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观后感
电影涉及到的几个概念:
- “黑洞”
- “柔弱胜刚强”
- “经济大萧条”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墒增”
这几天,一直在反复聆听《道德经》的内容,结合后疫情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刺激消费,让躺平的人们继续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开始成为不光是官员,更是各位实业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参考《雷曼三兄弟》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雷曼银行积极寻找出路,包括投资拍摄《金刚》,故事越是远离当下的生活,越是光怪陆离,内核越是贴近生活中的亲情和爱情等等情感,这个片子的票房就越是可观,这也算是“减墒”的一种方式吧,能量竟能“自发”地从低能量群体转移到高能量群体,在外力的强力作用下。而这部电影,在笔者看来,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成为票房宠儿,实至名归。人们需要“离经叛道”,人们需要性价比高的有趣消遣,人们需要有动力活下去。
于我而言,二十多岁时经常会愤怒,自己为什么一天天地长皱纹,为什么每天掉落的头发都会比昨天多一点,为什么放了一晚上的奶制品会变酸...三十多岁的自己现在想到这些就会笑起来,是啊是啊,这就是生活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本来以为导演会给出“墒减”的答案,整部电影看下来,贝果到底还是继续存在着,想来终归是无解的,有人能逆转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吗?
这个故事感觉有诸多角度可以去解读,每个人的阅历不一样,品味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有的人站在父母与子女的互相束缚的立场上,解读出导演希望父母能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观点;有的人,站在亚裔移民在和主流社会打交道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角度上,解读出电影希望在这部电影里通过主角都选用亚裔角色的行动,以支持“亚洲雄起”的观点;有的人,站在小丈夫凭借爱来化解身边的难题的角度,解读出爱能战胜一切的观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只是我总不相信,看到过绝对真理的乔伊和伊芙琳,却还是纠结于抛弃女儿,不抛弃女儿这一话题,我有一点吃惊。抛弃就是不抛弃,不抛弃就是抛弃,如何分得清呢,人们执着于既定的观念,还是处在“去二着一”的境地,也许是我的解读错误呢?
阿尔法宇宙里的乔伊来到别的宇宙就能被阿尔法公公杀掉吗?
因为你太一无是处,所以你有无限潜力,这是什么意思呢?
乔伊和墒增能混为一谈吗,是她带来的混乱吗?又或者混乱本来就有,乔伊选择乱作为后,带来了更多的混乱,所以招致阿尔法宇宙革命军的抵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