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白马非马》

2023-08-02 11:09 作者:虚迷天  | 我要投稿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里面提到了《白马非马》。


一直以来,都觉得“白马非马”是一个笑话。

认为想要反驳其实非常简单——我只需要说,“既然你说白马非马,那么请你为我找来一匹马吧”,就可以将对方驳倒。

因为按照“白马非马”的理论,对方定然是找不出一匹马的。

无论他找来什么马,总有 颜色。只要有颜色,我就可以用白马非马的理论来攻击他,说“这不是马”。

如果按照对方的理论,竟得出了 “天下无马” 的结论,自然可以证明对方理论的荒谬。


然而,我看到了《白马非马》中的一段。

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天下无马,可乎?”

这正是我的诘问。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这就是作者的回答。

逻辑也很容易理解:

白≠马

白马=白+马

白+马≠马

套用数学就是,A+B≠B,没毛病。


看来是我小看了古人。

我想到的,古人也想到了。


但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白马非马》的作者实际上是在玩弄概念。

白马非马中的马,应是概念“”,是语言中,文字中,大脑中的“”。

唯独不是现实中的马。

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必然强调马的相同点,通过这些相同点,将马总结概括,形成概念的“”。

只要符合这些相同点的,就都是马。只有这样,“”这一概念才可能存在。

而白马中的白,是形容词,是强调马的某种特性,与马的共性并无冲突。

所现实中是和谐的。

白与马,都是语言的一部分,都在为更准确地描述面前的事物发挥作用。


然而在《白马非马》中,作者着重强调差异。

因为只有这样,白马非马,才成立。

作者还特别在文章中虚拟了一个反方,反方将概念中的马,与现实中的马相混淆。

自然就处于“下风”了。


于是我想,如果是用现代的观念,就很容易破解这个局面:

既然你说概念,那我们就来讨论概念。

白马,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即 “白” —— 文中说是“色”,加上“马”——文中说是“形”。

用 “色+形”,去与单独的 “形” 做对比,自然是错误的。


但接下来,《白马非马》中又有下面一段: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

翻译一下,正是我上面的观点。

而作者却没有做出正面回复,只是用逻辑来反击: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作者的逻辑是:

如果你说,白马是马,那么 A+B=B。

那么黄马也是马咯?那么C+B=B。

那么A=C,这不是错得离谱吗?


至此为止,我们终于抓住了作者的逻辑漏洞。

白马,马,黄马,这三个东西,放到今天,录入电脑,会是什么情况呢?

白马 = 颜色:白,物种:马

黄马 = 颜色:黄,物种:马

马 = 颜色:未知,物种:马

这样一看,立刻就明了了。

作者所说的“马”,确实不是马。它是“未定义颜色的马”。

白马当然不是未定义颜色的马。

但同样的,“未定义颜色的马”,既不同于概念的“”,更不是现实中的马。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作者在偷换概念,拿几种本质不同的东西,写到纸面上却又相同的东西,在那里做文字游戏。

作者更虚拟了一个反方,两个人概念混淆,鸡同鸭讲。

最后硬是得出了被世人看来一眼假,却有仿佛“有道理”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而在《白马非马》的最后。

我再次看到,作者似乎在做论述,想要说明自己的观点。

想要解释清楚 “白” 这个有别于现实中的事物的,一种特有色彩的概念。


所以我想,或许《白马非马》并非是为哗众取宠。

其真正想要讨论的,或许是 “究竟什么是白” ,“什么是概念” 这样的一个命题。

谈《白马非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