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基础知识—第2章 卫⽣统计学(学习第1天)
⼀、A1/A2型题 (以下每—道考题下⾯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 最佳答案。)
1. 描述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的统计图为( )。
直⽅图
直⽅图⽤于表⽰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 直⽅图。构成图⽤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重或分布。直条图表⽰相互独⽴指标的⼤⼩,⽤于按 质量分组的资料。线图表⽰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散点图⽤于表⽰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
2.各组数据的( )时,不可直接作⽅差分析。
⽅差相差较⼤
3.直线回归系数假设检验,其⾃由度为( )。
n-2
4.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处理因素、试验单位、处理效应
5.对成倍增长的计量资料描绘其集中趋势,宜⽤( )。
⼏何均数
【解析】 常⽤的集中趋势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均数)、⼏何均数和中位数等。
各平均指标的应⽤条件

6. 统计设计就是( )。
对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
7 Poisson分布的标准差σ和平均数λ的关系是( )。

8.某⼈群的职业分布有医⽣、教师、⼯⼈及农民⼈数构成的资料为( )。
⽆序分类资料
【解析】 该⼈群的职业分布(医⽣、教师、⼯⼈及农民)⼈数构成的资料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属于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的 变量值是⽆序分类变量,因此属于⽆序分类资料。
9. 属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是( )。
⼈群的脉搏数
⼈群的脉搏数是定量的,属于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的变量值是数值变量
10.T<t 0.05 理论上认为( )。
总体均数差别⽆统计学意义
11. 数值资料常见的频数分布的类型有( )。
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
【解析】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最常⽤的指标。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13.标准差⼤⼩反映的是( )。
个体差异
14. 利⽤⼏何均数描述集中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
对数正态分布
15. 均数的抽样误差是( )。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
16.利⽤变异系数描述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
正态分布
17.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 )。
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些性质
18.测量⾝⾼和体重指标所得的变量是( )。
定量变量
【解析】 变量是指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变量值是指变量的观察结果,由变量值构成资料。变量值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 是定性的。变量可分为以下类型:①数值变量,又称定量变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的⼤⼩,通常有 度量衡单位。如⼈的⾝⾼、体重、⾎压、肺活量等都为数值变量。计量资料的变量值是数值变量;②分类变量, 又称定性变量或字符变量。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可分为⽆序分类和有序分类变 量。a.⽆序分类的各类别之间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如⼈的性别(男⼥),⾎型(A型、B型、AB型、O型)等。计数资料的变量值是⽆序分类变量;b.有序分类的各类别之间有程度差别,如临床上观察某药治疗某病病⼈的疗 效,疗效结果通常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效四级,有程度上的差别。等级资料的变量值是有序分类变量;③ 定量变量与定性变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9. 假设检验的⽬的是( )
排除抽样误差的影响
【解析】 假设检验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法是在建⽴检验假设的前提下,计算统计量,确定概率做出推断。检验假设的内容 即为样本和总体的差别是否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根据确定的概率,做出接受或拒绝检验假设的结论。所以使⽤假 设检验的⽬的就是为了排除抽样误差的影响,避免由于抽样误差⽽导致样本对总体的错误推断。
20. 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相⽐较,( )
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异来源⽐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
21. t分布曲线是( )。
t分布是⼀簇曲线,随⾃由度的改变⽽不同
【解析】 t分布曲线具有以下特征:①以0为中⼼,左右对称;②与正态分布曲线相⽐,⾃由度越⼩,顶部越低,尾部翘得越 ⾼,随⾃由度逐渐增⼤⽽趋向正态分布曲线;③t分布曲线随⾃由度的改变⽽改变,它是⼀簇曲线。
22.四个样本均数经⽅差分析后,P<0.05,为进⼀步弄清四个均数彼此之间有⽆差别,需进 ⾏( )
q检验
【解析】 在研究设计阶段未预先考虑或预料到,经假设检验得出多个总体均数不全等的提⽰后,才决定进⾏多个均数的两 两事后⽐较。这类情况常⽤于探索性研究,往往涉及到每两个均数的⽐较,可采⽤q检验法(又称SNK
23.⽤于描述某医院医⽣职称分布的统计指标是( )。
构成⽐
24.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差分析中,总变异可以分解为( )。
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变异
25. ⼆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图,分布对称的条件是( )。
π=0.5
【解析】 ⼆项分布的图形取决于n与π的⼤⼩,当π=0.5时,分布对称;当π≠0.5时,分布呈偏态,特别是n不⼤时,π偏离0.5 越远,分布越偏,当π不接近0或1时,随着n的增⼤,分布逐渐逼近正态分布。当nπ和n(1-π)同时⼤于5时,分 布接近正态,可以⽤正态近似原理来处理⼆项分布问题
26. 区间P±1.96S 表⽰为( )。
⼤样本总体率95%的可信区间
【解析】 当n>100时,可以应⽤近似正态分布的⽅法对总体率进⾏估计,所以总体率95%的可信区间估计为P±1.96S 。
27.某医院⽤两种⽅案治疗急性肝炎,观察疗效为:⽆效、好转、显效和痊愈。⽐较两种⽅ 案疗效之间的差别,应采⽤的统计分析⽅法是( )
秩和检验
【解析】 秩和检验是指当资料的分布类型不明或明显偏态时,利⽤资料所提供数值⼤⼩的信息,⽤秩和进⾏各组间差别⽐ 较的假设检验⽅法。它适⽤于下列两种情况:①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分布未知;②只能以严重程度、优劣等 级、效果⼤⼩、名次先后来综合判断的有序分类资料。
28. 等级相关分析属于( )。
⾮参数统计分析法
29.通常选⽤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的条件是( )。
T<1或n<40
30.求得两变量X和Y的线性回归⽅程后,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的⽬的是( )。
对总体回归系数作推断
【解析】 样本回归系数也存在抽样误差。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即使总体回归系数为0,样本回归系数⼀般也不正好为0, 所以需要对样本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从⽽对总体回归系数做出推断
31. 判断两个现象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越强时,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是( )。
接近于1
【解析】 相关系数r的数值范围为-1≤r≤1,r值为正,表⽰正相关,接近1时正相关越密切;r值为负表⽰负相关,接近-1时 负相关越密切。所以r的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两个现象相关关系越密切,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说明相关性越差。
32. 实验效应具有的特点是( )。
精密性、灵敏性、特异性、客观性
33. 样本含量的估计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
α、δ、σ、1-β
【解析】 影响样本含量的估计的因素是:①Ⅰ类错误的概率α,α越⼩所需样本含量越多;②容许误差δ,δ越⼩,所需样本含 量越多;③总体中个体曲变异程度σ,σ越⼩,所需样本含量越少;④检验效能1-β,1-β越⼤,所需样本含量越 多。
34.直线相关分析可⽤于( )。
⼉童的⾝⾼与体重
【解析】 直线相关分析要求变量是数值变量并且服从正态分布,且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性别、职业和⾎型为分类变量;⾝ ⾼和体重为数值变量并且服从正态分布。
35.研究某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其实验效应为( )。
⾎糖的变化值
36. 寿命表的⽤途为( )。
反映各个年龄组的死亡⽔平
【解析】 寿命表的应⽤:①评价⼈群健康状况和社会卫⽣⽔平;②评价某种(类)疾病对于居民寿命的影响;③反映各个 年龄组的死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