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醉心于童谣,相忘于江湖——常州君合慈善基金会2022年度扶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活动

2022-12-12 17:12 作者:龙城春晓志愿者协会  | 我要投稿

撰稿:黄金萍  摄影:恽圣杰  审核:吴立华

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守护两癌妇女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2022年12月10日,龙城春晓志愿者协会与新桥和春江街道妇联联合开展了常州君合慈善基金会2022年度扶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活动。


简单热身后,带领吴老师提出“童谣”两字,像扔进水中的小石子,让大家有点面面相觑。“笃笃笃,卖糖粥算吗?”有人试探着问,得到鼓励后,大家一句句接了起来。“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张家大姐家来咧……”“铛铛铛,换糖吃……”石子慢慢沉到湖底,大家的记忆被一点点打捞起来。地地道道的常州方言加上搞怪的强调,有时还带表演,每次都能把大家逗得咯咯大笑。


《诗经》大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谣是人类企图强化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藉由语言的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美化语言。这种人类的天性常因民族、年龄、身分、环境等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以语言为基础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童谣,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几乎每一首童谣背后,都蕴含着大量有关爱与成长的故事,童谣连接起来的是家庭、是大人与孩子的故事,它们在不同的年代传唱,背后的最大动力也来自于这种爱与成长的力量。“表达性艺术治疗”这个词往往让人以为一定要做出优美的作品才可以,其实美与不美不是关键,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关键是表达。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如果不表达出来,就会产生所谓的心理症状。而且,在心理学家看来,通常被我们压抑的,往往都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情感,若能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释放出来,郁结在心里的硬块就会慢慢融化。表达性艺术治疗并不神秘,因为生活即表达,人活着每时每刻都在表达,心理疾病的根源其实也是因为无法很好地表达所造成的。表达是每个生命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从而使心理疾患得以修复和愈合。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无危险、无威胁性的环境,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达成与自我的对话。

时代在发展变化,每个年代的人对于童谣的记忆也在变化,但都能转化心情、唤醒情感、疏通情绪、减轻痛苦。不妨也一起和身边的亲友回忆童年,重温童谣的魅力吧。


醉心于童谣,相忘于江湖——常州君合慈善基金会2022年度扶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活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