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抑云

2020-06-15 23:58 作者:Rainer心雨  | 我要投稿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联想到的是我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几首在网易云音乐上的歌曲,因为本身基调比较奇怪吧,虽然我是没感觉,但是我朋友说能触碰他不好的感觉出来,在评论区里也看到了很多很消极的言论,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人的不是,我很清楚抑郁症的成因,对于这一类群体我肯定是会报以宽待之心的。

我以为网抑云就是指这些在网易云里的那些奇怪音乐(我真的不好定义)的一类人,毕竟在三观上,这些人和正常的社会人群差别很大,所造成的冲突也肯定是激烈的,尤其又搬到了网络这个人人可以发言的战场上,起个外号应该是双方的基操。可当我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却发现这个所谓的网抑云说的重点在于“云”上。对,和云玩家差不多,就是那种不懂装懂的假抑郁症,还以自己多惨多惨为炫耀的资本。

这些人究竟是不是抑郁症我不得而知,毕竟不能隔着网线去给人家做个专业的心理测量,同时我也不想再对这群人的行为再做太多分析,定性为反社会应该不过分,当然还上升不到反人类这种水平。怎么个反社会呢?第一,站在真正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来看,这要么是阴阳怪气的嘲讽,要么就是对于过分占用社会资源而发出的挑衅,无论是哪一个,这在他们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我得了个抑郁症怎么就结了个敌?难道我真的罪该万死?”显然,当这种思想出现之时,他们的病情只会继续加重。不同于普通人,抑郁症患者对于世界的反应是在三观这种根本性的东西上提现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者共同消极的态度。打个比方,正常人一会积极一会消极,是因为他的三观里,有这“消极过头了就需要积极”这样的中庸思想。纯粹的乐天派就会纯乐呵,没有消极的意识(这跟傻子没啥区别),而抑郁症患者就是反过来,没有向积极方向去走的力气,即使他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反观那些“网抑云”们,一是让真正的抑郁症人群认为受到了世界的又一否认点,其次,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中,这些“网抑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榜样。这个说法很玄乎,也很危言耸听,但是我感觉仍然有必要说出来。无法排除的是,这些“网抑云”之所以做出这些事情,一个原因是因为流量,流量多了自然赚钱的道理想必都懂。而如果真正的抑郁症人群看到了这个禁忌的商机后,思想也可能潜移默化一般跟着发生改变,最后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抑郁症加重,可能是让好人又少了几个,总之,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有好结果。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金钱的需要是远远比社会认同,道德伦理要更基础的。换句话说,这些网络上的人们真的可以为了流量而消费任何人的生命,而主张他们的,可能就是为这些言论点赞的我们。所以,无论怎么上网,是坐着也好站着也罢,遇到那些看似能让你动感情的,让人一眼感觉到“这人好xx”的东西时,先不要有这种想法,自己先品一品,看看对不对(当然,正规渠道获取的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让我猜猜有没有人说我多管闲事。

“你给这群韭菜说那么多有啥用,我就不信妻离子散的戏码没人不动感情。只要动心了,就永远是我赢。你?写的东西擦屁股都难说。”

我在这里尽量秉承我的原则,不去评判他人的三观,就事论事。我只能说,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不想负责,但我想,当他们急着把所有东西包括道德良知在内的所有东西去变现的时候,他们的人生就已经被快餐化了。只能说,吃的爽,吃完没营养。

有些朋友有时候会问我为什么学心理学,我说,不我还没说,他就直接塞给我一句“学心理的多半有病。”这里我还把火憋进去,就事论事,说一下我为什么学心理学。

一个人,有一天不开心,然后找同事抱怨,同事抱怨到另一个同事,另一个同事抱怨,让上级领导听见,上级领导大发雷霆,让所有人加班,最后,原来那个人比原来更不开心。但凡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有一个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出面调节一下,这个恶性循环就会断开。假设没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和心理医生这样的存在,就代表着没有能阻止这个恶性循环的方法,最终导致的就是重大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这几年想必见得不少了,这就是我的初心,我的想法。

哦,对了,不是学心理的多半有病,是整个社会多半都有心理疾病,不信可以百度。

网抑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