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讲王阳明传习录】全150集 第10集 继上次的亲民,讲父母官的教化。

p10 继上次讨论 父母官的教化。
上次我们讲的这是第一篇是吧。就是关于亲民还是新民。
那个典故我们看是注释就可以了,比如说《尧典》里面
讲‘克明俊德’ 便是‘明明德’ 等等。
‘亲民’是什么?明明德于天下。
又如孔子言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 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
一个为人父母官的,做父母官的人。第一件事情不是造福一方,
而是什么?教化一方。
我们对孩子两个态度,第一个态度让他成长,作为人而成长起来,
使人成其为人,这叫教育。还得养吧,为他造福。
说为官一方第一件事情教化一方。其次才叫什么?造福一方。
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
-养者造福也 教者教化也。
说‘新民’便觉偏了。这是第一篇,只是亲民在今天难实现,因为资本来了。。
当代文明从西方输入中国,那么我们该怎么教化百姓?
-百姓本身是利益多元化的,就父母官不再会有了 ,取而代之的叫
政府公务员。这是当下国家的一个大问题。王德峰也不知道出路
在哪里。
按照中国思想,按照中国文化精神,没有上帝管人心的名族。
那么老百姓道德都来自父母官的榜样。这叫教化。
西方人不需要父母官,因为他们是上帝的子民。上帝管着他们的心,
中国人本无上帝是吧,然后社会又多元化,阶级分化,一个多元利益的
社会,那么老百姓的道德从哪里来?这真是问题。
从父母官那里来不成,因为现在没有父母官,儒家以德治国是吧?
以德治国的基础是什么?有一批身体力行的儒者做了干部。
这叫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不是宣传道德,而是身体力行的儒者来
治理社会。
他们在治理社会的同时就为老百姓树立了道德榜样。那么这个时代
已经过去了。那么如果我们有宗教的话罢了,又没有宗教?
想来想去,王阳明吧。王阳明心学吧。每一个人心中有一个主意,
有一个主张,有一个信念。
新民晚报知道王德峰在复旦做了一个讲座。就是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报社就找他要稿子,王德峰写到一半
后来就没空写了是吧?他一定要写好,交给他们。
新民晚报有一个专栏叫夜光杯,写一篇小文章就讲讲王阳明心学的意义。
就是我们没有宗教信仰的名族,社会又多元的利益,多元化的很,
那中国老百姓的道德从何处而来?所以就和开头讲的话一样,
一个东方社会,一个儒家文化区,正因为有了一个王阳明心学,
才能够自作主张,才有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