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常见杂菌及防治措施,食用菌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食用菌对人体大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降血脂、促进病后康复和延长寿命的功效。食用菌的栽培这几年也大力开展起来,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时有发生杂菌的侵入,杂菌的产生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那么,在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杂菌该如何防治?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杂菌有青霉菌 、木霉菌、曲霉、链孢霉菌、等等。
1、青霉菌
菌丝无色或有色,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淡绿色。青霉在很多有机物上均能生长,分生孢子主要靠空气传播,全年均可以生,尤以夏季为重。在被污染的培养料上,形成圆形菌落,深绿至蓝绿色,茸毛状,扩展较慢。菌落较密时连接成片。老菌落常交织在一起,形成膜状物,隔绝料面空气,并分泌毒素,对菌丝有致死作用。它还能诱发菇类病害。

防治办法:培养料要严格消毒;接种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加强通风、降温、降湿;
2、木霉菌
木霉对菇的危害是:污染培养料,与菇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毒害菇的菌丝;缠绕或切断菇的菌丝。它分布广,是世界性的害菌。危害期长,菇的生长过程都受到侵害。危害程度大,可使整批菇绝收。木霉分布于朽木、植物残体、有机肥、空气和土壤中。培养物碳水化合物过多、偏酸及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其发生。采菇时遗留的残根容易被侵染。
防治方法:保持培养室低温、低二氧化碳及通风。选用抗木霉品种。菇房空气湿度勿超过90%。采菇后及时清除残片及根茬。侵染初期要做好灭菌工作,可预防其发生。
3、曲霉
一、曲霉分布于土壤、空气及各种有机物上。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培养料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易发生。受污染的培养料开始出现白色绒状菌丝,很快即变为有色的粉状霉层。它不仅与菇争夺养料和水分,还分泌毒素,严重影响菇的产量与品质。

曲霉
防治方法:保持培养室低温通风,搞好卫生环境,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选用可抗霉菌的灭菌产品,进行消杀预防治理。
4、链孢霉
链孢霉分布广泛,空气、土壤、腐烂植物、谷物等可传播。培养料过湿和棉塞受潮时严重发生。可污染所有菇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及香菇、木耳、银耳的耳棒。被污染的菌种及培养料,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迅速,几天后在瓶袋外形成桔红色粉状孢子团,明显高出料面。常常引起成批菌种报废。
防治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培养料灭菌要彻底,避免棉塞受潮,搬运时勿损伤菌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培养室避免高温高湿。定期检查,发现孢子团先用湿纸盖住,再运出烧毁。
食用菌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关于诺福
诺福消毒剂是一款高效广谱的食品级杀菌消毒剂,主要成分为银离子复合型溶液,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残留。因产品的独特杀菌原理,拥有强效的广谱杀菌效果,杀灭芽孢、细菌、真菌、霉菌等各种类型的微生物时效果显著。

具有杀菌彻底,不产生微生物耐药性,不造成重复污染等特点。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国内第三方检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