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期末复习题

2023-10-24 18:21 作者:答案鬼  | 我要投稿

期末复习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常量矿物元素在鱼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的两种元素是

  钙或Ca  

  磷或P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摄食这种饲料的鱼容易产生缺乏症,但一般需要

  四或4  

周才会表现出来。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代谢具有协同作用时,铁与维生素C之间存在

  协同  

作用。

2、常用的α-淀粉有

  α-马铃薯淀粉 

  α-木薯淀粉  

  α-玉米淀粉 

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

  植酸磷 

,动物难于利用。

4、高粱、生豆饼〔粕〕、棉粕和菜粕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分是

  单宁 

  抗胰蛋白酶 

、和

  棉酚 

  硫葡萄糖苷 

5、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

  八或8 

大类。

6、赖氨酸的英文缩写是

  Lys 

,色氨酸的英文缩写是

  Trp 

7、配方设计时应遵循

  科学性 

  实用性 

  经济性 

  安全性 

等原则。

8、在实验和生产实际中,常采用外源性指示剂法来测定消化率,但外源性指示剂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

  三氧化二铬〔Cr

2

O

3

〕  

作外源性指示剂。

9、按形状可将水产配合饲料分为粉料、

  颗粒饲料  

、膨化饲料〔

微粒饲料、团状饲料〕  

等。

10、米糠和蚯蚓粉分别属于

  能量(植物性)   

  蛋白(动物性)  

饲料。生产中确定最适投饲量常用的方法有

  投饲率表法  

  投饲量年分配法  

11、水产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现多用

  消化能  

12、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

  八〔8〕  

大类。

1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

  植酸磷  

,水产动物难于利用。

14、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分别为

  亚油酸  

  亚麻酸  

  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15、可代谢能指的是除去

  鳃排泄能   

  尿能 

后剩下的那部分可消化能。

16、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

  摄食量  

  增重  

之比值。

17 、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引起鱼类出现贫血症,这些维生素包括:

  维生素E  

 、

  维生素K 

 、

  维生素B3 

 、

  烟酸  

  叶酸 

 、

  维生素C  

等。

18、渔用微颗粒饲料按其制备方法和性状可分为

  微胶囊  

饲料、

  微包膜  

饲料和

  微粘合  

饲料。

二、判断题

19、晒和维生素E 在鱼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

20、当氮平衡值为0时,说明鱼体的生长速度为0。( √ ) 21、动物性饲料中含有淀粉,植物性饲料含有纤维素。( × ) 22、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 ) 23、维持需要量是指鱼类维持其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最低营养物质含量。( × ) 24、维生素E很容易被氧化,它对维生素A和脂肪的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 ) 25、麦芽糖和糖原都为低聚糖。( ×  ) 26、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    ) 27、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 ×  ) 28、预混料和浓缩料均是半成品,可以单独饲喂水产动物。( ×  ) 29、维生素含量分析属于概略养分分析。( ×  )   二、请说明以下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含义〔每题1分,共10分〕 30、ME:代谢能 31、EAAI:必需氨基酸指数 32、PER:蛋白质效率 3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 34、RQ:呼吸熵 35、BV:生物学效价 36、EFA:必需脂肪酸 37、GE:总能 38、SDA:特殊动力效应 39、FCR:饲料转化率 40、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41、EPA:二十碳五烯酸 42、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43、ANF:抗营养因子 44:NPU:净蛋白质利用率 四、名词解释题 45、蛋白质饲料: 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 ,粗蛋白大于20%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类、饼柏类、粮食深加工产品、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饲料等。   46、硬颗粒饲料: 指用压模将粉状饲料挤压,并经干燥而成的粒状饲料。   47、饵料系数: 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48、非必需氨基酸: 是指鱼体内可以合成,能够满足鱼体的需要,不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49、净能: 代谢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或总能减去粪能、减去尿能和鲤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   50、能量饲料: 答:指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的饲料。如次粉等。   51、饲料系数: 答: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52、必需氨基酸: 答:是指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53、摄食率: 答:也可指摄食量,即一次投饵鱼所吃的食物量;还可指摄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54、等级化摄饵模式: 同一养殖单位中,由于动物种内竞争使得大的活泼的个体优势行为会导致弱小个体的紧张状态而摄食不足,这种摄食活动的等级化现象称为等级化摄饵模式。   55、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饲料原料中所含有的一些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及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   56、蛋白质饲料: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   57、配合饲料: 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58、标准代谢: 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   59、粪能: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必需首先经过消化和吸收,其所含的能量才能够供机体代谢使用。没有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被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所含的能量称为粪能。   五、简答题 60、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哪些优点? 答:1〕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负面影响较小;2〕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含有的未知生物活性物质;3〕不同规格的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4〕有利于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地摄食,并易于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   61、影响水产饲料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降低饲料系数? 答:1)养殖方式:改良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2) 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3) 水域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进行良性生态养殖的饲料本身:饲料本身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对饵料系数的影响5) 放养技术:科学合理的放养技术,包括放养密度、放养对象质量、放养操作方法等6) 饲养管理、投饲技术:科学的饲养管理、投饲技术可降低饵料系数7) 饲料贮存: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8) 天然饵料:注意天然饵料对降低人工饲料系数的促进作用   62、简述影响鱼类对矿物质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矿物盐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鱼的品种、生理状态等;饲料中各元素之间的配比、协同作用等;水环境因素如pH、O

2

、水温等。   63、简述被鱼虾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的分配去向。 答: I=Im + Ie + Ig + Ir。其中Im: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部分;Ig:用于生长的部分;Ir:用于性腺发育的部分;Ie:分解作为能量的部分。   64、简述蛋白质在鱼虾体内的功能。 答: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为鱼类提供能量;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功能;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65、简述脂肪的营养功用。 答:供能;组织、细胞的构成;某些维生素的溶剂;热、电绝缘体;助沉浮;供EFA;作某些维生素和激素的合成原料。   66、与陆生动物相比较,水生动物在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需求方面有何特点? 答:〔1〕能量: 鱼虾是变温动物,故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 鱼虾生活在水中,依靠水的浮力,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供给肌肉活动和保持在水中的位置; 鱼虾的氮排泄废物是氨或者三甲胺与陆生动物的氮排泄废物尿素或尿酸相比,其形成和分泌过程只需要很少的能量; 因此,水生动物的能量消耗远远低于陆生动物。主要表现在基础代谢方面。 〔2〕蛋白质和氨基酸: 鱼虾对饲料中的蛋白质需求量较高,约为陆生畜禽动物的2-3倍。通常,畜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4-22%,草食性鱼类为22-30%,杂食性鱼类为30-40%,肉食性鱼类为35-45%。 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与畜禽类相同。然而,鱼虾不能象畜禽一样很好的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 〔3〕碳水化合物: 鱼虾等水生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远远低于陆生畜禽动物,原因是鱼虾消化道内淀粉酶的活性较低;体内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活性较低;鱼虾体内胰岛素分泌缓慢,与体内糖类的吸收不同步;鱼虾体内胰岛素受体较少,影响了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67、写出营养定量需要的折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决定使用何种数学模型的依据是什么? 答:折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Y=L+U〔R-X

RL

〕 二次曲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Y=a+bX+cX

2

决定使用何种数学模型的依据一方面是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考察用不同模型拟合后的误差大小。 68、假设白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2.20%,粗脂肪的含量为6.3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50%,粗灰分的含量为21.3%。请问1克白鱼粉在鱼体内氧化后产生多少千焦的热量? 答:0.622×23.64+0.063×39.54+0.005×17.15=14.70+2.49+0.08=17.27千焦。   69、设计人工配合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营养性、经济性、稳定性、灵活性、实际性、卫生性。   六、论述题 70、试述动物体化学组成与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共性和差异。 答:动物体体内含蛋白质较多,且各种氨基酸较齐全,组成较合理,故营养价值较高,而植物体中则有些缺限,且含氨化物较多;动物体体内含有糖原,不含淀粉、不含纤锥素,碳水化合物植物体含有的是淀粉.不是糖原,且含有粗纤维;动物体含中性脂肪酸较多,且大多是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而植物饲料所含中性脂肪大多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但含色素、蜡质等脂类;动物体内肝脏是维生素的贮存主要组织器官,但动物体内一般合成的维生素较少,主要来源植物;植物是维生素的生产场所,许多维生素均在植物体合成。   71、水产全价配合饲料由哪几大类原料组分构成?可从哪几方面衡量其质量? 答:水产全价配合饲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预混合饲料等原料构成。评价全价配合饲料品质的好坏标准:(1)感官观质量:颜色,气味等;(2)加工和储存质量:粉碎粒度、均匀度、颗粒粒度、水中稳定性等加工质量指标;贮藏环境、气温、时何等;(3)营养特性:依据饲养标准;(4)饲料的卫生标准;(5)安全性标准;(6)饲料行业标准指标衡量动物饲料品质。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期末复习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