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三国演弈棋官规解读之对联盟双方互设“暗桩”的解决办法

2021-01-24 23:18 作者:某科学的邻家索菲  | 我要投稿

二战结束后,关于如何接管战败国,盟军内部各方都颇费了不少脑筋。

与此相似,在三国演弈的棋盘上,盟军中由谁来收编第三方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因为,这的确是块肥肉。

于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玩家打起了“潜伏”的主意:

派兵先潜伏在盟军将帅附近,形成暂时没有威胁的“将”军,之所以没有威胁,是因为规则规定盟军之间不得相互吃子。

但这条规矩会发生变化,一旦盟军收编了第三方兵力,联盟立即解体,盟军进入对战状态。此时潜伏在盟军将帅附近的暗桩成为对原盟军致命的威胁,形成将军,而且由于此时该潜伏的一方走棋,故可一击必杀。

这是典型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

后来盟军也学聪明了,话说潜伏也不是技术含量多高的玩意,你能玩,我也能玩。于是也派兵去对方那里潜伏。

这就好玩了。盟军互派暗桩捣乱,谁也不敢先收编第三方。第三方倒是松了一口气。

于是有棋友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先看棋友提供的棋局图(略有改动)。

图示局面为UP自己用实体棋按照官方文章里的图片摆的。

图中该蜀走棋。蜀进马(马12进10)即可灭魏,但灭魏后立即会被潜伏在蜀身边的吴兵“将”军导致灭国失败。

而吴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吴炮打魏相(炮12平1)即可灭魏,但灭魏后立即会被潜伏在吴身边的蜀炮“将”军导致灭国失败。

这种情况下,联军双方除各自想方设法收编第三方外,需要先清除潜伏在身边的暗桩,摆脱其可能带来的致命威胁。在此过程中,被围攻的第三方也许会有转机。如果盟军双方始终摆脱不了潜伏的暗桩,第三方也无法取胜,僵持时间过久,也只能判为和棋。

某位热心玩家友情提供的图片,这是他与官方微信公众号交流时的截图。

其实这种问题有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下棋前先约定胜利条件,采取速战速决模式。即一方“将”死另一方后,剩下的两方根据双方兵力多寡及强弱决出胜负,简单计算可以盘面棋子数量多的一方为胜者。精确计算则推荐以残余子力价值确定兵力强弱,比如车5分,马、炮各3分,其余相、士、兵、将帅等各1分,累加后得分高者胜出。

采用这种方式,此例中吴兵潜伏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蜀灭魏后收编其兵力并立即以子力价值计算胜负,如此则蜀优势明显,必胜。

速战速决打破了潜伏的僵局,且保留了三人对弈的精彩,规避了二人对弈的冗长,缩短了游戏时间,对恶意二打一也有一定的抑制,大家可以尝试下。

原文标题:三国演弈中如何打破“潜伏”的僵局?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6Mhd--hqKOLPpqnw93-y9Q

注释:本文几乎是原样转载过来的,只是略作修改。

【转载】三国演弈棋官规解读之对联盟双方互设“暗桩”的解决办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