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省联考】2023年联考申论基础强化课程(完整课程)

2023-02-03 09:53 作者:翰林艺境  | 我要投稿


1.课程概况 注意事项 P1 - 06:40


主线——国家治理或基层治理

云南省——国家治理的五位于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

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1、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背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厄待解决发展质量——坚持改革

坚持改革

(1)供给侧改革: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

①劳动力:就业——就业增量(创业创新——促进新职业的发展,提倡农民返乡创业,保障就业存量,提高就业质量)农民返乡创业:电商创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意义:1.促进农村实现脱贫、2.促进农村实现脱贫、3.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转移、4.营造乡村勤劳致富的氛围

就业存量(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落实减费降税,加大补贴力度引导健康企业发展)

②制度创新——国际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

治理主体(实现协同共治、共建、共享、政府、国家到社会个人层面共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治理形式(在保留原有治理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技术)

治理手段(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全面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

(2)需求侧改革: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

①消费:

1.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正在经济转型升级,消费者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从衣食住行扩展到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需求)——也衍生出新的职业、新业态:网络监督员、家居收纳师、电子竞技员

2.消费观念更加理性

3.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体验

——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挖掘消费市场实现消费市场的内循环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

2.政策支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

3.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拓展分离出高端服务业

4.加强市场调研,了解需求

②出口:

背景——我国加大对外开放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不仅要打通经济发展痛点,还要实现相关产业的互联互通,借助经贸往来输出中华文化

③投资:持续在基础设施:5G、新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硬件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促进城市社会信息化发展如:1.数字城市、2.数字政务、3.数字乡村、4.企业化数字管理、5.数字经济(教育、直播、电商)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治理考题

1.完善对技术应用的治理能力

2.完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

总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挑战与机遇同在,我们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心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理想信念: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工程

(3)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从脱贫攻坚战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现乡村振兴



P3——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农村:乡村振兴(安徽卷也必考)

1.经济振兴:

(1)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一村一品、入股分红)

(2)实现农业的高质量现代化发展(人才兴农,科技兴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保障粮食生产,打造农业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农村农民收入。

2.文化振兴:

①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调动文化发展的积极性,从过去的文化下乡到文化生根发芽。

②加强基层道德法治建设——开设道德讲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开展道德评选,让农村形成一股文明之风。

3.人才振兴:

加强农村教育,开展三下乡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引进大学生科技人才,提高人才福利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引进来也要留得住。

4.环境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在保留乡村人文风貌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统记忆,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


5.组织振兴——加上基层党建,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自治(成立村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老协调会)


二、城市:

1.背景(我国当前经历了几十年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城市的发展理念转变)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面子(市容市貌)更要注重里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的文明城市)——注重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2.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城市和农村一衣带水,紧密联系,城市和农村未来终将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发挥城市和农村功能互补优势——城市建设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农村为城市提供发展资源


三、社会治理——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落脚点

(1)创新社会治理的形式——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小区治理、社区治理)

①加强基层自治②实现协同共治③综合网格化管理④加强基层党建⑤简政放权

(2)创新社会治理手段

①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矛盾,完善预警机制,改变信访工作方式、出台应急预案)②多方调节联动机制,行政调解,司法调解③加强心理疏导(线上线下心理疏导平台)


总结:守正创新,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思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毅力前行。



4.申论题型 概括题基础理论回顾 P4 - 01:49


P4第二部分申论考点演练


第一节 概括题


(一)题型介绍:问法——要求对材料中某个内容进行归纳

归纳概括、指出、概括(必考

(1)概括信息类:①积极信息(好现象、好做法、经济、意义价值作用、成效、新变化)新变化(大的做法、做法做法实现大的目标)②消极信息(问题、危害、短板、缺失)③中性信息(变化、表现、特点特征)

(2)概括异同类:要求对多个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区别差异、差异性、共性进行概括。

例: 1、概括邱氏父子创业理念的差异性

商业看法不同:①老邱的看法 ②小邱的看法

2、概括邱氏父子创业理念的差异

①老邱的理念 ②小邱的理念

3、概括邱氏父子创业理念的共性

商业看法相同:父子二人都注重——


(3)概括先进人物:

1:概括先进人物品质


(4)概括观点类:云南——活熊取胆概括争议

争议=争议的焦点+正方观点+反方观点


(二)解题方法:归纳(将要点分类) 概括(从材料中找出并提炼要点)的能力

基本定义:归纳概括是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和再整合的过程

1.审核对象要分清:背景+现状(问题:好现象、好做法)+原因+影响(危害、意义价值)+对策经验



2.要点要找去全(三删一改)——不是傻抄材料

(1)找准材料要点: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找准要点——首尾句、中心思想(总分)标志词(表观点、转折、重点、总结、并列)标点符号

(2)提炼材料的要点:三删一改

①口语化专业化书面语,如:烤面筋很带劲——地方美食很受欢迎

②材料原文表达不清楚需要解释,如:基础设施存在诸多问题——基础设施不健全

③材料原文表达啰嗦,如:若材料出现XX的XX等则后面为重点词语。过去与现在表述,则现在为得分点。


3.合理分条合理归纳


4.申论题型 概括题基础理论回顾 P4 - 24:49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归纳呢?——材料中出现归纳概括、指出哪些观点明确、归纳得当、分条列出等。

①前置词语(自然段中心思想、主语、层面“思想、制度、监管、经济、人才”)+具体内容——例,监管不到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监管体系落后,检测效率低下。



第二节 原因题——分析原因的能力


(一)题型介绍:概括、分析、归纳概括、谈谈、为什么、原因

分析原因≠概括原因

分析题型(透过现象看本质,适当转化推导)

例1:分析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电瓶车越线被采访,理由:因为我要闯红灯呀。警察,来我这自己在看一遍-哔哩哔哩】【视频标记点 00:10】 https://b23.tv/gx1eWPE

交警XX说:在北京,老人、外地人、学生容易闯红灯————行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例2:分析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文章自然段:

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滞后,缺乏农技指导导致农业技术普及不到位

2.这对上述情况有关专家教育建议要加大对农村农业发展的经费支持,——农业发展经费不足完善基础设施


(二)解题方法:

1.判断原因的褒贬——积极现象的原因是积极的(好现象、好做法意义价值作用)消极现象的原因是消极的(危害、问题)特别注意(中性现象)

2.为了保持原因前后的一致性,需要对原因进行转化

例:概括民警小童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微信头像

1.使用微信能够远程指导群众办理业务省时省力(✓)

2.基层警务工作太忙、累、压力大、跑腿无法全覆盖(╳)——使用微信能够提升警务工作(✓)


第三节对策题——P12


12.对策题基础理论 P12 - 00:01


(一) 题型介绍:

对策题是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这类题目考察的频率次数越来越多,需要考试给予重点关注。

1.一问式提出对策:直接就材料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意见、建议、解决方法

2.两问式提出对策:先概括材料中的问题再提出对策

例1:就针对材料农村治理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一问)

例2:概括材料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两问)

例3:材料中提到关于T市市民出行的各种问题,请你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两问)

对策题省考趋势: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3.启示类提出对策——要求对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成功做法、失败案例,谈一谈启示启发进行借鉴吸取教训。

启示题≠概括经验

明确两个对象:1.明确借鉴谁(概括谁的经验)2.明确谁来借鉴(根据谁对对策进行转化,失之适合借鉴对象的实力情况)

(二)解题方法:

1.审题的注意事项:针对性、可行性(法律、伦理、经济、技术方案)、操作性(具体,)

例:一、大的手段+具体做法+意义、价值、有利于

例:一、加大宣传引导。监管部门要通过三微一端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2.如何寻找对策(重点)

(1)材料中找直接对策:编制池:要、应、需、必须、应该、需要、建议、提议、材料的成功经验做法、材料中的成效、好做法。


(2)材料中找间接对策:推导对策——由问题、由原因、推对策(反着来)——仅限于非违法问题。

结合材料之外的内容


(3)紧扣材料自创对策

紧扣材料自创对策(五大手段):

一、宣传手段(在心理层面重点解决人的思想意识、及能力方面的问题)

1.加大宣传引导(人的思想意识)。

(1)通过电视、网络、新闻媒体、三微一端等形式加大对Xx的宣传力度(线上,优点:覆盖范围广)

(2)通过讲座、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发放宣传手册、入户宣传走访,等形式加大宣传(提高对宣传对像的针对性)

(3)树立典型、通过加大对典型模范的宣传提升XX的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能力)

(1)发放培训指导手册

(2)老带新,传帮带

(3)组织交流活动,交流心得

(4)开展培训活动

3.加大心理疏导——解决人压力大、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有怨言,打退堂鼓等。


二、监督手段:(1遏制违法犯罪类问题-2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1.加大监管力度(违法类问题)。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开展对XX专项行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信箱、网站等平台)某些违法问题可以归纳到监管不到位:如食品药品造假售价。

2.持续深化政务公开。通过三微一端、官网、电视、等及时发布重要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群众参观了解工作、听证会、记者招待会等形式及时发布信息。


三、经济手段:用来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

1.加大经费投入。完善XX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2.提高福利待遇。出台优惠政策、落实减费降税、加大补贴力度。


四、法律政策手段:

政策的科学性:政策能够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做出动态调整。

政策的稳定性:好的政策更新要有过渡期,不能朝令夕改。

普法宣传法律

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建议完善、建立健全体质机制、尽快纳入法律轨道




理论阶段到这里还没结束,接下来是刷题阶段,大家一定要跟随陈老师的视频坚持到底!还是那句话,量变决定质变,公考路上你我携手相伴!一起加油!





【多省联考】2023年联考申论基础强化课程(完整课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