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完善的日本却是最爱投诉的国家
在开始正文之前,站长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新宿站其中一个小编以前曾经在国内某房地产公司上班,面对的客户主要是来中国的日本人,有一次她到那个日本人家帮忙解决一些物管的问题,据她所说,全程那个日本人非常好相处,微笑待人,然后事情解决完之后,她还问了那个日本人3次,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的,她马上帮忙处理,然后那个日本人说,没有了,谢谢你。然后她回到自己公司之后就接到那个日本人的投诉,说她问题没处理好,问题说明不清晰...

(真是蛋痛啊!)
日本的服务业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好的!但是你知道吗,面对如此好的服务业,在日本每年所接到的“投诉”比率中,日本人是最爱投诉的!

日本顾客有多爱投诉?根据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消费者行为相关调查》显示,40%的日本人都曾对商品、服务进行过投诉;50岁以上人群的投诉比例增加到了50%以上。此前就有一位航空公司职员表示,在往返于日本与欧美的国际航班上,一般都会配一位会日语的空乘,这是因为日本顾客过去总是投诉没有会日语的空乘服务他们。

有时候,服务不到位的投诉是无可厚非的。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积极投诉,才能引起公共机构和商品、服务提供方的注意。消费者的声音会对商品、服务提供方构成影响时,才会不断进步。
但,在爱投诉的日本顾客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住“度”。投诉的客人当中,不少人投诉的方式十分过激。比如,在投诉内容中掺杂着诸如“蠢货”、“去死”等各种谩骂、人身攻击词语,甚至有人要求下跪道歉。(以前新宿站就发布过一篇关于日本人说脏话的文章,在日语脏话中不会吧第三者拖进来!大多是以人身攻击为主要输出,关于这篇文章最下面有链接入口!)这类事件常常会对服务业从业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因此而衍生了一个新词——顾客欺凌。

谈到日本民众普遍的高素质,但在看到这写数字时你可能会颠覆认识:70%超市员工和便利店店员收到过恶意投诉。其中有的行为甚至过分得不能称之为投诉,包括用购物篮和硬币砸店员,骂店员“蠢货”等等。一位在超市工作的饭塚女士说,各种恶意投诉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上个月,最近有一位主妇到超市来闹,说是上次买了的萝卜切开之后心黑了,要求我们退钱。可是她也没有购物小票。我们一再重申,只要有小票我们可以退钱,但是她还是在店里闹了30分钟以上,不停地喊要我们退钱。”

谁都不容易啊,但遭到顾客肆意欺凌的店员,能否“反投诉”呢?实际情况是很难,因为欺凌的标准不明确,服务业从业者自身的维权意识并不高,还有人甚至认为顾客不论做什么都不能违抗。因此,很多人都只能一边承受着巨大压力,一边将本职工作持续下去。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顾客爱投诉是好事情。每个人都有“消费者”的角色,投诉对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上升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投诉也要讲究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适度维权”,以“顾客欺凌”的方式投诉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