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拓展:极点极线
这篇文章只针对想快速做出相关高考题的高考生,所以我们不会研究的很深
极点极线

如图A所示当P为二次曲线外任意一点时,我们以P为定点朝二次曲线引两条不重合的割线,四个交点构成一个四边形,我们设该四边形对角线的焦点为点N,非割线上的边的延长线交于点M,则MN为P点的极线,同时我们称P点为该极限的极点,经过计算可知,二次曲线外极点的极线就为该极点在椭圆的切点弦所在的直线(由于证明过程的复杂性,这里不做证明,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这是极点在椭圆外的情况。
同理,若极点在二次曲线上,则该极点的极线为该二次曲线上过该极点的切线
若极点在二次曲线内,则我们同样过该极点引一条割线,则该极点的极线为该割线两端点所引的两条切线的交点所在的轨迹。
了解完几何定义,我们再来说代数定义

这就是它的代数定义(打字太麻烦)
然而仅仅知道这些还是无法做题,所以我们还要说一说它的一些性质。
根据上诉三个不同位置极点的几何定义,我们不难得出,极点P的极线必过点N,极点N的极线必过点Q,我们把这条定理称之为配极原则,由配极原则我们可以得知,共线点的极线必共点,共点线的极点必共线,这在高中的考试中很常见,只不过没有用到这些概念而已。

调和共轭:过极点引一条线与该极点的极线交于一点Q,则有 PA/PB=QA/QB,则称P,Q调和分割AB,或者P,Q关于该二次曲线调和共轭

这是他的一个推论,相比于调和共轭的定义,这个比较好用,还是一样,证明不要求高考生掌握,这里略去,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找找。
根据推论1,我们很容易得出,当PQ过椭圆的中心O时,则有OR^2=OP*OQ

证明也很简单把调和共轭定义PR/PR'=QR/QR'中的QR变成OR-OQ,把QR'变成OR'+OQ,同理,把PR和PR'分别换成OP-OR和OP+OR'(其中OR'=OR)就可以得到OR^2=OP*OQ
关于特殊的极点与极线,我们有以下性质



光说不练也不行,我们来看看用这些性质做题的好处


虽然这样子做题很快,不过大题里面是不能用的,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还要学呢?
我这里列出三个理由
小题可以用
在大题里面可以用来判断做题的方向和答案正不正确
有一个偷懒的方法,有些方程很复杂,就是列出来了也不一定算的对,到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性质直接得到答案,考试不会要求你写计算过程的。
以上图片来自百度和数学通讯——2015年第四期(下半月)
详细资料可以加849370825(资料群,涵盖高中和数学物理竞赛内容,不收费,我还只是个高二的学生,没想着赚钱,看完也不用三连,有帮助就行,我上厕所无聊的时候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