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华为鸿蒙OS 3.0 暴露了,语言切英文秒变安卓?
|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华为坚持自主研发,先有海思麒麟芯片,后有鸿蒙 OS,一时间被国人称之为“国产之光”。麒麟的实力大家还是很认可的,但起步较晚的鸿蒙 OS 恰恰相反,尤其是有人发现其“套壳”安卓系统的嫌疑后,大家对这个系统可谓议论纷纷。
最近有小伙伴私信 der,说华为鸿蒙 OS 又摊上大事了——在鸿蒙 OS 3.0 系统中,语言切换成英语,进程 HarmonyOS 就变成了 Android System,也就是安卓系统,对此大家都炸了!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对于鸿蒙 OS 3.0 是否套壳安卓系统,真的这么重要吗?

首先对于这个事情,肯定有大聪明抢先发言了:说这是假的,明显就是迎合国人不自信、崇洋媚外的心理,以此引起大家对华为和鸿蒙系统的各种猜疑。
所以 der 就用鸿蒙 OS 3.0 的机子试了下,切换英文后确实变成了“Android System”,就这件事而言,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了。

虽然还有大聪明不信邪,声称自己的鸿蒙 OS 切换英文后,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可 der 发现这些说没有的小伙伴,绝大多数是用鸿蒙 OS 2.0 来操作,这个被华为打磨那么久的系统版本自然是不会有这种事情儿发生,也没必要犟嘴。

有意思的是,der 看到有小伙伴还称,没多久就收到华为推出的系统重要补丁包,看大小仅 8.96MB,更新内容也就只是简单称:优化了整机系统稳定性。
本来很多旧机型的小伙伴升级鸿蒙 OS 3.0 后,觉得手机变卡了,体验差了,怨气就很大。再经过这么一出联想起来,以至于越来越多人也参与到对鸿蒙 OS 3.0 冷嘲热讽,说“套壳”安卓实锤了。

不过对于鸿蒙 OS 是否是“套壳”安卓这件事,der 觉得并不重要。
因为早前就有大神挖了下鸿蒙系统的底层,说鸿蒙是基于 AOSP,也就是谷歌的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而鸿蒙系统也就是在这基础上采用 AOSP + Open Harmony 双框架方案,然后再渐渐的去“安卓化”。
至于去安卓化,99.9% 的大神都说不太可能,因为鸿蒙系统用 AOSP 中的大部分代码暂时没有其它方法可实现,也就无可替代,不然也不会兼容安卓 12 AOSP,除非鸿蒙系统不再兼容安卓 App,全部用自己的代码。

但如果全用自己的代码,那相当于从 0 开始。
在 der 眼里看来,这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系统开发难度,而是厂商对系统 App 的适配,像早期微软的 WindowsPhone 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虽然用微软的金字招牌作为号召力,但实际很多厂商途中直接就放弃适配 WindowsPhone 了,最后生态建不起来,即便微软这么大的公司也只能放弃了。
所以在鸿蒙 OS 还没有形成自己生态圈的情况下,坚持基于 AOSP 进行开发,只要好用,其实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的。

但为什么这么多人对鸿蒙 OS“套壳”而气愤,der 觉得一个原因是鸿蒙 OS 的“爱国”光环被吹捧过于神话,体验与安卓相差无几,期望越高失望越高;另一个原因是鸿蒙 OS 无法实现当初的“承诺”,也就是去“安卓化”。
不过 der 更倾向于第二种,还记的华为“鸿蒙之父”王成录吗?
他耿直的透露鸿蒙 OS 本来就是基于 AOSP 打造,并表示后面鸿蒙系统会去掉 AOSP 代码。也许后面遇到问题无法突破,再后来又改口称去掉 AOSP 中谷歌部分的代码,并给了个期限 2021 年 10 月。
然而时间都到了鸿蒙 OS 3.0 的发布会,此时介绍系统的不再是以前华为“鸿蒙之父”的王成录,而是华为终端 COO 何刚,当初承诺的那个人已经离职转战深开鸿,也就是负责鸿蒙 OS 的企业版。本来大家的心是坚信,也是动摇,在鸿蒙 OS 3.0 的改英文这个事件的推动下,又吵了起来。

不过 der 觉得,大家一直吵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其实意义不大。
因为人家“鸿蒙之父”王成录早就表示,鸿蒙的目标不是取代安卓和 iOS,是想做个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意思就是升华到一个大的物联系统。
反过来一想,这和大家争吵鸿蒙是不是安卓系统,似乎也没什么关系,而这最多也就证明鸿蒙是否自主自研的“国产货”,难不成不是大家就不用了吗?
再说了,人家华为都没说鸿蒙 OS 是自主自研,而是一些所谓的“爱国分子”包装过度宣称的,人家华为实际上说的是:技术上自主自研,也就是属于鸿蒙方面的代码,但网络传播的力量实属惊人,让大家对鸿蒙 OS 的印象与自主自研直接绑定,只会让大家头脑过热不停“沸腾”罢了。
聊到这里,就有所谓的华为工程师,对鸿蒙 OS 改英文显示“Android System”这个事情做出了解释,简单来说就是:
华为鸿蒙 OS 3.0 是双架构,为了让 Harmony OS 部分兼容安卓 App 生态,绕不过用“Android System”这个接口,只是鸿蒙 OS 3.0 对这个接口并不太重视,因此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
最后,der 觉得这些小事没必要去纠结,毕竟人家鸿蒙 OS 定位是更高层次的物联系统,只要好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