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Box与Vocoder是一个东西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和弦 ,作者弦姐】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获得机器人般「机械」声音的另一种效果—— Vocoder,声码器效果

音乐设备?反窃听装置!
声码器(Vocoder)诞生于1938年,由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工程师Homer W. Dudley发明。但在诞生之初,这项技术跟音乐没有任何关系。
贝尔实验室,大家都不陌生,其最最最初的创始人就是拥有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电话专利权的「电话之父」Alexander Graham Bell(这里我们不讨论究竟是谁发明了电话,这么大的议题不是我们这种短文可以讨论的),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电信通讯方面,而声码器正是其中一项研究成果。

声码器的诞生,让电信通信不再需要传输原始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传输对原始声音进行编码后的带通滤波器包络信息。
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中一个是可以降低传输所需的带宽,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电信通信的成本会因此降低。

而另外一个好处则是整个通信过程不涉及原始声音信号的传输,只要通信双方私下定好一个协议,那么即便整个通信过程被第三方监听,这个监听者也没有办法得到其中的信息。相传这项技术作为反窃听装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使用Vocoder?(我指在音乐上...)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声码器这种过时技术已经不被反窃听所需要了,但好在其他领域发现了它的闪光点,使其没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世人所忘记。我所说的这个领域,便是音乐。

一说到应用在音乐中的声码器,Korg的microKORG虽然不是最早被用于这个领域的声码器,但它绝对是出镜频率最高的。
你或许会在Live House里见过、或许会在音乐综艺上见过,它那独特的外表总能让它从其他键盘设备中脱颖而出,成为最靓的仔。

microKORG与其他键盘乐器最大的不同,就是那根麦克风,也是它作为声码器的灵魂所在。
要使用声码器,你只需要对着这跟麦克风说话(是的,你甚至不需要展现你的歌喉),然后按下琴键即可。你会听到一个之前完全没有听到过的声音,机械之中恰似带着情感,粗旷中貌似又带点丝滑。你或许可以听清其中的内容,又或许听不到,它是那么的朦胧,宛如...(打断施法!)

与Talk Box的不同
与Talk Box相比,Vocoder对使用者的技巧要求仿佛要低几个层级,你至少不需要嘴里插着管,一边假装在发声但其实不能发声,同时还要控制随时都有可能滴到键盘上的口水...但当然,两者的演奏习惯以及音响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使用Talk Box的时候,我们基本都只会演奏旋律,原因是一旦我们演奏和弦,出来的声音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失真。如果你此时演唱的是歌词而非“无意义”地咿咿呀呀的话,那么听众可能真的没办法听出歌词里的内容。
当然,Talk Box也并非无法演奏和声,倘若你既想让听众知道你在唱啥,也想用和声去演奏的话,那么你可以多录几遍,每次只录一个声部,最后汇集到一起。

而大多数人在使用Vocoder时,则更偏向于演奏和弦,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声响效果。
与文章开头的《The Robots》不同,这首《Midnight》中的Vocoder不仅没有让整首曲目变得机械冷漠,反而为“马山芋“的人声赋予了更多的深情。
同时,Vocoder的加入赋予了整首歌更丰富的听感,即便配器上并不复杂,这首《Midnight》也足够耐听。
我学会了!请问Vocoder在哪领?
而对于在座的我们来说,Vocoder跟Talk Box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Vocoder并不一定要依靠硬件。
在当下主流的音乐宿主软件中,通常都内置了一个或者多个Vocoder效果器供用户使用,比如Ableton Live里有Vocoder;Logic Pro X里有EVOC 20 PS;在FL Studio中甚至还分有简易的Fruity Vocoder以及功能完备的Vocodex。

倘若你也有上述其中一个宿主,不妨也来试一试噢~如果你使用的其他宿主也有Vocoder效果的话,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它的名字,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