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遇上王】,顾东林媒体前绝地反杀发言学习(下)~
第一个被选问题:你是不是在为段榕不道德行为辩护
顾东林回答:事实上这不需要任何辩护,现代社会自由平等民主,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开心幸福,每个人开心幸福的标准不一样,但大家要尊重他人的选择,这就是自由平等的真义
国家法律是唯一权力,而道德是社会规范——也已经很私人了,大家没有定义对错的权力——法律是唯一权力,大家只能说喜欢不喜欢,你们所说的对错只是个人的标准,你怎么就能说你的个人标准是普遍标准?个人意见是真理吗?
现实的道德争吵都是没完没了的,因为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逻辑自洽,却跟别人一般都不能相容——所以在根源上就不同,大家的道德版本太多,国家给了自由平等,就是价值中立,只给法律不给真理
没有法律规定段榕的行为不合法,而定义幸福和追求幸福是自由的,段榕为什么要辩护呢

查了下辩护
辩护,控诉的对称。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反驳控诉,提出对被告人有利的理由而进行的申辩活动
所以顾东林是利用了这个概念的法律意义,段榕没有违法,不需要辩护
他是不道德,但是你们嘴里的道德也不是普适的道德,没必要跟个人去吵吵,这跟其他人没啥关系

第二个选择问题:段榕是公众人物,拿了金曲奖,不应该为社会树立榜样吗?
顾东林回答:现代社会是碎片化的,职业与道德是脱钩的,音乐人的标准是能否制作好的音乐,能完成的就被认为是好的音乐人。又引用了希腊故事,技术而非道德是成就的标准,而技术越高大家的道德标准还会放宽

其实这是历史,比如李世民,比如刘邦,他们的道德,那。。。不提也罢,但并不很影响唐宗汉祖的历史地位
这里哲学家的引用还是希腊。。。不管是写小作文,还是现场表达,套路都是理+举例

顾东林扔个炸以后,就在等现场气氛,等大家的怒火要炸的时候,自己来降温
顾东林说:那是不是说段榕就没有错呢
不,他错了,而今天大家能来指责他,就说明有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
但是大家的道德语言的确是无序的,概念无法统一,词义不再对事物有同样的联系,被人们随心所欲的改变,就像鲁莽VS勇敢,懦弱VS谨慎——所以我劝大家谨慎用语:现在没有了统一的客观的道德标准,但大家还是假装有
曾经,大家知道好的行为指向真幸福,而坏行为指向失败,但今天社会秩序不一样了,所以段榕错了,不是他是个坏人,而是,他跟很多人一样,愚蠢,也丢失了道德标准,他追求假的幸福,他觉得不道德不会有惩罚
所以他才这样不断换恋人,他不是明知错而故犯,而是他以为这样没错
他跟站在这里的大家一样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对的,只是他比大家错的更多
他不是个坏人,只是个愚人,被事业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很高兴大家来教他对错,但是也提醒大家,谨慎评价他

顾东林在这里就是——哲学家的高位。。。。暗指,其实你们都是愚人,只是段榕更愚一点,但是大哥不说二哥,他错不代表你们对,你们也没啥权力指责他
的确是有道德标准的,但是你们都get不到啊,乱说个啥呢。。。
即使要说他,那也是我才能说——你们不配。。。
当然哲学家的这个语言艺术就太高了。。。学不来
个人认为,底层的就是大家都是在追求自恋高度,以为那是幸福,段榕是成功站在了一个高位上,而很多人其实成功不了,于是就道德高位上——高位都是为了有凌驾他人的权力,让他人按自己的意志来做事,无论是表象是道德还是权力,底层都一样的,都不是为了平等,尊重你我他的意志,而是为了我的意志成为大家的意志——所以大哥别说二哥

顾东林把握这基调,首先他不是要洗白段榕,他讲的的确大家大多数都听不懂,他要的是把段榕从违反道德变成愚蠢,照样是自恋低位,满足大家的高自恋心理
要给大众洗脑,得先建立联系,才能输出,大家才能接受,所以他先定调段榕没犯法而大家没权力指责后,再认同大家——打一棒子给个枣。。。这心理战术。。。。
大家为什么能接受愚蠢呢,因为大家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聪明,在智商上拉踩起来更爽。但道德嘛,谁敢说自己就绝对道德呢,拉踩起来内心其实是有心虚的。。。。。但如果有代表人说你们比那成功的人更聪明,那大家瞬间就满足了自恋高位,而且没有心虚——非常自信。。。所以在道德上就能退一步
艾玛,这太懂心理和人性了,绝逼!
要不是我学了武老师的课,真的,肯定还分析不出来!!!太开心了^_^

接下来记者的话顾东林就更多回应了——不是回答
当记者问你们什么关系,交往多久,他都说,无可奉告,nonsense——毫无意义,这时候用英语来说更有利于保持“阵营”,中文这样就感觉太重了。。。
他在等一个好的问题,来等人问他为什么站出来说这些,不能主动说——上赶着就是狡辩,被问到就可以引导比重
前面的问题都是nonsense,谁来问有意义的问题呢,具体的那些八卦类的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段榕是个愚人,大家只是比他好一点,都没啥权力来说他,那你们为什么要认同我,因为我是那个有资格的人,也是那个有真知的人

有记者问:别人都沉默,为什么你站出来,你的目的是什么
顾东林通过认可来给现场人树立标准,划分高低:我喜欢这个问题,真正的古典式的提问,找目的
PS:我很多时候都很清醒,离开了目标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偶尔会忘记。。。
顾东林说:
第一我不是为他说话,而是觉得评价也要客观
第二其他涉事男主也没有错,他们是被连累的,他们才是段榕要道歉的对象,他们为什么要为段榕说话呢?他们现在不在其位了
第三我说话是因为我在其位
大家道德评价的最严厉是没有家教,这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作为家人我愧疚而且要对社会承担起责任
关于这个角色与关系的一段,真的是太赞了,关系不要拖入第三方,关系是双方的,跟你们公众无关啊,然后把事件的本质回归到自恋问题的底层:原生家庭
一层层的把段榕给往外摘:首先没违法,其次他只是蠢,最后他蠢是因为他没被好好的教过

顾东林接下来开始解释段榕之前的行为跟道德的关系
只有在情感关系中,道德才会有惩罚作用——违反了你会失去情感维度的幸福,这是自恋维度无法接触的幸福,没get到的人不懂的幸福
但他的原生家庭关系不好,之前决裂过,现在为了弥补就宽容而没有约束
目的如果=行为,那目的就不能约束行为,之前他追求的就是行为本身的快感,但是现在,他的目标是幸福了,所以不能再违反道德了

记者问:看到照片不生气吗?
顾东林回答:时间,承诺只能在相遇之后,那承诺的行为如果违反了才决定是惩罚还是宽容
记者问:那惩罚还是宽容?
顾东林回答:私人领域,无可奉告
然后他再次扔重点:大家都意识到只有我才有权力惩罚或宽恕他,但是现在我中立,你们在激愤——是不是该反思下

这段中包含了底层认知:道德是情感层面的东西,而绝不是权力层面的东西——当然在古代,曾经是权力的,但是现代并不是了,家族弱化了,古代是靠家族,现代更加靠个人的能力,所以道德存在于真正的亲密关系中——那种情感维度的幸福,才有失去的惩罚
他非常清晰重点——让公众情绪平复,并且把边界放出来——私人的与你们无关,然后非常有时间感——从一开始确认有没有在相遇之后的,然后非常清楚自己和他们的角色,反复把握节奏洗脑

接下来才是我当初引用过的,关于耽美的点,一旦到了这个点,大家的关注就真的从段榕这里走开了,到了彩虹组织整个群体的问题,顾东林这是老师癖发作,要给大家上课——顺便把大家绕的更远些。。。
往下看就知道,顾东林真的是节奏非常清晰,上面的点一层层的:段榕没犯法,他只是蠢,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他作为伴侣才有资格说话,你们其实没立场来点评
蠢把道德地位变成了智商低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段榕变成弱势群体,进一步低位到弱者,置之死地,激发起大众同情弱者的情绪——哎,这就是全民自恋下,大家对自恋极度低位的人,基本是只有同情的
所以,在通常人的眼里,一说起耽美,就要避之不及——那是站在家庭的角度,但是,与自己家庭无关的时候,大家很愿意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的——这就是段榕着急而顾东林兴奋的原因了,因为顾东林懂人性,而段榕更多的应该是家庭打击的后遗症——空间感不同
所以说,时间感和空间感,真的是降维利器!!

首先关于罪恶——这个打压的好,因为很好驳斥,所以打压的好
只有法律能定罪,但其实法律没有定耽美为罪,那是哪里呢?是宗教
但现代已经宗教自由了
宗教的定罪,历史大家随便翻翻,都不能认同的吧
他还用了非常中国的特色言语:两百年我们努力挣脱了封建统治,建立起民主中国,你是要我们放弃这宽容的社会,去搞宗教战争?
然后他又往回收收:你是哪个宗教的,我们还是就具体的宗教来给你上上课吧
然后就以基督教为例来说说他们的罪是多么的广博。。。。大家可以歇歇了

到此为止,顾东林的整个思路完美执行,成功的把段榕从人人喊打中拎了出来——没犯法,只是蠢,还是弱小,大家现在搞的道德权力打压,要么是个人的标准,要么是宗教的标准,都别来献丑了,只有我才是有权力批判他的那个
然后搞定主线后,顾老师就放飞了,然后开始就耽美的问题给大家各种解说,震慑住了大家:这是来了个战斗力爆表的正宫,都搞不定古典式提问point的,还是不要来献丑了,实际怎么样大家都清楚——是真的没违法也没受害人,大家不过是为了道德高位,还有新闻题材。。。。
接下来的关于耽美问题个人也觉得逻辑非常值得梳理——这是我在之前的文里重点引用过的部分,但梳理是第一次

然后大家批判耽美的几个点:
第一是不能生育是罪,这个顾东林表示你这简直就是暴露智商。。。从自然科学的繁衍角度看社会问题,这就好像是用原始逻辑来要求现代文明一样不合理,曾经部落时代的追求是人类生存,但即便是那时候,人也是有追求快乐的本能的
文明的最终目的是从繁衍转到其他价值
第二是关于文明是否反耽美,西方文明是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宗教的逻辑就不说了,但西方文明并不反耽美——从理论到实例,噼里啪啦
而东方文明,讲的是儒家社会,是男权社会,家庭是夫妻组成,角色定权力,耽美是体制内的角色问题,根本不是事儿
第三是那如果不违法为什么不立法,首先第一个,为小群体立法反而是孤立,贴标签不好,第二个是管理成本,没必要增加,第三,这本来就是私人领域的偏好,法律化没必要,其他权益公民权力已经都给了,按婚姻法定契约公证也是认的啊,PS一句,现在婚姻法也是保护财产,又不保护感情。。。
总结,所有的反耽美的理由,都是没逻辑的,荒谬的,只是别人跟你的标准不一样,你就定义他们错——太扯了。。。。
到此,顾东林终于累了,完美搞定一场公关危机,段榕来收个场,然后成了国民cp。。。。

所以说,就怕流氓有文化——还是得多学习,并且多梳理,思路清晰了才能快速反驳——这真的是很,怎么说呢,此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纠结是当时思路不清,回去想想清了就觉得当时自己说错话或者没说,总之自己应该是那个成吵清楚的——实际上搞不清楚目标的都不可能吵清楚,搞清楚目标,也要认知到决策行动的一路把控,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顾东林的这个反杀,绝对是值得反复学习^_^
今天学习的就感觉挺爽的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