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09墓地本身就是艺术品·蒙帕纳斯和巴黎南部&巴士底和巴黎东部

蒙马特昨天有东西忘了
1情色博物馆
巴黎性博物馆坐落在巴黎的一个红灯区,附近比较繁华 它共有七层,但每层只有不足100平方米 不过利用、布置得很不错
从地下室到三楼,许多展品都是较大型的木雕,千姿百态,有非洲的、南美的、印度尼西亚的和太平洋一些小国家的,富有民俗风格和乡土味

巴黎性博物馆的二楼有20世纪初的黑白情色电影展示
最著名的是著名作家Romi所收集的、19世纪末到1946年间有关巴黎妓院图片和资料
这是该博物馆最特别也是最具价值的藏品
其他的展品按照大众流行、与宗教有关 以及当代艺术等分类
三楼和四楼用于临时性的展出
五楼则分类展示富有特色的裸体画和造型
一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摄影棚中的黑白裸体模特的照片
2蒙马特公墓
蒙马特公墓与拉雪兹神父公墓 蒙帕纳斯公墓并列 是法国巴黎的三大公墓之一 位在巴黎十八区
其中埋葬了许多曾在蒙马特生活 创作的艺术家
撰写《茶花女》的作家小仲马、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科学家安培、哲学家傅立叶、著名康康舞娘拉-古留、诗人海涅等均埋葬于此
因此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凭吊

墓地显得比较拥挤 尤其那个大桥压着进出口


进去不远就是左拉的墓 很明显的红色花岗岩砌成
墓碑正中是他的半身青铜像 瘦瘦的带着眼镜
左拉(Émile Zola, 1840-1902)是法国著名作家
其代表作《萌芽》、《娜娜》、《小酒店》等都是享誉世界的杰作
我看过他的《娜娜》 印象就是写一个妓女的生活 给人感觉有点乱 可是真敢写 所谓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吧
可这里已经没有他的遗骸 在他去世六年后 国家把他转移到了先贤祠 那是很高的荣誉
现在这里的墓穴里安葬的是他妻子等亲属

司汤达的墓 混在许多相同的墓碑中
他的墓志铭有意思——亨利·贝尔,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
所谓米兰人是指作家当时被流放 在意大利米兰生活过多年

小仲马的墓 比较高大上 有一个亭子 小仲马的雕像躺在那里
他墓志铭:我即存在于生 也在于死 死比生更让我感兴趣 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小仲马(1824—1895)是大仲马与邻居缝衣女工的私生子 不过出生时大仲马并不承认他 1874年1月29日 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 这在当时是法国文学家最高的荣誉 那一天 已经25年不出席学院会议的的雨果也去了 可是当时学院许多人都不认识他了 雨果说我今天是来给我老朋友大仲马的儿子投一票——那就是小仲马

茶花女的墓是石筑 形制颇高 两侧刻写着她的真名实姓:
“阿尔封西娜·普莱西(1824.1.19-1847. 2.3)长眠于此”
茶花女虽无亲属 可她的墓前 一年四季却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花摆在那儿
这是世界各地游客从四面八方给她带来的心意

蒙帕纳斯和巴黎南部
1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又称骷髅墓)是法国巴黎一处著名的藏骨堂
位于巴黎十四区的丹费尔-罗什洛广场
原为地下石灰石采石场
1786年 巴黎爆发瘟疫 为了解决墓地不足和公众卫生危机的问题 人们将埋在市区所有公墓中的尸骨转移至此
此后作为一个公墓一直使用到1814年 现已开辟为博物馆 有一小部分墓穴供公众参观
地下墓穴长达200英里(约为321.87公里) 堆放着600万具人类尸骨

价票10欧元 14至26岁8欧元 13岁以下免费


2蒙帕斯纳大厦
蒙帕纳斯大厦建于1972年 共59层 高209米 是巴黎市区除埃菲尔铁塔外最高的建筑
也是市区唯一的一座摩天大楼

3蒙帕斯纳公墓
位于巴黎南部的蒙帕纳斯区蒙帕纳斯公墓
是许多法国文艺知识界精英的安葬之地
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诗人波德莱尔、数学家庞加莱、汽车工程师雪铁龙、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伙侣波伏娃、社会学家涂尔干、新浪潮导演兼作家杜拉斯等人长眠于此

这是沙特(Jean-Paul Sartre)与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合葬墓
两个人都是法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西蒙波娃是欧洲的女权代表
两位生前为自由关系的恋人 死后终于被葬在同一块墓碑之下
来自世界各地的仰慕者们选择将手中的巴黎地铁票与鲜花放在墓碑之上 以示对这对巴黎恋人的敬意之情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之墓
波德莱尔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 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 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 其代表作品为《恶之花》
从1843年起 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 诗集出版后不久
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

传奇画家潘玉良(1895 ~1977)之墓
潘玉良从孤儿、雏妓、小妾、画家、画院教授到世界著名艺术家
主要是因为遇到了两位“贵人” 一位是丈夫潘赞化 让她自由独立 助她走上美术之路
另一位就是与其合葬的王守义 在法国帮她开办画展 全面的经济赞助 是潘玉良晚年的同居伴侣

安德烈·雪铁龙(André.Citroen)
雪铁龙创始人 1878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出生
父亲是个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 母亲是波兰人
22岁那年 他去波兰外婆家探亲度假 途中看到一个由“人”字形的齿轮而产生灵感 其后发明了人字形齿轮传动系统 并获得专利

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巴索迪之墓

还有各种各样的墓地









4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 🗽天鹅岛
在巴黎也有一座自由女神像
它由住在巴黎的美国人在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时候赠送
巴黎自由女神像高115米 重14吨 1889年11月 巴黎自由女神像正式揭幕 左手同纽约自由女神像一样持有石板 上面刻着法国人民攻破巴士底狱的日期“1789年7月14日”

5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最大的图书馆 也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
它是由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 其历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1364-1380年)为收藏历代王室藏书而建立的国王图书馆 后经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枫丹白露重建 称皇家图书馆

巴士底和巴黎东部
1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原名“巴士底要塞”
“巴士底”在法文中意为“城堡” 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 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 按照14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
到18世纪末期 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巴士底狱始建于14世纪 建成初期作为军事城堡投入使用 目的是防御百年战争中英国人的进攻 因此巴士底狱就建在巴黎城门前
后来巴黎市区不断扩大 巴士底要塞成了巴黎市区东部的建筑 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
因此于14世纪末被改为王室监狱 专门关押政治犯
巴士底要塞于是成为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也就有了后来“巴士底狱”的名字
文学家伏尔泰就曾被关押于此

2巴士底歌剧院
巴士底歌剧院是巴黎的第二个大歌剧院 也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之一
这是密特朗任内的建筑大作
当初的建筑要求并不是历史纪念物或是巨型宫殿 而是一座实用且平民化的艺文观赏场所 并且建在自古有名的巴士底平民阶层区 这都有其象征的意义
此外 巴士底歌剧院和加尼叶歌剧院是法国国家歌剧院指定的两个歌剧演出场所

3法国电影资料馆
法国电影资料馆(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库、电影文档及相关物品 资料馆每日放映世界各地的电影

4绿荫步道
巴黎绿荫步道:从工业遗存到城市公共空间

5文森城堡
文森城堡曾是法国非常重要的皇家军事堡垒 建于1337年至1373年
它是法国现存的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城堡 因其城堡主塔52米的高度 便赢得了“欧洲最高的军事堡垒”称号
不像其他的军事堡垒 这座城堡既不是建立在山岗高地之上 也不是悬崖峭壁之边 而是一块石灰质的平地之上
城堡附近也没有护城河 只有一条稍小的河流
有别于一般的军事堡垒 文森城堡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占地宽阔的要塞 或是一处特别防范的皇家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