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西游·莲【24小时写作挑战赛·3.12 主题:旅途】
注:本文为参加哔哩哔哩【24小时写作挑战赛】活动2021年3月11日“旅途”主题投稿。

正文
园主:
“你来啦。”
莲:
“我来啦。”
她原本想说,“你还是来啦”。又觉得太不合适,初次见面,怎么能这般“无礼”呢。话可以慢慢说。
它知道她原本想更直接一些的,说它来早了,她的想法,不言说,自己都清楚。现在的自己是化形形态,根存于她的脑海。机缘巧合,才得以显像这乡村小小花园之内。
她是这花园的主人,这是她亲手打造的花园,并不断地亲植精神力量。慢慢地,它们长大,形成了一个花园精神能量阵,而她依然是这阵基。所以这花园,又不是普通的花园,养身养心养神。
这一切,它都清楚。
造园,造缘。
园主,缘主。
能结多少的缘,能结什么样的缘,是普通人无法参透的。甚至有的人一生都会受其牵绊,不得释怀之法,不得解脱之时。
自己还知道她为这个园子取了个有意义的名字。不如你来猜猜,是什么?
她苦笑。这话题还是要自己开头。“沉默是金”的修炼,自己这辈子是完成渺茫了。既然如此,直接开门见山吧。
园主:
“通则不痛……”
通则不痛,通则不痛,通则不痛……这是自己对自己说过无数次的话,是自己让自己释怀的话,是自己对自己说的对外的话。
可是……
“我还没通,”痛则不通,你却来了。“你,来早了。”
莲:
“我知道。”
它知道自己来早了。
也知道她还在痛着。平静而深深地痛着。没有通。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原本是形容身体(气血不通引起疼痛)之语,却被她用来形容情感、精神、智慧等。身体,神体,原本便是神体合一。
她心中真正想说的是疑惑,它为何而来,为何早来,现在所为何事,可是她不会说出来的。这就是她。不会问时间会给结果的问题,哪怕那个答案她需要等很久,不一定是自己期待的,又或者很可能有生等不来。
她知道想说的人自然会说,而不是等待人问。需要费心去问的,必然不会简单回答。
她知道自己来自有自己的意图。
园主:
“既如此,便如此吧。”
“招待不周的地方,也别见怪。这儿的情况,你是了解的。”
莲:
“有园有塘,有鸡鸣狗叫,有开阔天地,无樊篱无水龙,安之。”
(作者注:水龙,指车水马龙;安之,指既来之则安之。)
即便是现在有个奇异的它出现,她依旧平淡如水,不问姻缘,不问前程,不问财富,不问命运……照常作息,过着日子。
午后的天变得有些暗,天又降了点温度。她从椅子上起身去了趟厕所,便进屋上床暖了脚。电脑里播放的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这部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纪录片,手边是同名纸质书和自动铅笔,以备随时补充记录拓展。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在如厕之前特意开了灯,然后关严了门,回来的时候后门未如往常关着。她把狗狗们的玩耍床放在了门边,告诉它们好好看着园子,即便根本就无人会来。
二楼的工作间,窗帘没有拉上。
透过窗户,它能够清晰的感知看到一幅挂画。这幅挂画是由普通的绣框组成的,里面的画是具有非常高级艺术组成的艺术品——钱。准确的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纸币100元、纸币50元、纸币20元、纸币10元、纸币5元、纸币1元,旁边是硬币1元、硬币5角、硬币1角——它们全部都整齐地排列在每一个透明绣袋里。原本她想直接使用活页形式的,后来还是觉得费些功夫也没什么不好的。她觉得这样更有仪式感,也更尊重和神圣些。在下方,有一张表单,上面标明了这些货币的属性和面额,然后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便是钱上面所对应的花名:荷花、月季花、水仙花、兰花、菊花。再旁边,还有小块的同类花绣花章。最右边,则用手工刺绣写着“大花西游”四个传统书法字。
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水印图案有:1元兰花,5元水仙花,10元月季花,20元荷花(50元和100元毛主席人像);硬币图案为:1元菊花,5角荷花,1角兰花。
由此得知,花卉分别为:兰花、水仙花、月季花、荷花、菊花。(50元、100元无花卉)
(作者注:这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为示例统计,更加直观、方便。另外毕竟有些货币版别没有,涉及到历史时间节点时再模拟换算)
也只有她,这般待钱了吧。不为求财,却为了解一段历史、一些事物、一些人与经历。
它从哪里来?如果明说,她会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点都不惊讶。
它看着这满园的月季、菊花,栽种的、扦插的、嫁接的,只待应时花起。自己确实来早了,早了很多。月季还没有开第一月。
原本她是不喜刺生植物的。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人的性格多少是会受到影响的,难移不代表不曾移不曾努力移,就如同那愚公所力。现在的她,觉得刺是一种特别的玄妙的生物配置和魅力,即便她经常被扎到手。另她没有想到的是(不是完全没有想到,只是不会第一时间坚定认定),石榴也有刺,柚子也有刺,柠檬也有刺,就像洋槐和枣树那样,杏树和枸杞那样,仙人掌和芦荟那样,都有刺。
还像很多的人那样。
炊烟升起,夜晚宁静。
这是它的第一夜。陌生的地方,没有认床。
不,这儿并不是完全陌生的,自己早有了解过。天上没有出现星子,四处也无灯火,夜不仅静,还很黑。
就如同自己的身体,常年身处黑暗之中,但天杰地灵,自己总是能够穿透黑暗看到这天空与世间万物。
此刻的她,正熟睡着。安宁、无虑。
就让她这样睡着吧,无梦惊扰,无喜无忧。这夜,难得。
呼吸之间,她仿若闻到缕缕淡淡清香,沁入心脾与神海。
园主:
“下去。过去。”
“我知道了。”
“床单挠坏了!”
园主:
“好啦。起来给你们做饭。”
又是一天被狗子们叫醒(闹醒)。
身为人,还没有狗热衷于吃。真是……
起,起,起就是了。
莲:
“起来了。”
园主:
“嗯。”
她推开厨房的门,莲正在厨房坐着。坐在案板上。
先洗了手,把米煮了,馒头蒸了。她要想想,早上要吃什么(菜)。
狗子们也要吃的菜。
农村的狗,不喂狗粮,都是人吃什么,它们跟着吃什么。
拿牙刷,挤牙膏,刷牙;然后放洗脸水洗脸。简易洗漱架在院子里,方便干活洗手,没有化妆品的水,随手也可以端到园子里,浇花浇菜,二次利用不浪费。干净的毛巾在脸上快速吸收水分,盆里的水还在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波动着。恍然间,她看到一抹倩影,心神一愣,啊,是一抹水中的倒影。是它。真是无处不在呢。
园主:
“你吃了吗?”
她把毛巾搭好。
莲:
“嗯?哦。吃了。”
她不问吃了什么。
它也不说吃了什么。
谁也不去考究到底需不需要吃。
“吃了吗”,这是一句平常的问候语。
那一天早餐,她做了脆藕。
一大盘菜,狗子们吃的比她多。
它们真是越来越能吃了。自己再也不愁饭做得多了,剩饭剩菜了。有了它们,一个人也吃得香了。
哦对了,还有下蛋鸡,水煮蛋的蛋黄它最喜欢吃了。一个蛋黄分成不均匀的两份,下蛋鸡一份大的,她一份小的,很快都吃完了。它(下蛋鸡)还吵着要继续吃,但她已经收拾碗筷进锅了。
莲:
“要做什么?”
园主:
“不知道。”
莲:
“那些 to do list ……”
园主:
“不知道怎么具体执行。还没想到……”
莲:
“哦……”
莲:
“那就休息吧。”
她忙起来,也是拼命三娘。只是事情不是数学平均,要么有要么无,要么紧要么急……
园主:
“嗯。”
她不知道说什么,但总感觉应该回应一下。
她知道,最大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一个人就算没有社会资源配置,只要自己的能力足够,也是能够完成多些的。可是她,有能力想出来,却无能力更好的实现。连数据都不知从何找起,是否准确。
园主:
“那些数据你都能获得的吧?”
休息的也烦了。忽然有一天,她这样对它(莲)说。就算它不知道,也是有办法有途径获得的,所以她用了“获得”,而非“知道”。
莲:
“啊?啊。”
园主:
“那就拜托你了。”
莲:
……
“你都需要什么数据?”
园主:
“我给你列个单子,你按照上面的来。”
“主要也就是今年的情人节(2021年2月14日)国内花卉销量、种类和交易额,以这个为契机点,再根据时间线进行划分分隔,应该是以鸦片战争那一年为时间界限,鸦片战争以前,具体分朝代概括介绍一下,然后是鸦片战争到1949年,1949年到2000年千禧年,然后是21世纪的这20年来的情况,时间越近,越需要详细的数据……”
“基本上也就是围绕这些,更具体的我再想想,看是否需要参加。你先了解我什么意思。”
莲:
“嗯。好。”
最终,她还是没有办法,把自己当做“工具人”了。
它看着地图上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西游记》路线、丝绸之路、古今对比、植物分布/移动、植物猎人足迹等内容的不断重叠的胶片图,都成了一团麻了。
自己这不仅是“花游记”了,真是“大花游记”了。单凭她一个人,一个普通的脑袋,这个大数据大背景宏观的主题(内容)她什么时候能完成啊。真是亏了她能想出来。这园让她造的真得值。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就帮帮她吧。多帮一些。
这也是自己此行的目的。
这一趟旅程,才仅仅开始。
不着急快进。
慢慢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