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析《你的名字》:一种不凡的平凡

2020-08-29 06:31 作者:尘子昕小饼干  | 我要投稿

笔者提醒:1、如果仍有尚未看过该电影的,请慎重入内,否则如果构成剧透罪,笔者概不负责。2、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求每个人都认同。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不喜勿喷。3、此文相当啰嗦,请耐住性子。

从这部电影登上银幕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之久。我在之前也有听到过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推荐。很惭愧的是,直到去年七月,笔者才有机会拜观这部大作。随着《天气之子》的放映,许多人又开始拉出这部作品加以比较。昨晚,笔者与一位新海粉(up海城快乐门)就这两部作品以及新海诚导演的系列作品进行了交流。笔者感觉受益颇多。这次在此阐述一下笔者个人对于《你的名字》的部分见解,希望能抛砖引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或者换言之,这部电影所折射的都有什么?仅仅是三叶和泷的恋爱故事吗?当然,不可否认这是故事本体,表达主体,但是笔者认为它更像是载体。电影所要表达的不只是这些。

那么还有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用几分钟来回味一下电影的大致情节。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能回忆起克彦说的一句话:“我应该是会在小镇里平凡地生活下去吧。”这是他对早耶香说的一句话。这当然只是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是电影的核心,但是它的的确确地贯穿了整部电影。大家回忆一下三叶和泷的性格,是不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这或许就是电影所要折射的内容之一:不凡的平凡

所谓平凡,并非平庸。在这里,平凡不只是本意,更有一种普遍之意。大家回忆一下,在影片的最后有许多空镜,每一个空镜都对应一个糸守村的人的生活。而且还有几个细节可谓意义深长。一个是宫水一叶,也就是外婆,所说的话。她对泷(当时是在三叶的身体里)曾说。他(或许用“她”更合适?)现在的样子让自己想起了她还是少女的时候,然后又说宫水二叶,也就是三叶的母亲,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随后新海诚导演给了一个镜头给宫水家族的人。大家再回忆一下,在泷(在三叶身体里)和克彦、早耶香商量“小镇拯救计划”(姑且让我这么称呼吧)的时候,克彦曾提到过糸守镇的形成,说这也是彗星坠落所造成的。这些细节意味可谓极其深长。

但是这些细节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在这里,笔者给出一种解释。这是在说,我们所看到的泷和三叶,或许只是一例。千万年来,无数人中,在这片大地上,有过,也有着,无数的泷,无数的三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克彦与早耶香也是其中一员。我们看到这一个泷,这一个三叶,其实我们也是泷,也是三叶。也许发生的故事不同,也许时代不同,也许性格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必定曾有过惊天动地的过往。我们看到的每一块浮冰,其实都是一座宏伟的冰山。这或许不是新海诚导演的本意,但确实是电影所折射的一种意义。

百度关于“冰山理论”的一张图片解释,这正贴合了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接下来,笔者将就《你的名字》涉及的创作理念进行讨论。内容可能枯燥,闲人有兴趣的就请进。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叙事作品,必然有一个好的内核:逻辑自洽,三观正常(《天气之子》来的朋友注意,这里不讨论三观是否扭曲的问题),意义的存在。除了内核之外,作品还需要一个好的外壳:选材,形式,叙事方法。就这部电影而言,除了少部分地方可能稍有逻辑不自洽(下面将会提到)以外,其他几点都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其叙事手法尤其丰富:插叙视角与冰山手法的结合,堪称完美。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冰山手法。(这里笔者又一次提到了冰山理论,但与上一个有所不同。这里的指创作理论,而上一个为心理学理论)这个词想必我不用过多解释。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也就是说,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情感蕴含在形象的背后。 见诸笔端的只有那八分之一的冰尖。 不绑架他人的思维,不把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强加给读者,真正的好作品不会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海明威


大家可以自己领略一下新海诚导演将冰山手法“显而不现”的效果发挥到了怎样的地步。以茧五郎之火(也有译为“关五郎”的)为例。影片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宫水家族世代祭祀的原因,只是说茧五郎之火烧毁了资料导致意义无从所知,只留下了形式。但是,根据宫水家族的结绳(产灵),祭口嚼酒(灵魂),以及隐世处洞里的彗星画,观众会有各种见解。在这里笔者不会给出解释(因为难以服众),只是以此为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冰山手法。如果要看到整座冰山,就非得去深入挖掘不可。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新海诚导演在这部电影中透露出一种不同以往的价值观(其实在他的多数作品中都有体现,只是这一部尤其突出),即可塑命运观。这又是在说什么呢?我们不妨回到电影中来解释。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三叶和泷会产生联系?为什么迪亚马特彗星会多次分裂并坠落在糸守湖?很多都无法解释,只能感觉到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安排了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这种天意就是笔者所说的命运。这种天意体现在各个角落。比如,三年前的泷还不认识三叶,但是三叶去了东京找他,扔给了他一条结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三年后的泷影响了三年前的三叶,然后三叶又影响了三年前的泷。换言之,就是三年后的泷影响了三年前的泷。这可太奇怪了。如果这不能解释为矛盾的话(有兴趣的人可以了解一下外祖母悖论以及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就只能归结为天意了:天意决定了这一切会发生。

但是(我就喜欢这个但是),笔者之所以要在前面加上“可塑”二字,就是为了强调这种命运的不唯一性:天意只决定了大致的方向,甚至是多种可能的方向,但是不会决定一切。泷和三叶拯救了小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而且在这种命运观中,命运的前后是相互影响的,就好像是统计学中的曲线与结果:曲线总过定点,且方程决定结果大致是什么,但是结果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曲线方程。

笔者一直信奉一条定律:一个故事首先要讲好,不必过于思考主旨之类的。只要故事本身讲好了,内核自然会是很清晰的。也许新海诚导演本身并没有思考这么多,他只是想讲好这个故事。但是正如《红楼梦》一样,正因为这个故事讲得如此之好,《你的名字》才有了无穷的魅力。

浅析《你的名字》:一种不凡的平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