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沙南海医院口腔黏膜科陆亚洲主任科普口腔溃疡

2023-08-23 14:14 作者:bili_89814101730  | 我要投稿

什么是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疾病,多见于颊黏膜、唇内侧、舌头、舌腹、前庭沟及软腭等部位。

口腔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药物、精神压力、局部创伤、系统性疾病、感染、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


口腔溃疡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包括轻型、重型(又称“腺周口疮”“复发性黏膜腺周围炎”)和口炎型(又称“疱疹样溃疡”)。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其发作周期长短不一,可分为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具有不治自愈的自限性。黏膜活检显示慢性炎症。


轻型阿弗他溃疡:最常见,溃疡不大,数量不多,每次1~5个,孤立散在,直径为2~4m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黏膜,如唇、颊黏膜;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的特点,愈合后不留瘢痕。其复发具有规律性,一般分为发作期(包括前驱期和溃疡期)、愈合期和间歇期。患者会因刺激性疼痛而影响言语、进食和心情。


重型阿弗他溃疡:常单个发生,大而深,似“弹坑”状,直径可达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直至肌层。该型疼痛较重,愈合后可留瘢痕,甚至造成舌尖、腭垂缺损或畸形。患者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口炎型阿弗他溃疡:溃疡小,直径小于2mm,且数量多,可达数十个,散布于黏膜任何部位。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患者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该型愈合后不留瘢痕。


创伤性溃疡

创伤性溃疡是由机械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因素引起的口腔黏膜病,病因明确,可见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好发于唇、颊、舌、磨牙后区等,表现为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发生部位和外形与损伤因素契合的溃疡,无周期性复发特点,可表现为长期不愈合,去除刺激因素后逐渐好转。黏膜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症。不同病因引起的创伤性溃疡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自伤性溃疡:由刷牙用力过猛、咬唇、咬舌、咬颊或铅笔尖刺伤黏膜等自伤性不良习惯造成。溃疡深,长期不愈合,基底略硬或有肉芽组织,患者略痛或有痒感。



化学烧伤性溃疡:由强酸、强碱误入口腔或药物接触黏膜造成。表面有易碎白色假膜或组织坏死,疼痛明显。


褥疮性溃疡:由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长期的慢性刺激造成,多见于老年人,溃疡深达黏膜下层,边缘轻度隆起,色泽灰白,患者疼痛不明显。


热灼伤性溃疡:由热损伤引起,溃疡表浅,伴糜烂面,周边常有残留疱壁。


Bednar溃疡:由婴儿吮吸过硬的橡皮奶头、拇指等引起,溃疡位于硬腭双侧翼钩处,溃疡表浅、对称。婴儿患病后会哭闹。


Riga-Fede溃疡:由过短舌系带与新萌锐利下颌中切牙长期摩擦引起,溃疡位于舌系带处,伴充血肿胀,时间久时发展为肉芽肿性溃疡,有坚韧感,会影响舌活动。


白塞病

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表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疾、关节病、皮肤病损及其他系统疾病为特征。


癌性溃疡

多见于老年人,好发部位为舌腹、舌缘、口底、软腭复合体,表现为深浅不一、边缘不齐、周围有浸润、质地硬、基底部菜花状的溃疡,可伴消瘦、恶病质等全身症状,无周期性复发及自限性特点,黏膜活检显示细胞癌变。


结核性溃疡

中青年多见,好发于唇、前庭沟、舌,表现为深部、形状不规则、周围轻度浸润、呈鼠噬样、底部为肉芽组织的溃疡,可伴乏力、盗汗、低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肺结核体征,无周期性复发及自限性特点,黏膜活检见朗格汉斯细胞。


坏死性涎腺化生

男性多见,好发于硬腭、硬软腭交界处,表现为深及骨面、边缘可隆起、底部见肉芽组织的溃疡,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不会周期性复发,有自限性特点,黏膜活检显示小涎腺坏死。




长沙南海医院口腔黏膜科陆亚洲主任科普口腔溃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