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是否從魚進化來?那可否調整基因返祖?讓人可以在水下生活?
傳說中,12000年前,已經被海嘯淹沒了的亞特蘭蒂斯(Ατλαντι)大陸上的原住民,大西國人,現在可能生活在水中,並依然保持著高度的文明。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大陸是一個美麗、技術先進的島嶼,而大西國人就居住在亞特蘭蒂斯大陸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亞特蘭蒂斯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他們開始派出軍隊,征服周邊的國家。他們過著極盡奢華和道德淪喪的生活,終於激怒了眾神。於是,眾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間將地震和洪水降臨在大西島上,亞特蘭蒂斯最終被大海吞沒,從此消失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百慕達三角地處北美佛羅里達半島東南部,具體是指由百慕達群島、美國的邁阿密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三點連線形成的一個西大西洋三角地帶,每邊長約2000千米。
從1967年,一位美國飛行員羅伯爾·布盧斯和助手迪米特來·勒皮科夫駕機在百慕達海區的巴哈巴群島一帶低空飛行。發現發現比米尼島水面下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物體開始,到2012年,美、法兩國的科學家聯合其他國家正在對百慕達三角區的海床進行調查,發現了一個疑似玻璃結構的人類從未發現的金字塔為止。
且同樣沉睡在近400米的水下的,還發現了碼頭、港口設備遺蹟和大理石的雕像。而且根據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證明它在1.2萬年前曾存在於空氣之中,也就是說這裡曾經是陸地。
結合柏拉圖的說法,很多人將這個海底遺蹟與亞特蘭蒂斯大陸聯繫在一起,結合這裡神奇的磁場,甚至有人大膽猜想大西國人還住在百慕達三角的水中。
從5000到5500百萬年前地球形成,從海洋中初步孕育出生命。通過逐漸的進化,逐步進化成各種植物和動物。其中一部分在海平面下降的地質年代習慣了陸地生活,登陸成為兩棲或陸生生物,逐漸演化成了人類。
人類,是生物進化過程慢慢形成的,為了適應陸地環境,我們進化了用肺呼吸,用腿走路,用手拿東西。但是我們也沒有像魚一樣的鰭和鰓。
瑪雅文明是北美古印第安文明,是一個古老的文明,曾經預言,2012年將是世界末日。雖然現在證明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但是當時拍《2012》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能想到的就是地殼出現強烈變動,南北極冰川融化,域外隕星撞擊地球等,不管原因如何,要麼地球毀滅,要麼陸地消失,回歸大海。
如果真有世界末日,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地球變成一片海洋,人都乘上了諾亞方舟。等待下一次陸地時代的到來,而這一等,說不定就是幾千年甚至幾萬年?
在如此漫長的後人類(世界末日,逃到諾亞方舟的人)發展過程中,人類一直生活在海上,由於對海的親近感,慢慢人類很可能長出適應海洋環境的器官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這個不屬於返祖現象,這應該算是進化的現象。是一種為了適應當前環境的進化。
其實關於陸生動物轉變成水生動物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鯨魚。現在普遍認為,鯨魚的的祖先極可能是產於北美、歐洲與亞洲的陸棲有蹄類動物—中爪獸科。
根據推測認為,這些為數不多在淺水區捕魚的中爪獸,經由逐漸轉變為水陸兩棲的生活形式後,再於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變成今天的各種鯨與豚。就是為了食物不斷地由陸生去適應水生,最後成了純水生的哺乳動物。
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人類會不會重新變成水生生物,重回水下生活。如果陸地條件惡劣,需要陸地生物重返海洋生活的話。那樣人類也會隨之產生適應性基因調整,至於能不能在陸地完全不適宜生活前調整過來,那就看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