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国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分析题语句解释题复习策略重点

2021-11-09 11:56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上次直播课程讲了 2022年国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概括题应用文题复习策略重点 并给出了同学基础和进阶的刷题建议和真题批注解析,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出题人设置的难点都是具体的,动态的,细节化的,理解了,你才能从容应对。

11月10日|周三晚上七点半,我继续国考冲刺,重点解析分析题中的语句解释题,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并给刷题复习建议和真题批注解释。


文章内容要点

  • 语句解释题是国考分析题的高频题型

  • 更是给分题型

  • 新趋势是复杂逻辑限定


语句解释题是国考分析题的高频题型


最近3年副省级和地市级考了四道半语句解释题,这个频率是非常高的。


比如2021年国考副省级申论分析题 如何理解无形的成绩改变小谷村,2021年国考地市级申分析题 如何理解“种戏”这个概念


所谓的半道题是2021年国考副省级申论 语句解释题+对策题 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并做好工作


2020年国考副省级申分析题答案 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2020年国考地市级申分析题答案 如何理解种种创作壁垒


由此可见,这个题型出题频率相当高,这还是没算上写作题中的语句理解成分。


多说一句,很多同学写作题突破不了,为什么?


语句分析题答题技术不关,审题抓不住重点,资料就读不懂,那么谋篇布局自然也就跑题跑到天边了。


简单一句话,答题技术存在明显短板,你写作题怎么可能突破呢?


从我的批改班反馈问题来看,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同时,国考语句解释题


也是给分题


所谓给分题就是在于国考语句解释题,基本上就是概括成绩题。


我上述列举的四道半题,21年的两道题直接就是概括成绩;


20年副省级解释「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谈的是乡村文化的「积极价值」,相当于谈「成绩」。


20年的地市级解释「创作壁垒」则是成绩的反面,概括问题。


21年的副省级的「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则是「成绩」和「问题」对半分。
有意思吧。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系统刷真题,不刷真题,这些趋势难点你就无法感同身受,而且趋势难点意识不到或者跟不上的话,淘汰你就是必然的。另外,


新趋势是复杂逻辑限定


比如 比如2021年国考副省级申论分析题 如何理解无形的成绩改变小谷村


(一)给定资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省略改变虽然有形的省略改变会老去但是形的省略改变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注意对比论证|暗含转折,侧重强调后半句,资料内容也对应强调后半句”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限定理解范围,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解释这句话。(15分)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单是句子的语句逻辑限定就非常复杂,结合了「内容省略」,「正反对比论证」,「转折逻辑」等三个难点。



这道题一个高频错误,就是很多答案上来就把「有形的」改变给否定了,说什么「有形的」改变不好,甚至还有说「有形的」改变是错的,因为他们看到了「会老去」这个关键词。


但却忘了「有形的」改变也是「成绩」,这里「会老去」是与「从此改变」形成对比论证,体现「无形的」改变的长远价值。


你看懂了吗?你写清楚了么?


希望同学意识到,出题人的难点设置是具体严谨明确的,你的唯一选择就是理性面对,解决疑难,否则,技不如人也就没什么突破可能了。


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明晚见。


2022年国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分析题语句解释题复习策略重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