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中多重价值观的讨论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和满江红可谓是十足的赢家,满江红虽然总票房弱于满江红,它的优异之处在于,选择在北美同步上线,且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在烂番茄上评分为8.0。甚至有人说,它“吹响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号角”,虽然郭帆自己说电影还没到向全人类输出的程度,但是纽约日报的评论却展现了西方媒体的焦虑。它指出影片“影片似乎已经注意第一部影片中,影片剧情除了华丽的灾难外没有任何基础,流浪地球2完全朝另一个方向冲刺,影片失去了前作的所有欢乐,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了近三个小时的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未煮熟的主题和混乱的、明显的被批准的潜台词。”其实美国人的担忧并无道理,从《流浪地球1》到《流浪地球2》,影片并没有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而是将整个人类视为整体,讲述人类在太阳系濒危的情况下,共同的努力,但是与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视角不同,影片中展现了不同 的价值观,而且影片并没有对不同价值观的人进行评价,而是直白的展现了这些视角,将一切交给银幕前的你我去评判。
“生命的传承”
《流浪地球2》在开篇并没有叙述故事,而是用近乎纪录片纪实般的手笔,为我们展示人类面对太阳系停摆的两天选择,第一种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建设1000个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在2500年以后,到达新的家园;另一种是将人类意识上传至数字平台,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两种选择的僵持不下,最终联合指挥部选择了流浪地球计划。虽然有流浪地球1作为铺垫,但是当有人袭击太空电梯时,精彩的视听效果仍让观众震撼不已,导演并没有直去评价数字计划是否不好,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原著的忠实,站在整个人类视角去讨论危机的刘慈欣很少去主观评判某种人的选择,他更多的是用怀疑主义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人的选择,并最终借以主人公之手和结局,展现自己对于现实科技的怀疑和对于无政府主义的想法。 而关于数字计划的思考,导演将一切给予在丫丫身上,图恒宇一直因为愧疚和悲桑,想要丫丫拥有完整的一生,因此很大的篇幅在讲述,他企图将丫丫上传到550w的过程。当然,后续观众探讨的是否丫丫已经就是moss,他两的意识已经合二为一,已经当时是否是moss故意更改红绿灯颜色从而造成车祸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从剧情本身而言,至少通过丫丫的反应,导演企图讨论关于生命的形式。当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华智冰”进入北大,关于生命形式的讨论确实值得思考,尤其是将整个讨论的视角放置在人类危机存亡时刻,用数字保存人类意识听起来确实是最值得选择的道路,但是刘培强和图恒宇的选择向我们证明了,有人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生命,这是中国人所讲求的传承,“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世界观的探讨由军人来展示,有很多外媒评论说周老师坚持按时点火是突出中国主义,其实按照整个剧情来看,就能看出导演其实一直在追求各个国家的平衡,需要用点火的方式拯救地球也是因为最初中国人执行任务失败,太空电梯被破坏,所以不得已采用这种方式保护地球。其实,在整个影片最为感人的时刻,沙溢喊出“50岁以上的出列时”,很多观众表示看到了中国军队的浪漫,实际上,这个片段也在努力平衡各个国家军队对于自己国家的支持,俄罗斯人大喊的太空无敌,说俄罗斯人是第一个征服太空的国家,也是对于整个片段的一种国家化的平衡,影片在努力实现对于全人类的命运共同通体表述,而不是外媒定义的单一的意识形态的输出。
有人说,其实美国并不担心中国的满江红系列,这种全军复诵《满江红》的浪漫是独属于东方的浪漫,所有人接连赴死只为留住满江红一词,并不是最为撼动好莱坞地位的,而西方最怕的反而是流浪地球2中的“50岁以上的所有人出列”。在我们经历的三年疫情时光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像沙溢一样的人,“我们总是被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也是属于所有人类共同的感动。
还有一段关于人类共同体的讨论由李雪健先生讲述,他向我们讲了一个断骨愈合的故事,在一万多奶年前的原始时代,有一位断骨的人类,因为有了其他人的保护,断骨得以愈合,而我们今天也到了需要共同去团结的时代。这一段讲述不说服了其他国家,也感染了银幕前的我们。甚至,观看这一幕时,总有种熟悉的感觉,似乎真的是中国的外交官与其他人交流,温文尔雅却不卑不亢一直是中国外交给予我们的感受。
尤其在整个地球都要灭绝,人类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种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在影片中的表达,让影片的讲述到达了高潮。如果将流浪地球1 2进行对比,明显可以感受到流浪地球2的野心,在1中因为地球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而一则全球广播,用韩朵朵这个小朋友的视角,展示了团结这一向珍珠般宝贵的事物,2中则用了断骨愈合的故事,从整个中国到整个世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团结的可贵。
很多人说科幻片实际上是披着科幻的外衣,进行意识形态的争夺,有人就有价值观,有事就有价值观的冲击,我们从个人英雄主义走到今天,走了很远的路,郭帆曾经在采访中表示,这一次拍摄它的每一个过程都会记录在案,他想为中国科幻片进步提供自己的力量。甚至在拍摄流浪地球1之前,我们会觉得宇航服中有一个东方人出来都觉得奇怪,哪怕我们已经登星探月,科幻片不仅仅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更依赖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都相信,有流浪地球为我们打开科幻片的大门后,中国科幻片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