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后一课】120分钟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串讲-下!

2023-06-05 11:17 作者:琪琪超喜欢007  | 我要投稿

高考地理整合高频考点

本次笔记即将开始  感谢大家  只想专注做好一件事 认真记笔记 这次会详细的记录知识点和课内知识间的联系  祝高三学长学姐们蟾宫折桂 金榜题名


05陆地水体公式=河流+冰川+季节性积雪+湖泊+湿地+地下水

  • 水圈的所有成员间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相互转化
  • 补给原则:水体间有联系的,水位高的补给给水位低的(如河流、湖泊、地下水间的水源补给)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886分析

【自然要素】

塑造地貌(内力+外力:风水冰海*侵蚀堆积)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地区具有调节作用

淡水资源

水多了,就有灾害--洪涝

生(生活) 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水源-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人【人文要素】:

交(交通)航运,社(社会价值)发电,水产养殖,灌溉,--淡水养殖(渔业),干旱地区(灌溉、土壤板结现象)

环+旅生态旅游服务

水盐问题是重点:地形封闭,不易与外界水体交换(红海,波罗的海);半盐半咸(一边有水体补给)

冰川(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春季-季节性积雪,夏季-夏季降水形成的夏汛)

1、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变化和大气降水变化几乎同步)

① 主要影响因素:大气降水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同一年份不同季节的对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同年份的对比)→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横断山区也是降水补给

② 我国主要分布:普遍,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③ 我国河流汛期:普遍,夏汛;全世界,雨季补给④补给特点: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⑤径流变化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三种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

季风气候区,夏秋季汛期,冬春季枯水期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

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①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②我国主要分布:东北地区

③补给特点: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和缓,缓解春季旱情;在加上我国很多季节性积雪补给区域,夏天降水也丰富,往往是一年两汛,春汛和夏汛==春季-季节性积雪,夏季-夏季降水形成的夏汛

④径流变化规律: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3、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河流

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①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气温变化→高山冰川融水

②我国主要分布:西北和青藏地区(盆地的边缘—绿洲),塔里木河

③我国河流汛期: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 时令河

④补给特点: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水量很小,干旱地区灌溉水源

【冷冷口诀】:青藏甘,新云川,海拔高,有冰川(东北没有冰川)

4、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

湖泊作用:湖泊接纳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能暂时储存起来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的洪水,剂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

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河流丰水期:河流→湖泊

河流枯水期:湖泊→河流

湖泊就相当于水圈的经纪人,给各种水圈明星存钱的

内流河与内陆湖:

内流河水量↓→内陆湖(面积缩小、盐度上升、生态破坏)

产生原因:过量的灌溉

外流河与外流湖:对外流河水量有调节作用①河流源头的湖泊补给②有的河流发源于山地的湖泊,直接补给河流源头②河流中下游的湖泊补给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的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补给的作用:

·使得河流水位不会降低很多

·有利于维持航行

·保证河流下游地区的灌溉

③外流湖的问题:

(1)泥沙淤积(2)围湖造田

水库:调洪调蓄,削峰补枯

【冷冷公式—水文特征公式】=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季节变化+水能

流量:横截面积

流速:地势,落差

含沙量植被密度

结冰期:航运价值,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

汛期:补给来源,气候

季节变化:气候

水能:地势落差(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冷冷口诀—水文特征口诀】:量速沙冰(SB)炫技能

2、河流开发注意的问题

①成立【国内】专门机构(河流流经多个行政区、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各方利益)→使得利益最大化 例如:黄河委员会、长江委员会等

②综合开发:结合流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冶炼金属,土地资源,旅游景观→开发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防止自然灾害,防治水污染,避免生态破坏等

④国际性河流,加强国际合作。例如:澜沧江(下游湄公河)

上题

赫里德湖和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沉积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经度,大北纬--欧洲,巴尔干--靠近地中海】

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A.雨水--奥湖陷下去了,背风坡,降水少;奥湖面积大,可是水又很清澈,不可能是雨水补给

B.河流水--没有流入的河

C.地下水 --题目材料有断层和石灰岩,而恰好石灰岩是透水性好的物质,地下水的可能性大

D.冰雪融水--没有很高的纬度也没有高海拔,冰雪堆积的可能小


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

A.水温--两地纬度差不多,所以水温应该是差不多的

B.水深-- 看题干数据

C.水量-- 看题干数据

D.水质--水质清没有营养物质,浮游生物没有食物,浮游少,鱼类自然少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中下游)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0、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0,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0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分析:流量与【流速,横截面积=河宽*水位】有关,比较水位可以排除BD选项,在分析水位上涨的点,综合选A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看图排除BD,洪水含沙量大--流量大,流速快。但是读图流速变慢,所以A不对,选C


码字太慢了 就这样吧 本次笔记到此结束  感谢大家 只想专注做好一件事 认真记笔记

【最后一课】120分钟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串讲-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