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最后才发现:自己把人生过反了!
一定要尊重老人,老人其实就意味着我们的以后。
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如同每个人都将势不可挡的走向死亡。
所以我们看老年等于是看自己的未来,我们对老人好就等于是对自己好,一个社会只有让老人活得好,这个社会才能真正保持幸福,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否则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老人、老年,认为“老”就是无用,那现在的年轻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希望和前途。
因为他们没有稳定的、幸福的预期。

没有老人,就没有传承!
在中国社会,智慧一般是跟老年、老人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人可以有天赋,从小就聪明,但他们不一定有智慧。
所谓智慧,它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和经历,智慧是深沉的体验,也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规律的把握。
同样一个困难,聪明的年轻人在面对的时候往往就会惊慌失措或逃避,而有智慧的老人会想办法接受和解决,他会从容淡定,沉着应对。
要知道,智慧不仅是脑力强,更代表了强大的心力。
因此,老人可以作为年轻人、中年人的老师,他们的错误和失败,他们的成功和教训,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到老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最后才发现:自己把人生过反了!
回老家的时候,我去看望一个家族的长辈,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现在是一个人生活,日子过得冷冷清清。
在家里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他讲了很多过去的事,最后谈到自己这辈子,他苦笑着摇摇头说,“我也是刚想明白,以前活得太荒唐,硬生生把人生过反了。”
我很理解他,因为我知道他原来做过什么,他年轻时候跟很多人一样,一心忙着赚钱,活在人与人的攀比之中,光想着比别人过得好,为此做了很多错事,付出了很多代价。
比如找家人和亲戚帮忙做抵押贷款,结果是把家人、亲戚给坑了,他自己却觉得无所谓,那几十年他完全是自私自利,宁可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他。
最后怎么样呢,富贵冷灰,他有阵子很有钱,但很快都散掉了,等到老了疾病缠身,再想回归家庭,可没有人原谅他。

因果循环,自作自受!
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在年轻时候就容易走错路,而到了老年就容易悔悟过来,为什么?
主要是年轻是本钱,有能力去犯错,而老年意味着时间、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欲望了,这时候就可以摆脱欲望的困扰,从更高的维度去看问题。
有时候我会想,人生犹如盖楼,每个人都难免在过程中出错,区别在于,有的人是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哪块砖头放错了,而有的人要很迟才会知道。这个差别就导致了人与人的不同命运。
通常来说,如果是在中年时候觉悟过来,那还来得及,而等快到生命终点的时候,那就太迟了。
这时候不管你真心悔悟还是想要得到什么,都难以得偿所愿。要知道,因空果空,因果不空,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钱很重要,但幸福不取决于钱的多少!
“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巴菲特曾打过一个比方,譬如一个人死去以后,别人写错了讣告,本来他赚了1.2亿,结果写成了1.1亿,这时候数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有什么重要吗?
不是说你赚钱比其他人多你就快乐、幸福和成功多一点,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可惜太多自诩为聪明的成年人都理解不了。
对小孩子来说,父母的健康和关系的和谐就意味着家庭的幸福,他愿意拿所有的钱来换这些,而成年人则不然,他们宁愿拿自己的健康去还钱,为了一点钱而不惜伤害自己的家人。
以假为真,以贱为贵,这正是成年人世界的颠倒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