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吐槽】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展板文字太不像话了!

昨天去园博园玩了。里面其实分为几个展区,长江文明馆和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是分开的。如果是还没去的小伙伴,我建议前面的场馆可看可不看,直奔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我现在就给大家讲讲前面场馆里面的一些问题。(我已经分不清它具体的展区了,宣传中经常把不同场馆的东西混一起介绍,实际上贝林的大河生态馆跟其他几块展区是隔开的)

丑话不多说,咱直接进入正题。
先从有争议的问题说起:
问题一:狭义上的剑齿虎真能套用刃齿虎数据?

一走进大门,首先摆放的是史前象和剑齿虎。看上去还不错。但剑齿虎的文字说明我读了几遍,越想越别扭。但我其实对古生物没多少研究,只能说是有点兴趣,刚开始给我的感觉是,“谁机翻的话啊?什么叫“狭义上真正的剑齿虎”?我虽然觉着有点拧巴,但忍了忍,往下继续看。
我顺便吐槽一下这个馆的布局,很多地方黑漆漆的,有老年人甚至要打手电筒才走得通,然后路标不清晰,我绕了几圈又绕回到剑齿虎头骨这儿了。我又读了一遍,这回找到毛病在哪了。介绍者没把狭义上的剑齿虎和广义上的剑齿虎摸清楚。
剑齿虎族和刃齿虎族是剑齿虎亚科底下两个不同的族,包含的动物也不一样。并且经常有人把剑齿虎(Machairodus)和刃齿虎(Smilodon)分不清。
狭义上的剑齿虎,即短剑剑齿虎,它们的个头能达到洞狮那么大吗?我专门查了一下,大概是不能的。


而洞狮身材是多大?不算尾巴210cm,肩高1.2cm,体重可达350kg(国内一些网站还有说450kg最大个体的)。

具体放张图,自己对比吧。跟洞狮差不多大的是刃齿虎属或者半剑齿虎属的成员。不过这两个都是广义上的“剑齿虎”而非狭义上的“真正的剑齿虎”。

当然,博物馆可以狡辩称,“我们也只是说最大个体嘛,你又不是古生物专业的,你怎么知道剑齿虎属的成员最大个体没有那么大呢?说不定过两年挖掘出一只洞狮那么大的,吓死你!”。好,我的确不是古生物专家,但英语我还是学的差不多的。我们来看看底下一排英语文介绍。

在英文解说中,“体型相似于洞狮”这句在我看来类似于放卫星的话被删除了。改成了一般体型和现代狮子差不多大。合着对国人放卫星,对老外就算标准值对吧,然而改了前一句,后一句为何不跟着改?古生物我没系统研究,但现代狮子肩高我很好找的。有一米二吗?我按最非洲南部狮子算(算是最大的狮子)。一米二以上的都属于极端个体,突破上限了。

这个解说我认为有问题,却不把它称为谬误,是因为如果算极端大个体的话,它也许能勉强自圆其说。我搜了大约一两个钟头的剑齿虎资料,但我对这个问题算不上行家(很遗憾,我读古生物的英文资料没有我读中世纪晚期兵器的多,所以有时候面对乱七八糟的译名就乱了,不然我会喷得更痛快)。博物馆的科普数据又在“大个体”上打擦边球,所以我不能一口咬定剑齿虎个头比不上洞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想搞个大新闻,那中英应当同步,不能中文介绍时放个“赶洞狮,超刃齿虎”的数据,而在英文介绍时又怂了讲“一般数据”。
问题二:我们真的是直立人后代?
看到另外一个解说。

这个解说大概是应用了底下这副图的思路。

然而,上图属于过时资料。尽管有很多争论,但主流学界还是认为:我们的祖先是非洲的智人,已经灭绝的直立人其实和我们并无瓜葛,是进化的另一条线路。上面的图我们大家大概再熟悉不过了,国内教科书讲进化论时不都会放类似的图吗?然而,这幅图不大对。其实人类进化并不是这幅图上那样一环扣一环的,有许多环节其实属于古猿进化的分支,和今天的人类没有半毛钱关系。比如直立人和现代人,其实是进化的两个分支,但该博物馆还是采用了过去线性的进化论观点。

如果按照博物馆解说那个意思,就相当于这样排家谱了:外公——爷爷——大叔——二叔——大舅——爸爸——大表哥——大堂哥——二表哥——我。而正常版的家谱是怎样的?爷爷——爸爸——我(外公——妈妈——我)。家谱应该是发散状的,只有一支是我们的直系亲属;不应该把家族成员都拉进来,按照年龄大小排成一条直线。
作为园博园,面向世界观众,应当注意科普的材料真实性。博物馆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搞宣传,而是做最基础最基础的“科普”!
以上的问题,还可以算是“科学”问题,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我指出的地方,已经不算是科学问题了,是态度问题,反映了工作人员极其敷衍的态度,当属于错误!
错误一:字都打错了!

连“China”您都打错了啊!打掉了一个“a”。一边说自己这儿的人类都是独立演化的,一边连个最基本的,小学三年级的词您都打错,好意思吗?
错误二:大量的标点格式错误





我估计细看的话,错漏会更多。我就列举这些。如果说要给博物馆提意见,要他们改的话,那估计一堆牌子都得换掉。别的一些可以跟我杠,但掉字母,掉标点,掉空格这种事,还能咋说?
还有其他的一些不爽的地方,比如介绍词的文风,是那种“领导讲话”的洋洋洒洒的文风,翻译版本也让人觉得不舒服。

比如这段话,我觉得写出来就不是给人读的,且不说标点之类的细节问题了。它这个排版读起来就别扭,然后一句话还写得死长死长。最短的也有两行。

然后这句话,一句话就相当于一个小段了。其实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脑都差不多的,都不爱这种又臭又长的句子。
得罪人的话我不多说了。我最后说下为啥不推荐这馆的另外一个原因:里面很多展品别处都有,是复制品。想看的话可以去其他博物馆看原品。


值得一看的倒是隔壁的“大河生命馆”,甚至园博园在美团上的宣传图都是来自于“大河生命馆”。我先放几张图给大家看,里面的一些内容我有空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