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江东的执剑人——顶级战略家鲁肃的影响与遗憾
先看看鲁肃在三件事里的作用:
1、赤壁之战前夕。2、刘备借荆州全程。3、孙刘湘水之盟。
公元208年,曹操在长坂坡追得刘备裤衩子都没了,在他刘备路一片黯淡之时,东方抬眼望见启明星,救星来了。
这个救星是鲁肃。
鲁肃来干啥了?
奔丧慰问来了,结果丧没奔着,奔着刘备了。
鲁肃为何要来奔丧?
因为刘表死了,孙权方需要知道现在荆州的虚实,他对于这片土地也垂涎很久了,正巧黄祖被打掉,刘表又死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然两家世仇是不会假惺惺的过来哀悼一番的。
鲁肃对孙权说,刘表死了,他那俩儿子从来就不合适,再加上个恶心人的刘备,但这刘备是突破口,刘备要是跟荆州方面一条心,咱就跟他们结盟,如果他们内部有矛盾咱就趁机搅合他们。
鲁肃堪称老天赐给东吴政权的唯一一个顶级战略家。
别觉得少,蜀汉那边也就给了一个。
其实,提出天下三分提议的,不单单是诸葛亮小同志。
早在七年前,孙权刚刚接班的时候,鲁肃就对孙权提出过江东版的“隆中对”了,鲁肃本人也不是电视中的那个傻傻呼呼啥玩意都是诸葛亮都走了他那才恍然大明白的厚道人,人家鲁肃厚道不假 但侠义、豪爽、有脑子。
鲁肃早在201年就对孙权指出了以下两点:
一,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二,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鲁肃早在袁绍还没死时就看明白了,汉室肯定是完蛋了,救不活了,曹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掉的,咱江东是那鼎的一条腿,等着天下有变吧。
那个时候,孙权还远顾不上那么多,刚接班,江东还一片大乱呢,所以很官话的跟鲁肃叔叔客套了一番,说我就想给朝廷当个好官云云。
不过七年后,孙权顾得上了,孙权很早就把大本营搬到柴桑(九江)了。

啥意思呢,要壮大我的这条腿!我要跟荆州玩命了!
鲁肃自柴桑沿江而来,这一道就在不断地接消息,到了夏口,说刘表死了,曹操已经南下了。
鲁肃赶紧接着赶,入南郡境时,听说刘琮投降了,刘备正在往南跑。
鲁肃一琢磨,也甭探听了,明摆着了,荆州姓曹了,唯一的反对派就剩下个可怜的刘备了,迎上去吧。

在当阳,刘备被秃噜之后,孙刘间的第一次会面开始了。
鲁肃问:“领导,你这是准备去哪呀?”
刘备说:“我准备投苍梧太守吴巨,吴巨是我的老朋友。
这地方在交州,中国最南边了,在当时基本上是世界的尽头了,刘备心中看见鲁肃其实就跟看见救星是一样的,说吴巨是为了给自己抬抬点,省的让人家瞧不起。
鲁肃说:“快算了吧,吴巨自己都保不住,您要不见见我们孙将军吧。”
刘备和诸葛亮欣然同意,会合了最后的残兵败将东走汉津与关羽的水军相会,带着最后的这点家向东投奔最后的据点,刘琦的夏口。
江陵是去不了了,曹操早就马不停蹄地奔这座荆州的大仓库去了,人家迅速接管了江陵。
江陵被拿下,预示着荆州基本上正式姓曹了,荆州七郡,以南阳、南郡、江夏三郡为重中之重,南边四郡别看东汉这200年发展很快,但是论战略重要性,荆州最重要的还是那北方三郡。
江陵拿下后,南方四郡传檄而定,荆州的局势瞬间就变成了曹操拿下了荆州六郡,孙权占据江夏大部,刘备刘琦占着最后的夏口据点。
形势已经极度危急,刘备眼瞅着就要完蛋了,诸葛亮站出来,说:“情况紧急,不能再等了!我去求救吧!”
要是没有去年的《隆中对》把刘备思路大换血,此时此刻刘备也许已经自己到了孙权那毛遂自荐了。
诸葛亮和鲁肃来到了柴桑。
《三国演义》对随后的故事开始了大量的加戏描写,诸葛亮来了以后就给东吴群臣挨个埋汰一遍,把孙权激了一通,孙权表态拼了,又拿小乔把周瑜激了一通,周瑜也表态拼了,孙刘联盟在诸葛亮的一手操办斡旋下,正式达成。
不是诸葛亮没这本事,而是这段故事确实拔的有点高,眼下丞相背后的那个快破产的皮包公司实在是提不起来了,这也就意味着他根本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外交这东西永远是看实力背书的。

真正的历史是,诸葛亮到柴桑来,代表着刘备方的真挚情谊,代表着刘备会鼎力相助,然后帮孙权算了算联盟账,我们还有家底,曹操没那么吓人,这买卖你只赚不赔。
诸葛亮最大的功劳,是把刘备这帮被曹操打残的荆北游击队描述的像是一个盟友,刘豫州在荆州人缘特别好,我们别看输了还有两万人呢!(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描写了一下曹操现在打他们已经累得拉胯了。(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以及曹操北人不习水战,用的都是荆州的投降兵,根本不可怕。(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分析的挺好,但其实你诸葛亮说破大天也没用,因为眼睁睁目前看来,曹操是冲着你刘大队长来了。
曹操可没有说要打人家孙权哦,人家孙权要不要被你拖下水人家真得琢磨。
诸葛亮可以歇一歇了,后面基本上不可能有他啥事了,不是说咱丞相不行,是你代表的集团目前就这么点可博弈的空间,联盟后面能不能成,基本上就全是孙权方面的戏了。
孙权此时面临的国际态势是:曹操要沿江杀过来了,明面上是宰刘备,谁知道他有没有后手呢?
江东得知曹操吞并荆州后迅速开了个高层干部会。
恰巧这个时候,曹操送来了一封很有意思的信。
这封信是赤壁之战的一大谜案,信很短,内容比较惊悚,大意是:
我一南下,刘琮就怂了,现在爷有八十万水军,想跟你在你家后院打打猎,盘盘道。(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信,是赤壁之战的一个重要关键。
尤其对于曹操方面。
因为要是没有这封信,曹操就是打刘备来的,有了这封信,就是要顺带收拾你孙权了。
这标志着你曹操膨胀没膨胀,是否被一再的胜利给冲昏头脑。
没写这封信,后来的赤壁之战就是曹操要打刘备,刘备喊来了一头东南虎助拳,曹操败北。
写了这封信,就是曹操要一口气鲸吞天下,被一只老狼和东南虎给咬回去了。
这封信《三国志》中是没有的,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出现了。
真实性不好说。
三国这段故事,三个国家要是分别看,那是说法各异,尤其关键地方求同存异时,同不多,异不少。
你说他没写吧,有大可能,因为曹操当年是撤兵让公孙度把二袁脑袋送来的高智商高情商,他这回咋就不会让孙权把刘备脑袋送来呢?
你说他写了吧,也有大可能,现在事业太成功了嘛!领导也是人嘛!嘚瑟嘚瑟还不行嘛!真给你一勺烩了能咋地?
我们姑且只能判断是曹操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恐吓孙权,你小子别多管闲事啊!急了连你一块削!赶紧琢磨琢磨未来吧!该投降就投降吧!
这封信过后,会上迅速分成了两个阶层,主战派与投降派。
压倒性的是投降派。(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原因和荆州其实一样,换了主子人家日子照过不误,抵抗起来眼看着希望就太渺茫了嘛!
眼睁睁这些年的国际新闻就是曹操把一个个的军阀全部打沉了,刚刚还玩了把暴打刘玄德。
主降的代表人物是当年他哥哥托孤的大佬张昭。
这位老爷子可不一般,当初扶着孙权继的位,最早的江东文官系统人家就是一把手。
资历如此的这位爷也认为,得投降了。
这位东吴贾诩这些年挺努力的把江东帮着鼓捣上市了,现在也终于迎来国际公司的收购了。
人家投降过去,那就是江东总代表,前途不要太远大!
但是,这也是在给他晚年埋伏笔,他太知道孙权投降过去是啥结局了。
剩下的那些本土世家大族在这杆大旗下赶紧随声附和,这打仗没法打呀!人家是中央啊!赶紧降了吧!
眼看着孙权也面临着刘琮的处境,但孙权比刘琮强的是,他现在的位置坐的相对来说还算稳固,而且,他手中是有坚决的实权抵抗派的。
代表人物是周瑜。
当年袁绍死了以后,曹操比较牛,写信给孙权,送个儿子过来当人质!
当年张昭这帮就说送吧,跟人家搞好关系啊,多个领导多条路啊,但当时周瑜就指名道姓的说不行!
咱们江东可是主权完整的割据势力!不惯他这毛病!
吴国太说:孙权听你二哥的!公瑾就比你哥小一个月!我一直当儿子看的!赶紧喊哥!(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周瑜是孙策的把兄弟,是有大分量的,孙权知道,如果要打,他还是有依靠的。
随后,真正帮孙权下定决心的,是鲁肃。
在那个一片投降声的会上,有一个人没说话,后来会开不下去了孙权借口上厕所,然后鲁肃就跟了过去,孙权多灵的人啊!赶紧拉住了鲁肃的手:你想说啥?
鲁肃说:这帮人都是要坑你呢!
曹操那边能不能投降,要看谁。
比如我鲁肃是可以投降的,我投降后,能从小官干起,我这个水平的做个太守州牧的我觉得问题不大。
但您呢?
您认为您的结局会是什么呢?你真的认为自己能善终吗?(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鲁肃的这句反问其实戳中了孙权的一个不能说的痛处,别看人家刘琮能投降,你孙权却投不了降!
人家刘表在荆州积了二十年的德,百姓安居乐业,流亡北士各得其所,朝廷那里人家也是士族自己人。
你孙家呢?
你难道不知道你家这些年杀了多少人吗?
你难道不知道你家杀的那些人都是啥成分吗?
你家的好多顶级仇人王朗啊,华歆啊,这都在人家曹操那上班呢!
能跑过去混出来的都是高门大族,你去了,人家那帮大能量们会不报仇吗!

鲁肃,帮孙权算明白了真正属于他孙权的这笔账!
别听他们那扯淡!全世界投降都没问题!唯独你孙权投降了会死无葬身之地!
全世界可都想弄死你,你现在之所以活着就是因为你手里有暴力机器嘛!

你其实根本没有路可以选,你只有在这条无间道上永无停歇的跑下去!
你爹和你哥哥早就把路给你走死了!
你上了路,就再不能回头!
为什么刘备那都快成要饭的了,他还要一直死磕?
因为衣带诏等事件把路走绝了嘛!他也根本没法投降!
你孙权同样也没有办法!
他刘备伤害曹操,你孙家伤害士族,你和刘备抱起来整好是个圆!
我为什么要把诸葛亮带回来?
因为你没有别的路,既然要死磕,放屁还添把风呢!多个帮手总是好的!
孙权叹息道:这帮人太让我失望了!就是你鲁肃帮我算明白这账!我早就那么想的!老天爷把你赐给我救我们家的啊!
既然彻底决定打了,下一个关键人物该出现了,周瑜。
周瑜此时去鄱阳有公干,鲁肃对孙权说:“赶紧喊你二哥回来!(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
拉来了刘备,劝明白孙权,喊回来周郎,至此,鲁肃在赤壁之战的关键节点输出了堪比挽救革命级别的贡献。

209年底,赤壁大战后又血战了一年江陵,曹仁撤退,周瑜拿下江陵。
战后的势力分布是这样的,荆州七郡的南阳和南郡、江夏北部在曹操手中,南郡大部和江夏南部归了孙权,南边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归了刘备。
战后,由于二爷绝北道的功劳,刘备开始找周瑜要分红。
刘备说:我这没有立足之地啊,咱得南郡拨片地方呗,周瑜于是将南郡的长江南岸拨给了刘备,刘备于是在油江口建立的公安,屯兵于此。
刘备靠着联合作战的理由,获得了南郡的南部。
没过多久刘琦病逝,刘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刘备全权成了刘家在荆州的名义法人;刘备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权后来还将妹妹嫁给了刘备。(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210年,刘备再次单骑闯关,去孙权那提出了一个议案,能不能把荆州借给我。(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
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出处,也是所谓“单刀赴会”的原型。
所谓的借荆州,其实是借南郡北部,或者说,其实就是借江陵。
孙权刘备都是明白人,江陵才是整个荆州的中心,控制了江陵,才算控制了荆州。
刘备的这次想法是很冒险的,因为周瑜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此时周瑜已经被孙权封为了南郡太守,而且周瑜一直念兹在兹的都在想着打益州。
而且这次刘备来借地,他差点就回不去了,因为周瑜交上了这一年多联合作战的分析报告:刘备是枭雄,关羽张飞是熊虎之将,将来是祸害,现在赶紧给老刘天天美女三温暖,不能让他再走了!
最终孙权因为害怕刘备集团不好制,鲁肃又给他算了笔博弈论的账,最终没有同意这个呈报件。
但是,刘备也并没有达成自己借江陵的预期目标,从孙权那出来后,孙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鲁肃等和平大使追送刘老妹夫,双方又喝了顿大酒。
张昭鲁肃这帮后来提前离席,刘备看人走没了以后跟他舅子说:这个周瑜啊!实在是万人之英,胸怀器量广大,估计你要玄啊!(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哥在祸害别人班子上永远是天赋加成的,结合后面周瑜之死,搁现在影视剧,周瑜孙权刘备之间是能上演出一报还一报的宫斗戏的。
等孙权走后,刘备跟自己的船长说:孙权大长身子小短腿,是帝王相,我不能再见他了!赶紧跑!(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乃昼夜兼行)
没多久,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孙权盖章同意。
不过就在周瑜赶回江陵准备出征时,这位江东大才病死在了巴丘,时年三十六岁。(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这成为了整个三国进程中的一次转折性的人物死亡。
周瑜的年少殒命,基本标志着江东一派的进取能力与风格就此打住,孙权方的开拓进取性将领断代乏人,也标志着刘备的春天正式开启。
周瑜在时,是随时准备着和刘备撕破脸开打的,因为他攥着刘备想要的江陵而且还想软禁刘备。
周大都督在,刘备想打下江陵是不太靠谱的,他只会被锁在了江南,这条长江他并不好过,而过不去这条大江,那你隆中对的重头戏益州就根本没戏。
你也可以说,爷们绕道走!
确实有爷们这么干过,当年司马错倒是从巴郡绕道打了黔中,但途经了地无三里平的云贵高原,随后就在史书上消失了。

就算你刘备体格好擅长奔跑,但更重要的是,没秦国的那种国力,根本走不起这条烧钱之路。
周瑜死后,在继任者鲁肃的方针下,孙刘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江陵的孙权驻军撤了回来,江陵被借给了刘备。
周瑜是个高明的军事家,但却并非是顶级的战略家。
他在赤壁大战后攻到江陵发现打不动后,就应该迅速掉转枪口去抢合肥。
因为刘备是联盟,他已经去抢南边四郡了,你即便打下了江陵也会两边不是人。
你既替刘备挡着北面曹操的火力,南边的刘备还会随时准备捅你的后腰,江陵将会陷入极其尴尬的双线作战。

而占领长江全线对于孙权来讲也并非高明之策,孙权是不会放心安排任何一个下属当数千里之外适合割据的益州做刺史的。
他孙家没有靠谱能信得过的,他自己也才二十多岁,并没有培养出那种可以去益州这个注定割据的地方当领导的心腹人才。
随着周瑜的死,鲁肃之后上台,开始着力将江陵让给刘备,让刘备自己花钱面对荆北的曹军,自己则收缩力量全力瞄准合肥。这一出巧妙地化解了孙刘双方的尴尬,孙权卖了人情,刘备的了实惠。
双方都面对了曹操这个大敌,也就使得当前的盟约可以继续。

曹操当时正在写字,听说孙权将江陵还给刘备时脑子一惊,落笔于地。(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他不再全线面对孙权了。
之前那个只能在背后勾心斗角的刘备走到了他的对面。
鲁肃在这个历史结点,又一次意义非凡。
后来刘备拿下了益州,孙权来要分红。这分红不是要益州,是要荆州的。
当初孙权也是对益州有想法的,结果刘备总嚷嚷刘璋是他同宗兄弟,看我面子咱得过得去啊!舅爷咱不打行不行。结果你倒好,你把门堵住了自己把刘璋吃了!
你说这丫头你要呵护她实现梦想,你不让我耽误人家,结果你扭头给扣家里当成白菜给拱了!
孙权大骂刘备不是东西!要找刘备要荆州!臭不要脸的!赶紧给我荆州的投资分红!(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孙权要是发信息真这么说,那就太不体面了。老刘能爆破益州的原因是刘璋引狼入室了。没这一步,孙权要进入益州就得一城一城的死磕,别说周瑜不在了,现在住在江陵的刘备会不会让他过去,周瑜在的时候一座坚城江陵就把他熬得半死。
孙权要的分红并不是整个荆州,也没有要命根子江陵,而是南方三郡长沙、桂阳、零陵。(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

为啥孙权要分红这南三郡呢?
因为南三郡的湘江水路连接着交州。
当初借江陵后,刘备作为妥协,让出了南方四郡的道路,孙权在那一年拿下了最南边的交州。
此时此刻,孙权想要名正言顺的将疆土连成一片。
来看一张老照片,当年始皇帝要去赴两广女孩最后的约时,修灵渠的照片。

这三道分水岭中,只有始皇帝开凿的灵渠大力出奇迹的解决了入两广的水运问题。
孙权自己地盘走赣江翻不过去,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自湘江,走灵渠,入漓江、西江,随后孙权就能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然后告诉对面请别忘记你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了。
刘备那坚决不同意,说我这刚事业的上升期,老哥打下凉州马上把荆州全都给你!
孙权说我才不信你了,自己派了南三郡的长吏去接手,被二爷全给轰回来了。(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
被二爷粗暴打脸后孙权怒了,派吕蒙率两万人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万人屯巴丘挡住关羽,自己到了陆口给自家的小弟撑腰。(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吕蒙打仗之前先是给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写了劝降信,结果还没打除了零陵就都投降了。(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刘备一听说孙权动手了,长沙、桂阳不战而降,火急火燎的带了五万人前来跟孙权开战!
电报打到江陵,老二你赶紧给我争三郡去!哥哥我马上就到!
二爷率荆州主力和鲁肃对峙益阳,随后两位古风大侠各自单刀赴会,讨论此次矛盾冲突如何收场。(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见面后,鲁肃埋怨关羽:我们那么薄的家业,却能借这么重要的地给你家,现在已经得了益州,既然没有奉还的意思,我们退而求其次要你三郡怎么还不给呢!(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这时候关羽身边一个人说道:天下土地唯德者居之!(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鲁肃听后大怒给说话那小子骂了一顿,再说一句我弄死你信不信!(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
二爷对那个插话的人说:国家大事!有你说话的份吗!然后客客气气的对鲁肃说:“老鲁,当年乌林之战,我家大哥觉都不睡的追曹操,咱是一块出资的啊!咋成我们欠你的呢?(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
鲁肃说:你还真就别跟我掰扯这个,当初你们在长坂坡时是啥样的我是亲眼见的,都打算去海南岛了,是我拉你们跟曹操拼的!也是我力主借荆州给你们的!现在你们把我都扔进去了!也忒不够意思了!我鲁肃听说贪而弃义,必为祸阶,你别怪我跟你撕破脸!
二爷被鲁肃问的没了脾气。(羽无以答)
然后那边呢,刘备收到电报,说曹操那边已经开始打张鲁了。
刘备哆嗦了。
刘备马上服软,说舅爷咱兄弟俩人犯得上吗?于是开始谈判四郡分割问题。
最终双方划湘水为界,刘备让出了长沙和桂阳换和平,孙刘双方消停了。(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权令诸葛瑾报命,更寻盟好,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湘水盟约后,再来回顾下第一季孙刘急眼事件
我们不能带有色眼镜,后面孙权背刺关羽了就永远是活王八蛋,这次找刘备要荆州的时候人家无论是要求还是做法,其实无可指摘!
1、人家张嘴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方案上,都很合理。
江陵就是你从人家手上借来的!总不能让人家一直吃亏!又没动核心区域!
人家没找你要江陵而是找你要南方三郡其实就是在很厚道合理的博弈。
送你江陵的本质是江东不能抗住双线对敌,孙刘要是内耗,曹操那儿指不定又南下了,到时候第一战又是东吴抗线。
我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撤出江陵把它让给你,但要是我就就打算鱼死网破一拍两散呢?你能保证曹操收割完虚弱的我后,虚弱的你还能抗住曹军的镰刀吗?说到底,你也并非稳坐钓鱼台。
更何况打江陵的时候,咱两都出过力的。没咱正面抗线,你南下能痛快的收降?你能轻松北上去绝北道?
得不到江陵,你能痛快地发展顺带进益州拿人家房子?
说到底,你刘备在荆州欠了我一个大人情,现在我看你发达了,用这人情换你一些非核心产业,有何不可呢?
2、孙权方面的战略预期非常明确,人家就是要打通和交州的联系。
最终刘备申请平分湘水时孙权迅速就派诸葛瑾去重新结盟了,还主动退回了湘水以西。
此时鲁肃还在,江东第一战略眼光还好使,孙权达到战略目的后并没有贪功继续和刘备掰扯,趁着曹操去了汉中调头就打合肥去了。
孙权后来之所以臭大街,被骂几千年,估计以后还要继续被骂下去的关键原因就是鲁肃早死了两年。
作为领导人,需要处理权衡的事情太多,是很难时时刻刻保持冷静并洞悉全局的。
这就需要身边永远要有明白人。
曹操看似英明伟大正确的要命,实际上他脑子犯懵的时候非常多,他跟吕布撕着的时候惦着抢徐州,他官渡大胜后惦着打刘表,每一个都是超级战略大昏招!
为啥最终没酿成大祸呢?
1、身边始终有顶级战略家荀彧拽着你!不让你走偏!
2、本身就不傻,明白人跟你说完后,自己脑子就转过弯来了。
魏、蜀、吴,老天爷都天赐了一个伟大战略家。
魏的那位,上班第一天就是子房的待遇和级别,最终这位二当家帮他趟过了汉末修罗场上太多的雷。等双方闹掰了,曹操已经发展壮大了,也就可以卸磨杀驴了。
蜀的那位,跟老刘差着20年的岁数,虽然顶级培养,老刘也托妻献子,但能讨老刘入眼,和老刘掏心窝子说话的,是法孝直。
吴的那位,正在熠熠生辉。
你看孙权这次的操作每一步全都没走错!
1、你和刘备联盟,你租借江陵相当于你入股了刘备,刘备那有了巨大收益你要回投资合理合法,你不张嘴人家就会察觉你软弱。
2、你先派对面总理的哥哥诸葛瑾去跟刘备沟通还款和分红,方案是把南面三郡给我们。
3、刘备老鸡贼不同意,没问题,我武力接手,随后我鲁肃继续跟你讲道理。
4、刘备认怂后也不纠结前面撕破脸,立即回复联盟,拿下湘水以东达到战略目标,一点也不废话的去争合肥。
这次湘水会盟,相当于刘备拿下西川后大得小舍,孙权小得并将版图连成一片。
总体上,双方实力都增强了,还阶段性的解决了当年江陵的“租借”问题。
老二跟老三对付老大时,博弈论的关键就是必须老二、老三在不断壮大,老大在不断抽抽。
鲁肃在,就能时时刻刻帮孙权提高大局意识。

1、全都要投降时,鲁肃告诉孙权全世界只有你不能投降。
2、刘备来江东借江陵时周瑜吕范都要扣下刘备,鲁肃力主不能扣,老二老三不能内耗。
3、周瑜死后,力主借江陵给刘备,既占理又送情,还防刘备偷袭,减轻己方的防守压力。
4、刘备夺西川后又坚定支持要回三郡,让自己的实力也有所增加。
5、湘水以东获得官方确定后,立即送回湘水以西的零陵,双方湘水分界互相减轻驻防压力,继续瞄准曹操去了。
决定三国最终结局的,其实一直有一位被忽略的关键人物,就是鲁肃!

有四点,是独属于这位江东大才的:
1、鲁肃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极强,堪比江东的荀彧。
2、鲁肃和江东诸将的关系和人缘不错。
无论是年轻将领,还是老一辈元勋,还是江东本土大族,并没有什么政敌拉他的后腿。
3、鲁肃和刘备这边的关系也不差。
关羽这么牛的人,能跟鲁肃好好说话,这些年双方相邻,难免发生不少摩擦,每次鲁肃都跟关羽说兄弟看老哥面子。(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诸葛亮是西边的总理,鲁肃死的时候,诸葛亮在蜀中为他举办哀悼仪式。
4、最关键的一点,孙权非常的信任,毕竟当年那种条件下人家死挺你,这种经历极难重现,领导人要是不信任你,再怎么眼观全局也没用。
这就好比荆州主力全都入川后,刘备为啥单独放了二爷守荆州呢?
不光因为几十年的老兄弟了,还因为从曹操那挂印封金那不可复制的经历!
还有什么情况,能让当时那种情况下都不叛变的二爷和鲁肃叛变自己呢?
这就是真爱啊!你不信他还能信谁!
这都是心腹中的心腹!
但是,这一年已经到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了。
很遗憾,两年后,建安二十二年,整个东方世界将经历一次罕见的超级大瘟疫!
曹植的《说疫气》里面记载:那一年家家户户都在死人,全家死的一个不剩很常见,甚至全族全部疫死都不稀罕。(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一年大量的头面人物也被收走,比如司马家当时的顶梁柱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因为大疫死于军中,建安七子中的五位在这一年全部报销,甚至这一年刚刚当上太子的曹丕因为看到了太多的疫情致死,从而流露出了人世无常赶紧给世界留点作品的想法:“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彫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
这哪里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刚刚拿下太子大位的三十岁青年啊!
这更像是预知时日无多的开悟居士。
在这一年中,江东也因为疫情损失惨重,大量将士因疫情病死,29岁的虎将凌统也被带走了。
但,这都比不上其中一个人的离去,对整个江东政权的损失大!
这一年,46岁正值壮年的鲁肃病逝了。
孙权的“荀彧”被老天收走了。
就算你再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标杆接班人,你也总会有犯糊涂的时候,曹操都快五十的时候还总让荀指导着急呢!
此后的江东,再也没有一位够分量,镇得住,说的通的明白人了。
鲁肃的壮年而卒,使得孙刘在两年后的襄樊失去了唯一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