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伴读《宋诗选注》第八讲:写风

2023-02-18 22:18 作者:文勇图书馆  | 我要投稿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共提及了如下几首诗,他们分别是:

8.1《野步》by周密

8.2《春思》by方岳

8.3《夏意》by苏舜钦

我的备课笔记如下,请大家查收;如果对备课笔记的内容有疑问,或者有自己的思考,也非常期待大家在评论区里面发出来,这样咱们可以讨论起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8.1 野步

引:大家都喜欢年轻人的活力,而如果是描述风景的话,应该怎么样才算是描述了一段“年轻”的风景呢?今天我们将要读到这首诗,便是一个范例。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清风吹过麦陇,青色的麦苗被吹斜,小青蛙在水塘中茂盛的草根处歌唱;真羡慕眼前那一对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蝴蝶,沉醉在东风吹过的野草花中。

这首诗之所以讨喜,在于它是对年轻生命的赞赏。首句“麦陇风来翠浪斜”中的“翠浪斜”说的是小麦初长成,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次句“草根肥水噪新蛙”中的“新蛙”则以稚嫩的声音歌唱。没有人不喜欢童声合唱,即便是蛙鸣,也是新蛙来得美好。最后两句“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其实我们回想一下,也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有“无所事事”的时候,才能“烂醉”。

诗的最后一句没有主语,显然是诗人故意的。到底是谁醉了?是诗人自己还是那双蝴蝶?读者只能自己去猜测。外国人学中文,不能用诗歌来学,不然语法都要乱了,而且就算翻译出来了,诗人的那些小心思也都没了。难怪总有人说“诗歌就是翻译之中丢失的东西”。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年轻人?现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说:我从未见过不讨人喜欢的婴儿。小小的五官和细致的肌肤。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动物身上——我从未见过难看的小动物。婴儿借由美丽得到保护,因为人们比较不想伤害他们。这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动物。

看上去我还年轻,我还在尝试读那些一直读不懂的人,譬如安迪·沃霍尔。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讨喜的诗吧。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另,

  •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 其中斜为多音字,此处应该为xia,类似的还有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2 春思

宋-方岳

引: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的话。这句话,便是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诗人方岳所说的。而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他的名篇《春思》。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风可真是忙碌啊,总是要和花儿与柳树一同行动;它与燕子一起筑巢,又与蜜蜂一起酿蜜,一会儿下起了小雨,一会儿又开始放晴。


今天北京31度,我想春天要走了,所以选了这首诗。

这首诗是简单的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总结句“春风多可太忙生”,基本上就是大白话,说春天像是一个进进出出的忙碌的农家姑娘,没有什么架子,忙里忙外。然后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写两个景色。第二句“长共花边枊外行”中的“花边”与“柳外”是植物;第三句“与燕作泥蜂酿蜜”,其中“燕”与“蜂”是动物,最后一句“才吹小雨又须晴”中的“雨”与“晴”是天气。诗中的景色逐步放大,但都很动态。植物很动态:春风吹拂花边柳外;动物很动态:燕造泥巢蜂酿蜜;天气更是动态:晴雨变化。景色跳动,人心也跳动。真难想象这是方岳这样的大老爷们写的。

方岳显然不是一个太有名的诗人,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可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不如意就够糟心了,而且还不能与人倾诉。唉,还是喝咖啡来得容易。大家之所以喜欢喝咖啡,大抵是因为品尝完咖啡的苦后,还能回味出一丝的香味。咖啡的香味是如此的细微却又迷人,以至于大家不惜接受咖啡的苦味和酸味。人生中的苦难与快乐大抵亦是如此,说不出来,很难倾诉,却相得益彰。

不过晚上就别喝了,以免影响睡眠。春天了,多出去走走。

一起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吧。

春思

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8.3 夏意

宋-苏舜钦

引:昨天的诗歌分享之后,便有朋友在公众号“文勇图书馆”给我留言,说自己好喜欢苏舜钦,所以我们今天再分享一首苏舜钦的诗吧。

别院深深夏席[1]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我在幽深的别院里,躺在清凉的席子上午休;透过帘子,能看见石榴花开得满满当当;正午的太阳挂在天上,树荫被死死地印在地上;我在半睡半醒之间,不时听见黄莺的叫声。

诗人苏舜钦其实是一个硬汉,热衷于写打打杀杀的诗歌。人们一般认为他深刻地影响了陆游的文字风格。一说陆游,大家肯定都反应过来了,就是那个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个钢铁硬汉。影响了陆游风格的苏舜钦,自然也写了许多为国捐躯,流血杀敌的诗歌。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最怕铁汉露柔情。苏舜钦老师写起美好的景色时,却也动人得很,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比如眼前的这首《夏意》,第一句“别院深深夏席清”是触觉,第二、三句“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是视觉,第四句“梦觉流莺时一声”是听觉。读这一首诗,读者收获的得全方位的刺激。

另外,本诗其实还有一个奇妙的着墨方式。前三句的画布上,色彩景物都是满满当当的:“别院深深夏席清”中的“深深”,“石榴开遍透帘明”中的“开遍”,“树阴满地日当午”中的“满地”,无一不是着墨浓郁,满满当当。可到了最后一句,“梦觉流莺时一声”突然出现了大留白,这“一声”,如同白色画布上的一根细线,撩拨诗人的耳朵,撩拨读者的心。

亲爱的读者,如果是让你写夏意,你会怎么写?又会写什么呢?唉,反正我肯定写不出来这样的诗,连石榴花我都没见过呢,更别说“石榴开遍透帘明”。石榴倒是吃过,但是不如西瓜吃起来爽,特别是冰西瓜,冰到都不敢直接放在大腿上的那种,切开半个直接用勺子挖着往嘴里塞。夏天我常在开空调的房里,一边吃西瓜一边看电视,然后一不小心就吃撑了,倒在麻将席上睡觉,麻将席间的缝隙夹得我肉疼。


哈哈,不闹了,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苏舜钦的夏意吧。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1]另一版本为“别院深深夏簟diàn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簟diàn也就是夏天用的竹席


经典伴读《宋诗选注》第八讲:写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