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的衣装比精彩的谈吐更重要?【Rarity的社交心理小课堂1】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情景导入、原理讲解和方法分享
分别对应前文、小标题一二、小标题三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阅读,当然,完整食用效果最佳呀!

亲爱的甜贝儿:
很高兴得知你即将担任万马奔腾庆典接待官——在所有荣膺这一职务的小马中,你是最年轻的。亲爱的妹妹,我为你感到骄傲!
在来信中,令我欣慰的远不止是这一喜讯。比起成就,真正值得庆贺的是你的心灵的成长。你详细地列举了历代优秀接待官的名字,他们的言谈举止,并且阅读了金橡树图书馆所有的礼仪书籍(Twilight写信告诉我,甜贝儿是第一个读书比她还快的小马,我想她内心的喜悦远不亚于我)。在信末附带的话题清单中,我读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嘿,下一次在时装展上,我要与蓝宝石秀儿谈一下这些!


一、为什么“多喝热水”会成为梗?
心理学家 Joe Lufthe 和 Harry Ingam提出了如下模型:

也就是说,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与其他小马之间,其实存在着非常大的盲区。有些事情我们知道而对方不知道,有些事情对方知道而我们不知道。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就是互相敞开心扉,缩小盲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或许你会发现对方的真实感受往往与他们口头的说法毫不相干,甚至完全相反。
雄驹对雌驹所说的“多喝热水”听起来非常合理,因为这的确是一个解决肚子疼的普遍适用方案。然而,对方为什么偏偏问自己的另一半倾吐这一信息呢?对方到底真的是在抱怨肚子痛,还是表达近些日子受到另一半的冷落?亦或是最近生活中遇到了其他不快?这些信息,都隐没在三个灰色的盲区中。
顺便提一下,银甲闪闪在与韵律公主谈恋爱的时候,可是会这样说:“你现在一定很难受,我真的非常抱歉,最近对你的感受关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最近就由我来帮助你处理日常的琐事吧。”(悄悄透露一下,韵律公主不太喜欢干家务,银甲闪闪一发现她心情不好就主动去干,这一招现在屡试不爽——一开始是我告诉他的哟!)
二、“马靠衣装”是真的吗?

心理学家麦拉宾花费了10年研究非语言沟通,得出了一组数据: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谈话内容展示的。39%通过语气,54%通过衣着和肢体语言。也就是说,选择一身合适的穿着,甚至比谈话的具体内容更能体现你对对方的尊重。
因此,亲爱的,在精心准备话题的同时,我相信你也能做好这几点:
首先,用行动表达你的重视。看着对方的眼睛,与对方交谈时身体前倾,都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小技巧要告诉你:随身携带一只羽毛笔和一卷羊皮纸,你可以在每次遇到重要的小马时,赞美对方,并询问是否能记录对方讲话的精彩之处。这既是用自己的努力学习的态度向对方传达尊敬,又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绝好机会。
分离对方的情绪与事实。这是非暴力沟通的基础。在听到对方的话语时,请永远铭记在心:言语的内容只能传递真实感受的7%。对方的话不一定符合事实,也不能体现他的真实观点,更不可代表他的价值取向。我们的话语传达的往往是复杂而隐晦的情感信息。例如,你可能会遇到不满意的来访者,大声嚷嚷着你们精心准备的菜肴是“难以下咽”。或许他只是受到了冷落,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是的,他在向你“呼救”。只是这种信息,只有细心地体会才能够触及。
询问开放式问题,不要急着根据第一印象下结论。反问句、否定句和设问句往往是下结论的体现。“你为什么不......?”意味着“你应该......,现在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不同意。”可是,对方的内心或许隐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隐情。或许过敏让他不喜欢吃某样菜,怀有摇滚梦的哥哥的不幸离世让她对电吉他敬而远之,父母的古板管教让他不能接受新的风俗观念。在了解过这些以后,你还会那么武断地下结论吗?我相信善良的你不会的。
祝你成为最年轻,也是最优秀的接待官!
你的
R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