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理查,理解理查,成为理查,超越理查 ——论约翰同样抽象的内政能力

这段时间比较摆,还有一些事情,所以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了
很难想象我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写下的这篇文章,因为想起英格兰人在熬过了理查时代后还要面临约翰的折腾,我就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约翰和理查从小关系恶劣,除了在爆父亲金币这一方面两兄弟达成共识以外,二人其他意见基本相左。
理查在前往东方参加十字军前,为了防止约翰积累过多的军事和政治权力,指定自己4岁的侄子亚瑟为继承人。并且约翰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不得踏上英格兰的土地。理查同时将国家交给他的两位宠臣——休·普伊塞特和威廉·隆尚托管。
而这两位都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人,他们的官职是在理查卖官鬻爵筹措军费时分别花了2000和3000英镑买来的。
理查委托普伊塞特管理亨伯河以北的土地,英格兰剩余的地区的权力则交给了隆尚。
普伊塞特和隆尚二人根本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普伊塞特完全不会说英语,而担任大法官的隆尚在这之前连法典都没有看过。二人很快将国家搞得一团糟,隆尚的手下整天游走在各个社区向犹太人勒索金钱。
二人的飞扬跋扈很快激怒了英格兰的贵族,普伊塞特和隆尚间的矛盾也越发不可调和,1190年夏,隆尚以“僭越”为借口逮捕了普伊塞特,然后开始进攻反对自己的林肯城堡。英国的政治局势迅速开始恶化。约翰似乎嗅到了机会,在自己母亲阿基坦的埃莉诺的帮助下,约翰重返英国。约翰向人民和贵族承诺,自己会废除理查的横征暴敛,替换尸位素餐的官员,组建一个充满公信力的朝廷。
在约翰的大饼攻势下,贵族纷纷支持他与隆尚的暴政战斗。1191年,约翰打败隆尚并将他关押。
急报如同雪片一般飞向远在圣地的理查,当前的英格兰急需一个能稳住局势的人。理查想起了他父亲的重臣华特,华特此时年纪已经很大,正在西西里但任一个维持理查和罗杰的友好条款的闲职。理查命令华特回到英格兰解决矛盾,并且授予他相当大的权力,可以召开会议废黜贵族在政府中担任的职务。6月27日,华特到达英格兰,并于 7 月 28 日帮助约翰和隆尚和解。隆尚继续担任理查的摄政,但约翰保留了足够的权力以防止隆尚滥权。然而,九月,隆尚又囚禁了亨利二世的私生子,约克大主教杰弗里。华特随后召开洛登桥会议,宣布废黜隆尚的一切职务。
隆尚化装成僧侣和妓女逃出英格兰。转眼就来到了1192年,华特初步将混乱的英格兰稳定下来,然而约翰随后声称理查在东征结束后仍未回归,一定是已经死了,开始加紧篡夺权力,约翰意图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达成联盟。但在华特和埃莉诺的阻止下未能实现。
事实上,理查在返回英格兰的途中被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抓获,并被移交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六世。海因里希六世将他扣押以勒索赎金。约翰抓住机会前往巴黎,与腓力结盟。约翰为了换取腓力的支持,和自己的妻子伊莎贝拉离婚,又和腓力的妹妹结婚。随后开始武力夺权。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约翰和他的支持者在进攻伦敦时,被华特拼凑起的城防卫队打败——约翰随后不得不同意停战。华特此时先于约翰前去和海因里希六世干涉,克服重重阻力将理查赎回。随后约翰的剩余军队也被理查击败,理查最终原谅了约翰,并且每年给他2000英镑的补贴,换取他的忠诚。
此后的几年,约翰果然不再造反,但他依然处处对理查的政策充满了敌意,尤其是理查回归后,隆尚又再次被启用。但约翰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势力,拉拢贵族,另一方面依然尽可能的帮助他兄弟对付腓力,1195年,约翰指挥军队突袭了腓力控制下的埃夫勒城堡,这场战役的胜利也消除了理查对约翰的怀疑。
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的约翰,大体是一个正常人,不过他的心境也从嘲笑理查,试图夺权。到了理解理查,尝试和平接过权力了。
但是很快就不正常了。
1199年,理查意外身亡后,根据诺曼底法律,约翰将成为国王,而根据安茹法律,亨利二世的长孙亚瑟将继承王位。朝廷也分成两派,元帅威廉·马歇尔支持约翰成为国王,而华特支持亚瑟成为国王。
最终太后埃莉诺支持约翰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约翰统治的第一年,在华特的帮助下,国家经济得到了恢复。华特还制定了未经国王确认,法庭不得接受任何特许状的条款。帮助约翰提升了权力,并且有效减少了法律系统的腐败。
但约翰很快认为,做一个受人民和贵族欢迎的国王,对自己的野心没有好处。
此时腓力二世正在不断的拉拢安茹贵族,试图推举亚瑟成为国王。亚瑟的军队在法国帮助下沿着卢瓦尔河谷向腹地推进,虽然在佛兰德伯爵鲍德温九世和布洛涅伯爵雷诺的帮助下,腓力最后同意承认约翰的统治权,放弃对亚瑟的援助。随后约翰击败了亚瑟,将英格兰在欧陆的土地收回。
虽然危机解除了,但约翰认为实现自己的野心还需要充足的资金,终于,他开始变成理查。
约翰首先削减军队工资并且提高平民上诉花费。
约翰指出,国王虽然是公正的源泉,但国王的公正之水不是免费流淌的,利用法庭维护自己权益并不是平民该免费享受的权利,而是来自于国王的恩赐。而想要获得恩赐,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在亨利二世时期,一份上诉令的价格为象征性的半马克(一般情况下中世纪3马克=同时期2英镑),而在理查时期,这一价格也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在约翰登基后,《收支卷档》显示,1199年约翰将上诉费提升到一人5英镑,而一个骑士领的上诉费用则是收取该领地年收入的一半。
在约翰时期,亨利二世构筑的法庭已经开始腐化,虽然亨利二世的初衷也有筹取资金的意思,但约翰将它改造为自己坐享其成从官司赚钱的工具,并且收取的价格越来越高。同时英格兰的各项税收也是如此。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继承税。国王的封臣去世时,他的继承人为了继承,需要向国王交一笔税,亨利二世时期的《收支卷档》记录亨利二世对骑士领继承税的收取大概是5镑/骑士领,对伯爵领的继承税,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不会超过500镑。理查一世时期,理查提高了继承税并且加入了新的“罚金”,但这一时期的包含罚金在内,继承一个伯爵领的花费往往也不会高于1000英镑。
约翰上台后多次提高继承税和罚金,对这方面的榨取来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一块骑士领,约翰征收500马克的继承税,甚至在1214年,约翰对一块伯爵领征收了不可思议的6600英镑的继承税。而其他税务也是一涨再涨,甚至出现提前征税的情况,J·Jolliffe记载,一块本应年缴税23英镑的土地,约翰提前收取了300多英镑的税金,等于其约14年的税款。甚至有的地方提前征税到了20年后。
所以,后来《大宪章》规定,一个骑士领的继承税应当为5英镑,一个伯爵领的继承税不得超过100英镑。同时规定,封臣的遗孀可以继承封臣的财产并且无须向国王缴税。

为了获取军队,约翰还大量授予货币采邑。货币采邑是相对于土地采邑而言的,国王支付封臣金钱,换取军事服务。但货币采邑的封臣不必每年为国王服役40天,而是按服役天数结算工资。所以,授予货币采邑其实是为了让那些不情愿的贵族甘于为国王提供军队,准备供国王使用,它并非完全是一种服役工资,而算一种军事定金。
亨利二世和理查共在欧陆授予了24个货币采邑,到了约翰时期,货币采邑的数量急剧增长,高达300个。大量的货币采邑严重消耗了国库,过高的税收和约翰经常随意征税的问题也严重激化了统治者与贵族的矛盾。
如果说约翰此时的所作所为,仅仅是“成为理查”这一阶段中的横征暴敛,治国无方,那么接下来,约翰的所作所为将让他彻底在唐的道路上超越理查,越走越远。
自古以来,英格兰国王存在一种名为王室采买权的权力,这种权力起源于昂撒时期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各地以实物缴纳地租,供给国王的衣食住行。在诺曼征服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租已经逐渐用货币代替,但这种实物缴纳的方式留存下来,转变为国王的“采买权”
约翰的生活奢侈,对采买权的滥用达到历代英国君主之甚。在过去,国王出游时会派遣采买官购买必要的用品,并且按天数支付征用磨坊或仓库的费用。而约翰时期,采买已经不限于国王出游需要的必用品和消正常消费品。1205年,约翰前往牛津过节,采买了250车木柴,29车木炭,大量布料和木炭,食油,葡萄酒,水果。1206年约翰又前往温切斯特巡游,采买了20头公牛,100头猪,100只羊,1500只鸡,5000个鸡蛋。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且约翰还拖欠各地采买费用(有的费用甚至到爱德华二世年间才还清)。约翰的采买官们在各地狐假虎威,对农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采买的实物往往出自农民,因为贵族总是可以通过贿赂采买官减少被采买的物资甚至得到豁免。而农民因为贫穷,对采买官的孝敬往往不够,许多农民因为生活必需品被采买官征用而家破人亡。而且,采买官强买的数量往往超过国王的要求,他们虚报采买数额,然后从中赚取回扣,或者倒卖多余的物资,或者留为己用。反正采买费用也赊在王室账上。除此之外,针对农民的敲诈勒索也层出不穷。
约翰滥用采买权的行为不得人心,也严重破坏了英格兰各地的经济。

此外,约翰在他作为国王的十七年间征收了十一次盾牌钱,超过亨利一世,亨利二世,理查一世之和,约翰征收盾牌钱的另外特征是他收取随意涨价,并且经常在没有任何实际军事行动的情况下收取,在罚金方面,约翰比起理查有过之而无不及。
约翰不断失败的军事行动还导致的英格兰通货紧缩爆发,而另一方面粮食的连年歉收也引发了危机。英格兰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这也和英格兰国王以白银收税,然后将白银铸造成钱币,然后把钱币装桶,送往全国各地的皇家城堡备用于军费登开支的传统有关。在约翰准备诺曼底战役时,他把全国各地的钱桶集中,导致了银币难以流通,商业信贷困难的问题,引发了全国政治动荡。约翰的政策不得人心,贵族反对他出兵欧陆,神职人员也反对约翰侵犯他们权利。最终约翰没收了那些不愿为他提供服务的神职人员的土地,还没收了教宗名下在英格兰的资产。
这下约翰惹错人了,因为他试图挑战的是,中世纪最有权力和影响力的教宗,36岁就当选的天才——依诺增爵三世
依诺增爵试图说服约翰回心转意,但毫无效果,因此依诺增爵三世下令禁止英格兰神职人员进行除洗礼和为垂死者进行忏悔和的活动外的一切宗教仪式。约翰视为依诺增爵三世对自己的宣战,作为回应,他逮捕了许多不愿忠于自己的神职人员,强迫他们缴纳赎金。到了1209年,在屡次劝说与威胁无效的情况下,依诺增爵三世宣布开除约翰教籍。在这之前,每年约翰可以从教会15%的收入,现在都没有了,同时他受到的政治压力也越来越大。
1213年1月,坊间传言腓力二世已经得到了依诺增爵三世的批准,准备带领十字军入侵英格兰,武力废黜约翰。在惶恐中,约翰终于服软,约翰被迫承认依诺增爵三世是自己的宗主,并且每年向教宗支付1000镑。在此之后,约翰俨然变成了一个小丑。
最终,布汶战役的战败成为了一切矛盾的引爆点,这场战役虽然约翰没有直接参加,但成为了他军事计划破产的标志。此后约翰的统治不可避免地滑向深渊,大宪章和男爵战争也随之而来。

很难想象我将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写下下一篇文章,因为想起英格兰人在熬过了理查约翰时代后还要面临亨利三世的平庸之恶,我就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只是,不知道这些饱受英格兰三代“神君”折磨的贵族的父母,当年是不是支持理查推翻亨利二世的人?
大家体谅体谅理查和约翰,他们原神玩多了。

references
Judith A. Green, The Government of England under Henry I.
Richard Mortimer, Angevin England 1154-1258
James H. Ramsay, A History of the Revenues of the Kings of England, 1066-1399
J·Jolliffe,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Medieval England
F·W·梅特兰《英格兰宪政史》
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施诚《中世纪英国财政史研究》
鸟
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