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源网荷储一体化?这篇总结讲透了!附专家PPT、项目方案…
7月31日,“玉门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碳中和产业园项目”获批,该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400个,这标志着全国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实施。
本文梳理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概念、特点、优势、实施模式、商业模式等,我还汇总了一套实用干货,包括专家PPT、Excel计算表、项目方案等,一同分享给大家。
下载全套资料,请在后台回复“0828”,查看下载方式

文章目录
1、源网荷储一体化实用干货
2、源网荷储一体化概念优势
3、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模式
4、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
01
源网荷储一体化实用干货
我汇总了一套实用干货,包括专家PPT、Excel计算表、项目方案等,分享给大家。
【Excel计算表】源、网、荷、储一体化(变电站)财务测算表
【专家PPT】李琼慧:源网荷储一体化与综合能源服务开发模式与案例分享
【项目方案】新能源小镇“源网荷储售”一体化能源互联网项目
【项目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划报告
【项目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强烈推荐以下三份资料:
1、李琼慧:源网荷储一体化与综合能源服务开发模式与案例分享
PPT来自国网能源研究院李琼慧,在能源转换与经济系列论坛上的专题演讲。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内容:
1、新能源及储能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新能源进入成为主力电源转型期,新能源+储能已从强配逐步发展为行业共识。
2、源网荷储一体化将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中所面临安全、消纳、收益等多项难题。
3、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发模式及案例:介绍了点对点拉专线、点对网拉专线、用户区域内建设三种项目模式,及新疆库车光伏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五大案例。




2、源、网、荷、储一体化(变电站)财务测算表
表格共包含9部分,均已嵌入公式,直接填写数据即可得出结果。
表格包括:投资估算表、项目总折旧摊销表、项目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费用估算表、项目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表等。

3、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及经济效益方案
这是一份非常完整的项目落地方案,共118页,包含:项目概况、规划条件、负荷侧响应实施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思路、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等10部分内容,如果需要设计类似项目可直接参考,文件为doc格式,方便修改使用。




02
源网荷储一体化概念优势
1、什么是源网荷储一体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指将能源源头(例如光伏、风电等)、电网、用电负荷和储能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能源系统,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能源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具体来说:
源: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被视为能源的“源头”,通过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装置,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网:电网是电能传输和分配的基础设施,将光伏发电和风电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源注入到电网中,供应给用户使用。
荷:荷指的是用电负荷,即电能的实际消费者。光伏发电和风电发电等分布式能源不一定与用电负荷处于相同的位置,需要通过电网传输能量到负荷端供应。
储:储能系统(如电池等)的引入可以使得通过储能将过剩的能源暂时存储下来,当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以应对能源产生和用电需求之间的时间差异,实现能源的平衡和供需的灵活调配。
2、源网荷储一体化有哪些优势?
增加能源消纳能力:分布式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通常地理位置分散,直接接入电网可能导致电网的过载或电压波动问题。而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可以在负荷附近灵活地调整能源消纳,降低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容纳能力。
降低用电成本: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管理,可以优化电力供应方案,使得用电峰谷负荷更平衡,避免用电高峰时段的高电价,从而降低用电成本。
提高能源安全性:源网荷储一体化使得能源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控,可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能源多元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可以将多种能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包括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和储能系统等,实现能源多元化,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
推动智能电网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借助先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和运行效率。
3、源网荷储一体化有哪些关键技术?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储存的各个环节。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通信技术,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方案。
储能技术:储能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储能技术可以在能源生产高峰时段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在能源需求高峰时段释放出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能源生产需求。
因此,采用高效、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关键。目前常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智能电网技术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智能监控、调度和管理,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03
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模式
“源网荷储一体化”在我国其实已经有多次实践,其中产生了许多宝贵经验。冀北、江苏和上海等省份都根据省情实际开展了新兴市场主体的探索建设。
上海电网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电网,目前上海市已在黄浦、世博、张江和上海经研院办公区建成4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示范项目,聚合需求响应调节能力参与调峰辅助服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
1、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依托区域(省)级电力辅助服务,引入电源侧、负荷侧、独立电储能等市场主体,通过价格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灵活调节,提高用户侧调峰积极性。
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电网的调节作用,落实电源、电力用户、储能、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
2、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

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
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研究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电站、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
我在今天的实用干货中就为大家找到了一份《市(县)级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方案》,大家可以下载后阅读,更全面的理解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
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后台回复“0828”获取。
3、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以现代信息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运用“互联网+”新模式,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
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项目,分布式和集中式电源均可参与,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也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最为基础的组成形式。

分布式发电与用户储能的灵活充放电结合
04
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
1、清洁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参与多品种交易,提高利用小时数,创造发电增量收入。
2、售电公司:通过先进的负荷分析及预测技术,制定负荷聚合互动方案及合约匹配策略,作为负荷聚合商发挥规模优势,获得代理交易分成。
3、可中断负荷:通过主动响应或服从调度,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服务收益;与清洁能源直接交易,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降低用户用能成本;通过价格信号的引导,用户有意愿对用能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或是增加储能等综合能源利用装置和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用能支出
4、火电企业:辅助服务新规出台后,火电灵活性改造积极性提升,承担更多电源侧调节功能,获取辅助服务收益。
5、电网企业:发挥电力市场对资源聚合优化的关键作用,通过优化配置电网调峰资源,实现新能源更大范围消纳,拉动电量增长,提高输配电收入;解决因超、重载等网架约束导致的局部消纳困难问题,降低峰谷差,提高设备利用率,缓解电网投资。
6、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获取辅助服务利润;在电网电价低充高放,获取电价差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