了?走到哪里去?”,

“走到他再也回不来,你也找不见的地方去。”

“为什么会回不来,我们也找不见呢?爷爷是迷路了么?”

“因为人没了”

“为什么没了?什么是没了?”小小继续追问,只是奶奶不再回答。

十岁的她和奶奶坐在灶膛边的那次对话给小小种下了关于“人走了,没了”的疑惑,那时的她脑袋里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外公去世的第二天。小孩子总是被保护着不让看到大人去世时的场景,只是后来听说外公去世时吐了很多的血,场景很惨烈。再见到外公时他被白布包裹着,安放在后屋。小小被领着站在被白布罩着的外公前。身旁有人问,“小小,你要见外公最后一面么?自己把白布掀开吧。”,小小站在外公身前,小手犹犹豫豫,最后还没掀开便被大人带走了。小小总是很迟钝,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认清并消化一个现实,而在当下总是游离加封闭的,可能天性如此,可能是自我保护机制。外公走的太急,小小接受的太迟钝,所以站在外公灵前的小小没有感觉到悲伤,在给外公送葬看到棺椁被黄土掩埋后的小小也没有哭泣。不过那之后,小小知道了原来人走了、没了与死亡是同一个意思,死亡意味着人会变成一张供奉在灵前的照片,所有的言语、行为都会变成单向,思念的时候只能在回忆里搜寻他的影子。

小小上初中时11岁了,爷爷已经61岁了。爷爷经年下来的对身体的透支在小小初中以后开始显现出衰败,奶奶愈来愈多的提及病痛、死亡。小小开始意识到人生的不可逆和死亡的可怕,“如果可以的话,请让我代替爷爷奶奶生病受苦。”这是小小在无数个害怕大人死亡的日子里的祈求;如果爷爷奶奶死了的话,我该怎么办,我会不会也要死了,这是小小无能的惶恐。所幸,爷爷奶奶还是撑过去了,小小在偶尔的惊慌惶恐中,日子大体还算平静的生活着。那时候的小小没考虑过未来,没回忆过过去,也不曾享受着当下,只是,对生,是眷恋的,对死,是恐惧的。

在日复一日的听着奶奶说的那些小小无法分担的疼痛、可能即将的来临的死亡,小小曾恶劣的想着,既然活着这么痛苦,那么死掉就会好了罢,如果我是个孤儿,就不用承受这些来自亲人的自责、内疚了吧。可是,小小,你怎能如此恶毒。这念头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还是嫌弃亲人加重负担的自私,后者更多吧,所以小小,你是这样的自私卑劣。所幸啊,这样的念头未曾实现,如果当年小小这般想着,而爷爷也走了的话,小小会一辈子生活在罪恶的泥淖里的。有些念头,光是出现就难以原谅,而若成真,此生都怕是难以赎罪。所以,小小,你终归是幸运的。

现在的小小依旧无能、依旧无力承担爷爷奶奶的苦痛、依旧会在他们每个生病的夜晚陷入情绪的黑洞、依旧会祈祷病痛转移到小小身上,只愿爷爷奶奶更健康一点。

小小啊,你似乎依旧活在过去,从未长大、从未释怀。


我曾隐秘的希望我爱的人去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