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2.5 思孟学派

2023-03-08 11:4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5、思孟学派


  战国中期以子思和孟轲为代表的一个儒家学派。子思姓孔名伋,孔丘的孙子,相传《中庸》是他所著。孟轲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因孟轲思想直接继承子思,而称为“思孟学派”,代表着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它吹捧孔丘,自认是孔丘思想的真传。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推行礼治路线,妄图复辟奴隶制。

  思孟学派把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观念“诚”,看作世界的本原。它宣扬“不诚无物”,没有诚就没有物质世界。而“诚”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只要“存诚尽性”,把握这个固有的“诚”,充分发挥人的本性,就可以从尽“人之性”到尽“物之性”,进而达到“至诚通神”、“至诚通天”,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

  思孟学派还宣扬一套内心“反省”的修养经。它认为既然世界不过是自己本性中“诚”的体现,那么认识就不需要和外界接触,只要“反身而诚”,做内心反省的功夫就可以了。反省的方法有:“慎独”,即使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一点违反奴隶主的道德;“求放心”,即把被外界的影响的心寻回来[1];“养浩然之气”,即养义理之气,在内心培养奴隶主的道德观念等等。这些所谓修养方法都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复辟奴隶制服务的。

  思孟学派流毒深远,后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朱熹的“性命”论、王守仁的“致良知”、曾国藩的以“诚”自我标榜,都是思孟学派的唯心主义谬论的翻版。[-]的修养经和[-]鼓吹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也是与思孟学派的黑货一脉相承的。


注:

[1] 实际是要使主观和客观隔绝。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2.5 思孟学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