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误解有多深?
“工作时,我不能敲字,我感觉对其他人有距离,也感觉所有人在跟踪我。我非常害怕人,没有真正的原因。如果我动一下我的肩膀,我就感觉所有人的眼睛在盯着我。有时候,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手指头,像是被冻起来了一样。我真的感觉自己一分为二了,像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在家,一个在工作......”
——来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述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精神分裂症就被首次诊断了,在当时因无法判断原因,所以患这种疾病的人通常被称为“疯子”。
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是当今误解最深、最受歧视的疾病之一,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把自己藏起来,从而来缓解这种精神疾患带来的病耻感。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好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拖再拖,到最后,越来越严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多数人对精神分裂症的误解到底有多深?
1.误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受了特别大的刺激,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受到个体本身的基因、生物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基因、生理与环境因素,都被认为是导致人们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
父母中的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其自身的患病风险达13%,而若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其风险则高达50%。
另外,父亲年龄过大、母亲在孕期的压力、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等,也被认为与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相关。突发的创伤性事件,也会导致一个人患上精神分裂症。
2.误以为精神分裂症就是人格分裂
自言自语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之一,这并不是人格分裂,只是患者的自我对话;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幻听,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听到大脑有一个声音在给自己说话,或者给患者指令,患者对此坚信不疑。这是精神分裂症引起的幻觉,并非患者的人格分裂。
3.误以为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就会攻击人
精神分裂症作为疾病本身,并不与暴力行为直接相关。
调查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暴力倾向或行为约有8%~10%,而普通人中则有超过20%的人对他人使用过暴力。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背后的理由荒谬离奇,且后果相当严重,可以说是非死即伤。
但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都具有攻击性,我们要对重型精神分裂病人科学治疗,严格管理,但过度的强调病人的危害性,增加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恐慌和歧视,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增加了病人健康后回归社会要面临的外界压力和心理负担。
4.误以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治不好的病
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分裂症并非绝症,只是需要病人和家属多一些耐心和坚持。
精神分裂症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理层面的病因的解除;二是心理素质的提升和防御体系的建设;三是社会功能的训练恢复;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走完整,见好就收,往往导致多次复发,增加了患者大脑的损伤和治疗的难度。
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是可以回到社会中去的,跟常人一样为家庭创造价值。高速发展的现代精准医学也正在不断创新医学科技,为治疗带来更多便捷和希望。
5.误以为父母有精神分裂症,你也会有
基因确实起了作用。但是仅仅因为你的父母之一患有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得这种病。你可能有更高的风险,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为13% ,而父母双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为50% 。但是科学家认为基因并不是唯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