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钮祜禄小享:不仅仅是从0到1,首次分享paper论文课程的秘密!

2020-12-10 12:07 作者:深度之眼官方账号  | 我要投稿

hello,我是深度之眼006号员工,今年接手Paper 新课程体系的开发。

19年4月我入职深度之眼。

老板说,我是当时公司2个候选人中的一个,深度之眼选了我;

深度之眼,也是我当时拿到2个offer中的一个,我选了深度之眼。

深度之眼选择我的原因不得而知,我选择深度之眼主要三点: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对我来说分别代表着机会、趋势与未来,对女性更友好的工作环境,未来必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教育需求, 除此之外,还有老板的为人,对我来说上司很重要。

入职深度之眼之际,我当了将近2年的全职妈妈,重回职场+转行,两座大山下,找工作非常难,就算在当全职妈妈前,在原行业亲自参与并带领团队做过几十个项目,而转行就意味着清空积累重新开始。

所以,我自己很重视这次工作机会。

接手Paper 课程开发

Paper 课程开发,1月我接手时,已面临诸多问题,当时我在跟进数据分析课程的开发,对人工智能相关术语都不太熟,对我来说,是挑战,但不是难事。

以前的工作成果,是具有法律约束的,要对结果负责,就不允许出错,从宏观到细节,都必须把控到位,需要极大的细致和耐心,在课程开发中,这也是比不可少的。

上份工作辞职前1年,也就是生完娃回到工作岗位半年后,就开始了一边哺乳一边加班,晚上10点、11点、12点到家的历史,那时一周加班个6天、7天都稀疏平常,我想,不会有比那一年更难的时候了。

不懂专业,有利有弊。

弊端很明显,课程质量没法评估,不过我们有强有力的教研团老师把关,我更多的是在团队协作上下功夫;

不懂专业,就必须广听意见,反而更能了解到学员真实的需求。

所以我接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调查,听需求。

2020年过年前夕,邀请各个课程的讲课老师来公司,对课程改进方向进行了一次面谈,关于paper课程,才发现不管是CV还是NLP方向,专业知识的体量,远远大于预期,从原有体系一根藤下来,啥都有点,不太满足大家的需求。

1月份对已有的1千多名Paper 会员进行了能力与需求的大摸底,然后发现大家的需求及基础,跟我们预期的大有不同。

Paper 课程定位

旧版本的Paper 课从去年7月发布以来,有很多人吐槽,认为老师讲的太简单,也有人觉得课程不错,但前者占多数。

Paper 课程,旧版本设计时,就是面向有基础的学员,以为一般是有了一定深度学习基础的学员才会来学论文,所以只要求老师讲重难点,以至于有人认为”还不如自己看Paper”。

在去年10月份Paper 课程讲解有过一版调整,当时紧急要求老师,重新把论文讲的越详细越好,那基础相对较弱的学员非常喜欢这种讲课风格,但是如果每篇论文里的基础知识都讲,知识就会有冗余,基础好的学员就不干了,认为这浪费他们的时间。

很显然,不同基础的人,对Paper 课程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做了相应的调整。

首先Paper 课程得降低门槛,其次拉开需求层次,让不同基础的人,在这个论文课程里,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符合大家的需求。

所以深度之眼的Paper 会员课程,有了几点改变:

1,面向人群:从前服务有基础的人,现在覆盖没有基础或者基础薄弱弱的人,所有需求人群,课程体系分成了选修知识、baseline Paper、细分专题,三个不同基础层次的人,在Paper 课程体系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入口。

2,精讲程度:从前只讲论文的重点、难点,现在文里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讲到,会要求老师把一个专题里,独有的基础知识,要单独讲清楚,每篇论文里,如果有必要,也单独设置基础知识部分。课程这样讲解,也是想照顾到不同基础的人的不同需求。

3,代码复现:从前由老师自己确定是否复现论文代码,现在明确Paper 课程里基石性质的每篇论文都要复现,老师的代码课件里要有丰富的备注,得清楚每篇论文里的代码模块。

4,学习方式:从前自由学习向带班学习转换,现在提过更多的学习服务,旧版的Paper 课程,并不适合老师带班学习,新的Paper 体系,每个专题的老师和篇目非常明确,学员就可以跟着专题学习。

是不是这样就能够满足学员需求,我们回到大家学习Paper 的初衷,大部分学员告诉我,想学Paper,是要发Paper ,那我们就想,是不是,可以把仅仅带着大家学习Paper 这件事,再往前走一步,做更多的文化课,来帮助大家发Ppaper 呢,所以,把第一期的Paper 的十个专题开发好,我们会同步请老师做文化课程。

所以,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降低大家的学习门槛;学习难度分层,让更多的人学我们的Paper 课程;最终帮助大家发论文这三点,是Paper 课程正在走的路。

课程的体系

课程体系一步步迭代,也是为了让学员的学习体验更佳。

Paper 会员课程有CV方向和NLP方向,旧版的Paper 课程也是从体系化入手选择Paper,因数量限制,每个专题的论文都只点到为止;

新版本的Paper 课程体系的学习路径更清晰,分为了选修知识、baseline和专题三大层次。

6大选修基础模块,包括python、pytroch、神经网络、open cv 图像基础、NLP基础、数学基础,没有基础的学员先学这些内容,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查漏补缺;

baseline,是进入CV或NLP必学的基石性Paper,各10篇 ,是希望大家务必要学习的,这是为进入细分领域打基础的Paper;

第一期CV和NLP各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10篇左右,而第二期会在8、9月份启动开发,Paper会员都是可以学习的。

看看下图,新旧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一目了然。

论文的复现

我这里要单独说一下论文复现,论文的代码复现,几乎是大家最最关心的。这是把老师逼疯的一个环节,就这节课,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迭代了2次,教研组的老师把标准定出来后,都害怕课程开发的老师过来找他麻烦,要求真不低。

老师要讲清楚论文代码,让学员真正能自己跑出来,课程开发的难度非常大,但既然我们选择了最难的这条路,我们就想做到最好。

目前所有专题的Paper list 里的论文,是明确需要老师复现代码的,我们统一采用Pytorch 降低大家的复现门槛,用notebook可视化的运行,会结合pycharm对应演示一下。

在jupyter notebook中老师会细致的讲解每一个模块,每份jupyter notebook的讲解要求呈现函数的功能介绍、执行流程和计算的数据流。以实现模块功能为目的,来讲解每个函数的执行流程,并尽可能地呈现中间数据,方便同学理解学习。

一个工程大致分为4个模块:数据处理,模型设计,损失函数计算,模型评估,其中数据处理,模型设计,和模型评估是必讲的,其他模块根据具体的论文情况,老师再进行增补,我们希望老师一步步引导学员构建各个函数,我们想让老师教学员怎么来组装项目工程。

每个专题都是从经典到前沿,帮助学员从零系统的构建这个细分领域的知识体系。

课程开发

其实真正到了课程开发环节,课程开发难度远远大于预期。

CV和NLP方向一共十二个细分专题(包括baseline),至今有6个老师主动或被动放弃了Paper 课程开发。

论文开发有严格的制作要求,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研团提出新的课程制作细节,更好的讲课方式,我们也一并迭代到课程开发里,同步给所有老师,只希望学员越学体验越好,有一个课程开发的老师感叹,这未免对学员太好了吧;

不仅如此,每篇论文都必须经历:课件开发——教研团反馈调整——直播试讲——教研团反馈调整——录制正式课程——教研团反馈调整——修改录制的视频,这么多步骤!

上图,看看大家的反馈:

因此:

有老师看到Paper 课程的制作要求,走了;

有老师把课件打磨了4、5遍,仍不过关,走了;

有老师能力很强,但没法把肚子里的知识表达有效传递给学员,走了;

有老师课程知识点讲不透,走了;

有老师非常用心磨课程,但讲课的效果达不到教研团的要求,走了;

这一切的评价标准,是以学员为主导的,过了学员这关,一切好说,毫不谦虚的说,能经历我们这套课程流程的打磨的老师,都非常棒!

可敬的老师

CV baseline 课程开发启动的时间教早,后续其他老师做专题的时候,会发现有利于课程开发新的要求,本着以学员学习体验第一的原则,不断向开发课程的余老师提出调整需求,本担心老师不愿意修改,没想到还被老师夸我们用心,不知道你能了解不,就是大家齐心想把一件事做好的感觉,太棒了!

图像分割专题的老师,讲课特别有耐心细细,她讲的paper,有手敲代码,带你复现论文,内测学员听完她讲的Paper 课程后,私聊小享,告诉了我们他发表了论文的好消息。

轻量化网络专题的老师,开发第一篇论文时,对论文讲解的要求有些没把握好,我们教研团老师把问题指出来后,非常虚心的接受意见,等到后几篇Paper 课件开发出来,也几乎找不到问题了。

Gan 专题的老师备完课,应该经常能看到凌晨4点的太阳,我常常讶异于原来高手都是不用睡觉的。他总说我们是催课小享,每次说完之后默默的去做课程,凌晨时分总能看到老师发的课件。

目标检测的老师,是研究领域的博士,是一个讲课很有亲和力的人,能把复杂的东西,用浅显易懂的语音讲述出来,做事细心负责,就算讲的论文,有过往老师开发好的课件,也不会照搬只抄,而是最大可能的贴近学员的需求及自己的讲课风格。

NLP baseline 的讲课老师,小享最近忙的脱不开身,就会过来催小享进度,对于学员提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做出回答,只要你找他,他一定都在。每次对我们提的意见都表示接收并及时修改。

预训练模型的老师,第一篇测评花费了老师大量时间,提出很多要求,老师不仅没有被吓跑,反而非常积极的配合,经过第一篇的磨合,第二篇的课程收到了学员的大片好评,小享佩服。

图神经网络的老师,第一篇论文试讲讲完,就受到了内测学员的大片好评,能非常快速的get到我们课程开发的要求点,在他身上也看到了,越优秀的人越谦虚。

信息抽取的老师,原是项目班的老师,本就深受好评,Paper课程第一篇的直播试讲也一样,学员评价非常棒,我去跟他谈后续的合作时,他说他以为试讲不太重要,没太花精力和时间。???黑人问号呀,好吧,正式课程的制作,请充分发挥你的最大潜力。

文本匹配的老师,签订合作协议后,我忙忘了,预付款晚打了几天,跑过去向他抱歉,他说,没关系,我不是为了钱,怎么有这么可爱的老师。

怎么讲呢,遇见这些老师,是深度之眼的福气,太爱他们了,跟优秀的人共事,是一件幸福的事。

后续新的老师,再更新。

严格的教研老师

我们还有2位严格的教研老师,他们要么自己有丰富的讲课经验,要么自己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前者对讲课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后者对学员想要什么样的讲课形式,有很深的认识。

2个教研老师,对讲课形式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要求,亲自跑每篇论文的代码,甚至上手直接修改,都是为了确保每篇论文都能高质量呈现。

好了,简单介绍了一下Paper 课程的来龙去脉,baseline课程带班学习刚刚启动,每个学员每一点的反馈,对老师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鼓励。

我深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把眼光放远,能走更远的路。

如果你对课程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以直接在下面评论区留言哦👇~

钮祜禄小享:不仅仅是从0到1,首次分享paper论文课程的秘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