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ictas的崛起—90周年吉村和弘zx-gear out

2022-06-29 14:38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2017年进入40+塑料球时代之后,底板加硬,套胶加硬成了趋势。victas推出的解决方案就是z碳素,注册商标是zxion,这个z碳素应该是类似蝴蝶zlc的弹性,明显是超过alc的弹性的。蝴蝶的alc纤维板诞生到现在好像是二十几年了,如果不改新材料球,不改40+塑料球的话,alc可能会继续引领时代。但自从我打过了salc之后,我发现alc可能是真的不行了。这里说alc不行,主要是说的配两面外套的时候。我在超级vis反手放了一张德系40度的胶皮,打起来居然不怎么透板,比较闷,出球非常的肉。这真的就离谱,这充分说明,salc的弹性都不行了,alc的弹性还能继续坚持么?蝴蝶的alc,比zlc,比szlc的出球速度都要慢很多。国内之所以alc还在继续火热,无非是因为alc可以配狂飙,看看国外,还有几个高手打alc?

       吉村和弘90周年虽然是阿尤斯大芯,但因为是外置,又得益于z碳素的加成,它出球速度是相当不错的,不会比蝴蝶的外置纤维板明显慢。从弹性和速度的角度来说,吉村和弘90周年应该是匹配波尔zlc的,比蝴蝶的alc出球要更快,弹性会更好一些。整体的手感,吉村和弘90周年,比以前的市场版zx-gear out要更加出色,也比皮切福德签名版手感要好。皮切福德签名版底板,那个炭烧的力材让整支底板显得生硬了。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我这次配的是两面v15套胶加吉村和弘90周年,自家的底板配自家的套胶,确实显得会更完美。

        毫不夸张的说,吉村和弘90周年配两面v15,整体的手感,速度,控制和底劲是明显超过了蝴蝶的alc系列。虽然到目前为止,蝴蝶代言人打alc的也挺多,但众所周知,他们打的选手注是特制,肯定是加硬的;但我们买到的市场版alc,那就真的不硬,甚至软,对涩套来说并不友好;相对软的底板,只对狂飙友好,因为狂飙配不了太硬的外置底板。  

         在配胶上其实还是绕了点路,一开始我贴的是正手皇朝agr,反手皇朝acc。agr和acc其实胶面有点偏韧,海绵有点偏脆,贴吉村和弘上面,裹球不太好,正手拉球偶有掉球,弧线偏低;反手有点打不透,反手冲下旋相当难受。打了一次之后我就换了,给吉村和弘90周年改成正手v15e,反手贴的v15s,上手一打,不敢说百分百惊艳,但着实是有点惊喜。自家胶皮贴自家底板,吉村和弘90周年的表现可以说明显超过了波尔alc贴反手t05fx和正手t05。alc的问题是软,对40+塑料球来说支撑力不太够,软板贴硬胶的感觉就是发闷,波尔alc贴t系,速度偏慢,裹球不深,吞吐感弱,拉球不实。虽然发足力之后波尔alc确实也能拉出很转很顶的球,但太依赖发力了。

        应对40+塑料球,吉村和弘90周年明显不同于波尔alc的“软弱”,victas这支90周年限量版手感通透,出球迅速,发力之后能吃住球,弧圈球吞吐感明显。波尔alc的手感就偏木,纤维感甚至显得很弱,更像纯木了。而吉村和弘90周年,手感是相当酥脆的,六七分左右发力就能听到清脆的透板声,打起球来游刃有余,脱板速度适中,绝对不慢,但也不会说难以控制。

        可能是这两三年victas对z碳素也算是摸透了,所以这次打的90周年吉村和弘,明显比前年的市场版手感更好,更酥脆,这个酥脆感甚至是明显超过蝴蝶成名的alc纤维板。我现在反手冲下旋也算是手到擒来了,所以我最关注的其实就是冲下旋球的性能,因为一般来说,板子的反手撕上旋球可能是体现不出器材的差距。吉村和弘90周年反手贴的v15s(45度),不难打透,手感很通透,我估计升级到v15e(47.5度)的话应该也不难打透,但一般来说反手配v15s足矣。关于关键性能,反手冲下旋的单板质量,我觉得比波尔alc配t05fx更好用;因为吉村和弘配v15s持球更好,所以手上更有数,弹性更舒服。波尔alc配t05fx,它的抓球感其实是弱于吉村和弘的。反手冲完下旋,一般来说一板就干掉了对手,如果衔接上旋球的话,还是吉村和弘配v15s的手感更清晰,弧线更有数;波尔alc配t0f5x还是有点不抓球。

        正手我也是最看重冲下旋球的质量,因为上旋球的对抗依然是拉不开差距的,稍微硬挺的板子,上旋球都能出质量的。其实以前我也觉得德套抓球不如蝴蝶t套,但这次不一样了,吉村和弘配v15s,正手拉球是恰到好处的抓球,吞吐感也是恰到好处。它抓球很合适,不会太肉显得不出球;也不会说抓不住球,球打滑失误;整体的拉球很实在,超过了波尔alc配t05。整体的感受,吉村和弘是实弹,每一板都很扎实都很有数,虽然未必超过狂飙,但也不明显弱;而波尔alc配t05就有点虚弹,吃球的效果很浅,仿佛每一板都会打滑一样。吉村和弘配v15e,未必能赶上超级林昀儒配d05的裹球,但差距并不大;而波尔alc配t05的裹球,就真的是模糊,胶面吃球,海绵不怎么裹球的感觉。

      蝴蝶的桐木大芯,尤其是alc系列,其实有一定的欺骗性,它让你手感很清晰,但裹球感却并不如阿尤斯大芯。所以实际的效果就是,蝴蝶桐木底板大部分击打的落点都很准,但拉球却普遍不太实;换言之,蝴蝶桐木大芯刚好是契合了业余的快攻打法,但对拉球其实是有负面影响。

       victas的这支吉村和弘90周年底板,它是阿尤斯大芯的,但做到了接近桐木大芯的清晰度,而且很持球。这支底板其实算是victas的技术崛起的代表作,实际上最近丹羽孝希也换成了这个结构,也就是zx-gear out结构。如果你打两面外套,如果你两面弧圈球进攻打法,那么吉村和弘90周年是明显超过蝴蝶了绝大部分底板。因为吉村和弘搭配两面v15,手感清晰,持球好,拉打皆宜,速度比较快,底劲比较足, 弧线饱满,只要你技术不错,只要你会发力,这支底板不是市场版蝴蝶alc能比的。这支底板因为持球好,各种技术都可以骚操作,无论是拧,冲,侧切,削球,对拉,样样都行,这些不是每个底板都能做到的。不过,如果你只是贪图桐木大芯的弹性,那么蝴蝶可能更适合你。


Victas的崛起—90周年吉村和弘zx-gear ou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