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2023-07-27 16:20 作者:裴迦索斯Pegasus  | 我要投稿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1 瓦莱里(Paul Valéry)

《象征主义的存在》《波德莱尔的位置》《纯诗》《诗与抽象思维》

1.1.1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象征主义不是一个流派;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一种创造的活动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瓦莱里从群体的精神上肯定了象征主义诗潮的现实存在:

① 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 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 象征主义诗人在精神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

1.1.2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瓦莱里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

认为“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言/语词—意象/形象—感觉/感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合拍的音乐化关系。

① 音乐化是指诗的词语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语言结构与诗情和谐一致)

② 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联系。(事物与主体和谐、共鸣、交融)

③ 音乐化还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音韵谐美节奏合拍)

1.1.3 对抽象思维和理性的重视

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一方面比从波德莱尔到马拉美的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某些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

① 诗人应由抽象思维的能力。

② 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诗人的“哲学”(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诗的构思过程需要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 诗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

1.2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诗歌的象征主义》

1.2.1 象征内涵和象征主义美学风格

叶芝:象征主义是诗歌感人的根源。

象征与隐喻:

象征的玄想符号包含隐喻因素,但在诗中被组织到完整的意向体系中了;象征不是个别的,而是整体的、体系化的,象征是隐喻的体系。

① 象征具有隐喻性,隐喻是象征的基础。

② 象征高于隐喻,是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完美和动人。

象征的内涵:

全部形式与精确感情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应的象征关系。

形式与感情之间存在对应的象征关系:

① 形式通过象征能唤起对应的情感;

② 感情也需要寻找对应的形式(即通过象征)才能得到表现。

象征主义美学风格的具体要求:

① “抛弃为自然而描写自然,为道德法则而描写道德法则”的做法,不满足于表现外在世界,而要使诗“显露它心中的图画”;

② 摆脱外在意志的干扰,努力追求“想象力的回复以及认识到只有艺术规律(它是世界的内在规律)才能驾驭想象力”;

③ 凭借这种想象力“找出那些摇曳不定的、引人沉思的、有生机的韵律”,发现“各种形式”和“充满着神秘的生命力”的美;

④ “诚挚的诗的形式”必须具有无法分析的完美性、必须具有新意层出不穷的微妙之处。

1.2.2 感性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感性的象征”:只唤起感情的那些象征;

“理性的象征”:只唤起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念。

只有从单纯感情的象征上升到与理性象征结合的完美象征才能发挥象征的魅力。

1.2.3 在理性与神迷结合中创造象征

① 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非理性、神秘的一面。

(它用迷人的单调使我们安睡,同时又用变化使我们保持清醒)

② 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作用。

哲学、批评的理性与感性直觉具有内在一致性,理性对感性具有激发、催化、培育作用。

1.3 庞德(Ezra Pound)、休姆(Thomas Ernest Hulme)

1.3.1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imagist poetics)

《诗章》《回顾》《罗曼司精神》

“意象主义宣言”(诗歌创作三原则,《回顾》):

① 对于所写之“物”,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② 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③ 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对于意象的阐释:

“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回顾》)

① 内层含义,意象之“意”: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

② 外层含义,意象之“象”:“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韦勒克)

③ 意与象和谐结合,即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形象和形式(包括韵律)等的和谐结合,能使创作和接受主体获得审美自由和解放的感觉。

1.3.2 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沉思录》《沉思录续集》

背景:哲学上的伯格森的直觉主义(intuitionism)+美学上的沃林格现代主义思想

① 追求意象,主张通过形象(主要是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情感。

② 强调意象描绘的准确性(用新的隐喻或幻想与日常语言作斗争)

总结: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的框架,在不同程度存在唯美主义(aestheticism)和形式主义(formalism)倾向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