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极速成长系列-6】关于35岁危机,这是最好的自救指南


大家好,我是Tina。
这是21天极速成长系列的第六天。
这个系列的每篇文章都会很长,一期一个主题,会掰开揉碎讲清楚。
今天咱们开始讲第六天的干货——如何克服35岁危机。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来讲35岁危机。
我今年正好35岁,从25岁的焦虑迷茫,到35岁淡定从容;从打工人到创业者,我还是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很多领域35岁成了一道隐形的分水岭。
很多招聘都只要35岁以下的,很多人才政策也要求低于35岁,一些大厂也总是优化35岁以上的员工。

感觉35岁的人就不配出现在职场上了。
不只在事业上危机,在其他方面也不好过。
上有老下有小,感觉就像汉堡包中间的肉饼被生活狠狠拿捏。
身体也不如之前抗造了,脱发、皱纹、疲惫都来了。
感觉到了35岁,人生就只剩下难了!

我今年35岁。
曾经的我以为,三十五岁就是一个“老人”了。
可真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自己的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但是回想我二十八九岁的时候,那可是真焦虑。
就怕自己过了30、到了35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没有未来。
但现在的我每天都很充实,内心笃定又从容,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

你肯定会好奇,从焦虑到自如我到底经历了啥,为啥我就没有35岁危机呢?
今天我就把经验都分享给大家。
文章会讲3个方面的内容:
35岁的事业观
35岁的财富观
35岁需要做的一些心态调整
内容很多,所以文章会有点长,你可以码住收藏,焦虑的时候就拿出来给自己找找方向。

一、 35岁的事业观
这么多年摸爬滚打,关于事业,我真的有3条真相必须分享给大家。
真相1 一定要学会建立个人品牌,树立领域人设
之前罗振宇和俞敏洪连麦聊过35岁天花板这个话题。
他们都认为,从人的一生来看,35岁是一个人最有智慧、创造力最好的年纪。

但由于时代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35岁职场分水岭这个局面。
他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点观点——
到了35岁跳槽应该是别人主动来挖你,而不是你继续投简历。
也就是说,当你到了35岁,你在职场和行业里,至少应该有一些影响力,能够被猎头发现、被别人推荐。
这个影响力来自于你的绝对长板,也就是说要把你的优势无限放大,让它成为别遥不可及的天花板。

这个长板可能是你的专业能力,也可能是你的高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会形成你的个人品牌和人设,让你拥有更多机会。
那也有人会说,我在职场上就是很平平无奇,是不是活该被35岁危机折磨,没有出路呢?
不是的,好好培养下面这些能力,同样可以帮你渡劫。
真相2 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斜杠能力
有的职业越上年纪越吃香,比如医生、老师、律师,
也有的人选到了很好的行业做到不错的位置,未来的天花板无限高,
这些人的危机感可能会弱一些。
但如果你的职业有点吃青春饭或者天花板就在眼前,那你真的需要培养自己的斜杠能力。

啥叫斜杠能力?
斜杠这个词出自《双重职业》这本书,它是用来指代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简单来说就是,搞事业也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我自己是从29岁开始斜杠,也是从那时起,焦虑、危机感被一点点治愈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拥有这种斜杠能力呢?
【建议1】从主业中寻找斜杠
我之前是做记者的,后来在500强做品牌经理,这些都和写作、传媒相关,所以我的斜杠就是作者、自媒体人。
你会发现这些身份其实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为如果已经有一份全职工作,想跨界到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还是挺难的,而且之前积累的那么多经验白白放弃也很可惜。
所以,我们可以从主业中寻找斜杠,主业副业相辅相成,这样也更容易成功。
【建议2】从业余爱好中寻找斜杠
很多人斜杠的起点,都是兴趣爱好,比如我身边有朋友一开始是自己练瑜伽,后来报了教培班、做了瑜伽教练,
也有人喜欢做烘焙,自己搞了社群卖手作蛋糕面包,他们都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事特开心。

【建议3】多看多学,深度模仿
如果你的主业不好发展副业,你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你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找可以模仿的对象,然后跟他学习。
平时多看、多学,你的思路和格局都能打开。
当然,斜杠能力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当你确定方向之后,还是需要刻意练习、坚持长期主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靠得住的斜杠能力。
真相3 一定要积极关注各类行业信息,做把握时代风口的那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能力,而是输在信息差。
我刚做自媒体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稳定,不就是靠流量吃饭、接广告赚钱?
但他们不知道,作为知识博主,广告费从来不是主要收入,知识付费、复利收入才是大头,这也让我快速赚到了创业的第一个100万。
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正确的选择,往往来自于大量的信息积累。
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关注各种信息,这样当风口来的时候,你才能抓得住。
具体方法有以下3个:
【方法1】了解当下的宏观趋势
多看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因为一切行业都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这里面说不定就藏着下一个风口红利。
了解国家政策可以关注与本行业、地区相关的政府部门网站,比如中国政府网;平时多看新闻联播,多刷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方法2】深度了解行业信息
想要消除信息差,靠谱的知识来源很重要,比如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行业时,就可以去看权威行业报告、行业数据等,这比在短视频里看别人的n手信息有效得多。
比较好用的报告查询网站有阿里研究院、镝数聚、艾瑞网等;
想看行业整体数据可以上国家统计局官网以及对应的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官网等等。
【方法3】接触不同圈子里的牛人
去年一年我在知识付费上花的钱接近20万,今年到现在为止,也已经有了好几万。
如何更快地变成牛人?那就是近距离接触、学习牛人。
真的会让你格局打开,做对更多人生选择。
如果你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你也这样做,那你可以多看看他们的访谈、报道,了解他们的经历,多看看他们分享的经验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二、35岁的财富观
35岁的人生是啥样的呢,每天一睁眼就是房贷、车贷、孩子学费、日常花销。
所以,钱多一些,危机感和焦虑真的能少一些。
钱具体要怎么搞呢?
无非两点,开源、节流。
PART1 关于“开源”的两大建议
我个人认为,“开源”要比“节流”更重要,因为“节流”,你也得先有“水”,水从哪来?还是得开源。
具体建议有以下2个:
【建议1】提高“睡后收入”
睡后收入其实就是让你的一份付出可以反复获得收益,也就是复利收入。
最典型的就是卖课程、开专栏。
比如你是个十几年经验的hr,筛过成千上万份建立,你用一周时间开发一个教大家如何写简历的专栏,然后挂在网上。
只要不下架,就可能不断有人付费买单,你之后不用再做什么,只需要静等收钱就好,这就是睡后收入。
【建议2】学习投资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倒不是说你学会了就一定能赚大钱,而是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你可以更好的了解商业运行的底层逻辑以及培养自己的财商和投资嗅觉,
这样当机会来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得了,把握得住。
下面是一些很值得一度的入门理财书籍,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说不定就会有很大的启发。
PART2 关于“节流”的两大注意事项
当然,在多的钱也经不起无脑挥霍,所以懂得“节流”也很重要,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2个我平时就很注意的点。
【注意1】避免消费主义陷阱,精打细算
消费主义就是让你通过一直买买买来收获快乐,而你只要读书多了,就会发现,你无需按照商家塑造好的品质生活来过你的生活。
你舒服就最好,不在乎吃的五星级,还是路边摊。
【2】制定预算计划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实用的预算计划,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并确保每个月的开支得到控制。
具体可以这么操作:
(1)了解你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投资回报等。计算出每月的平均收入,这将是你预算计划的基础。
(2)分类支出——你需要对你的支出进行分类,如房贷、车贷、水电费、交通、孩子学费、食品、衣物、文化娱乐等。在分类的基础上,将每个支出项目的预算金额分配到每个月。

(3)制定开支计划——以每月的总收入为基础,制定一个开支计划,确保每个支出项目的预算金额不超过你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你就可以维持一个财务平衡。
(4)跟踪支出、调整计划——每个月结束时,跟踪你的支出情况,了解你的实际开支是否符合预算计划。
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心里有数,生活自然尽在掌握。

三、35岁的心态调整
好,比较务实的财富观和事业观我们说完了,接下来再来说说心态。
35岁或者说人到中年,确实很容易产生一种危机感,因为这个时候你可能发现你拥有的和自己曾经期待的有很大落差;
你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了,而且你会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特有活力,充满干劲,再看看自己,人生都过了快一半了。
这时候心态就很容易崩盘,焦虑、失落感、孤独感都一块来了。
那我们要怎么调整自己才能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呢?
第一点 一定要保持心态上的年轻
主要做到2方面:
【1】保持好奇心
【2】持续学习
有的人确实在35岁就衰老了。
不是说他肉体上多么老态龙钟,而是心理上不变化、也不接受变化了,精神上不再生长了,觉得我就这样了,自己把自己放弃了。
世界在不断变化,你却停在原地,你不危机谁危机?
所以,无论在哪个年纪,都要保持好奇心,去拥抱新鲜事物,去学习使用新事物。
比如最近的chatGPT,你去研究一下怎么用,可能就能把自己的效率提高一大截,安全感不就多一些吗?
第二点 记住锅底法则
如果你真的在35岁失业、被裁或者遇到其他不好的事,下面这条人生法则你一定要记住: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不直接躺锅底下,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的。
这就是锅底法则。
当你觉得人生已经跌倒谷底,那就行动吧——
当你觉得人生已经跌倒谷底,不知道朝哪里行动,就先做一件手头具体的小事,专注去做,做着做着可能就找到方向了。
我那时候开始阅读写作就是这样的。
迷茫到找不到方向,于是想,就先干件人畜无害的事吧,就开始读书写作了。
第三点 锻炼身体,注意养生
我今年在很多文章、视频、直播里都提到了健康问题。
因为年纪越大越发现好身体真是太重要了!
20岁的时候我一定是听不进去这些话的,如今35岁,想想父母说得针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定要在日常养成运动健身的好习惯,凉的、刺激性的东西也要少吃。
锻炼和阅读、写作一样,都很像大家在一个黑屋子里洗衣服,
因为周围很黑,谁也看不见谁用力了,谁偷懒了,
但是等到后面一开灯,谁的衣服洗得干净,一目了然。
四、写作最后
最后想说的是,很多人觉得35岁是人生下坡路的开始,但真的不是!
35岁其实是人生大悟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我们在35岁之前经历了读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甚至生死离别,人生基本的东西都体验过了一遍,
当你经历过了这些,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么生活。
所以,35岁你的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调整心态、珍惜当下,好好把握属于自己的每时每刻,才是最重要的!
下期预告:
曾经有一个升职的机会摆正眼前,你因为没有自信加自我怀疑选择了放弃;
面对喜欢的人,永远开不了口,觉得我不配;
每天自我否定的次数,比别人一年对你的批评都多;
经常觉得自己废物,就是个垃圾,哪哪都不好。
如果这些“不自信”已经成为你的日常,下期文章你一定要看——
我们一起聊聊如何建立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