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的野生动物丰富程度超乎你的想象:北京大约有510种鸟类。北京的蜻蜓种类超过英国

2022-05-25 15:50 作者:奇闻异事蛋糕怪  | 我要投稿

如何让北京成为“生物多样性之都”?北京的野生动物丰富程度超乎你的想象:北京大约有510种鸟类。北京的蜻蜓种类超过英国

    原文链接:https://chinadialogue.net/zh/2/68061/

尽管背负着空气污染的历史,但北京也是为数众多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栖息地。一些细小的举措,就可以让北京换上生物多样性的“新名片”。

EN

中文

北京西北部的野鸭湖湿地上空一只翱翔的白腹鹞。图片来源:唐瑞


唐·瑞


2020-10-26


前些日子,我问我的几位朋友,当他们听到“北京”这个词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的外国人朋友给出的最多的答案是“污染”。


中国的首都有一个棘手的形象问题。十年来,北京是我的家,我爱上了这里的人和各类野生动植物。因此我相信,北京有能力通过现代化城市设计和管理,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与此同时,北京的对外形象也能得到改观。


北京的生物多样性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是全球鸟类最丰富的几个首都城市之一。就现有记录来看,北京的鸟类物种数量在二十国集团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巴西利亚。


二十国集团首都鸟类物种数量统计

排名 国家 城市 记录物种

1 巴西 巴西利亚 539

2 中国 北京 510*

3 墨西哥 墨西哥城 495

4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457

5 印度 德里 456

6 日本 东京 449

7 南非 约翰内斯堡 428

8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408

9 英国 伦敦 373

10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360

11 加拿大 渥太华 353

12 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347

13 意大利 罗马 314

14 澳大利亚 堪培拉 306

15 韩国 首尔 293

16 法国 巴黎 281

17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279

18 德国 柏林 260

19 俄罗斯 莫斯科 243

20 欧盟 布鲁塞尔 219

*官方的物种记录清单还在审核中,即将由中国观鸟会公布。不过“北京观鸟”(Birding Beijing)的平行研究表明,可能大约有510种鸟类。

来源:eBird、 Avibase和城市观鸟协会相关数据

北京之所以物种如此丰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北京市面积巨大,有各种各样的栖息环境,有山地、湿地、草原、森林和大型公园等。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恰好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这条“鸟类高速公路”上。从地图上看,北京以北是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那里被针叶林和最北部的苔原覆盖。夏季,那里种类繁多的昆虫为成千上万的候鸟提供了高蛋白的食物来源。相比南方,它们在这里可以更快地繁衍更多的后代。


到了冬季,这个地区就会变得异常寒冷,昆虫数量也急剧下降。所以每年秋天,大量的鸟类都会从北向南迁徙,从7月(最早开始迁徙的是从北极高纬地区前来繁殖的水鸟,繁殖期只有短短几周)一直延续到11月(主要是鸭子、鹅和鹤)。有些鸟类会留在北京过冬,有些则会飞到华南或者东南亚地区。正如我们在“北京杜鹃”和“北京雨燕”追踪项目中所看到的,有些鸟类还会飞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最远的甚至到了非洲。


大多数鸟类都是在夜间迁徙,在我们入睡之时悄然飞过北京(在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的任何一个夜晚,只要将麦克风指向天空,都能听到很多鸟叫声,可由此一探这个城市上空的鸟类迁徙规模)。当然,有一些鸟类会留在北京,让我们有机会“一睹芳容”。


当春天来临,天气转暖,昆虫复苏,这些鸟儿又会飞回北方,北京将再次成为它们的落脚点。所以说每到春秋两季,北京就会成为全球一流的观鸟圣地。


在内蒙古和蒙古的繁殖地与澳大利亚的越冬地之间往来迁徙的途中,东方鸻经常会在北京歇脚。图片来源:唐瑞

北京不止是鸟类的天堂。几乎没有哪座首都能像北京一样有如此多的野生猫科动物出没,在山区和湿地地区甚至还能发现阿穆尔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ilura)的身影。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绝迹的豹(Panthera pardus),如今又开始从山西省太行山脉的主要栖息地回到了京西山区一带。未来几年,我们有望通过红外摄像仪抓拍到北京地区几十年来首张豹的图像。与此同时,人们还在北京发现了野猪(Sus scrofa)、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狗獾(Meles leucuru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松鼠、花栗鼠以及神秘的黄鼬。此外,北京的蜻蜓种类(60种)比整个英国(57种)都要多。


阿穆尔豹猫是北京山区和湿地环境中相当常见的一种动物,但是很少有人能看到它们。图片来源:唐瑞

北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北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能被忽视,因为它正面临着很多威胁,比如以下几项:


首先,城市发展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生物多样性及重要的生态环境,导致栖息地丧失或退化。其次,一些土地管理政策,比如清除地上植被并覆盖塑料网(主要为了防火防尘)切断了迁徙鸟类的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种子),还让塑料微粒污染了土地。第三,尽管过去10年法治不断完善,但是以获取观赏鸟和野味为目的的盗猎活动依旧存在。


许多地方会在秋冬季节清除灌木丛,在土地表面覆盖这种绿色塑料网。年复一年,不仅让候鸟无法获得越冬所需的种子,同时也给土地带来了塑料污染。图片来源:唐瑞

为北京绘制“生物多样性蓝图”

为了保护北京坚实的生物多样性基础,北京市可以制定一份生物多样性蓝图,将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纳入决策考虑范围,并为主要的本地物种和其栖息地设定有关的保护目标。


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审计”,更好地了解北京现有资源并制定衡量进展的基准。除此之外,以下四个操作层面的构想可以帮助强化野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栖息地,并吸引公众参与。这些想法的实现不需要大量资源。实际上,它们还可以为首都一些最贫困的社区创造收益,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 让首都的公园保持“10%的自然带”

北京的公园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大亮点,也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重要的庇护所。不过,这些公园的环境和功效其实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有人建议,每个公园应预留10%的 “自然带”,任由那里的植物自由生长而不被砍伐,树叶自然凋落化为泥土,而落叶也给各种昆虫提供了庇护之所。野生动植物可以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如果竖立标志物和信息牌,这10%的地带不仅不会影响公园的整体面貌,反而可以成为公众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每个公园都可以与一所或多所当地学校合作,由学校师生观察记录公园中的野生动植物环境,将“野生”区域与传统方式管理的区域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发布在公园的公示板上。如果这种模式取得成功,就可以将自然带的比例继续扩大。最近,北京市政府已经同意明年在一、两个公园中进行试点。


2. 密云水库:潜在的世界级湿地保护区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东北部,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迁徙鸟类(包括鹤类)的栖息地。 目前,密云水库的管理完全以保护水质为目标,野生动植物都要为这一目标让路。一些可以作为过冬鸟类食物的重要本地灌木和产种植物都已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并不合适的树木品种。


密云水库不仅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自然保护区,极大地带动这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图片来源:唐瑞

北京应该改变这里的管理方式。保障水质仍然是首要任务,但密云水库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湿地保护区,并部分向公众开放。在开放区域设置栈道、隐蔽的观鸟台和信息中心,从而可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拉特兰湖(Rutland Water)是英格兰最大的水库。水库通过分区管理体系,在保护水质的同时将湖区部分开发成了公共休闲区。这个自然保护区每年吸引超过100万的游客,住宿、餐饮和旅游服务为当地增收数百万英镑,而水质并未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为了研究这一构想,北京市政府现在已经成立了工作小组,并将于本月对水库进行初步考察。


3. 一条“野生环路”

北京的路网呈同心圆状。可以在六环外设置一条“野生环路”,将西部山区、城市周边的林地、草原、河流和湿地等各种栖息地连接起来,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和迁徙走廊。这条“野生环路”还可以作为一条允许骑行和步行的 “首都环线”对公众有限度地开放,并在主要路口设置公共交通站点,从而为步行者、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提供绝佳的休闲场所,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安稳的家园。


4. 公众参与:票选北京市鸟

公众意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重要基础。为了赞颂北京超过500种的鸟类,可以邀请北京市民投票选出北京“市鸟”,并在中国明年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之前由市长宣布结果。可以提名五个候选物种,为每个候选物种提名一位“大使”(可以是一位名人或一所学校),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这项举措将提高公众意识,培养自豪感,并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提供支持。


天安门广场上飞过的北京雨燕(Apus apus pekinensis)或许可以成为北京市鸟的不错选择。视频来源:唐瑞

全球语境下的北京机遇

人类正在经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全球物种大灭绝。科学家估计,目前的物种流失速度大约是自然流失率的一千倍。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上大约30%到50%的物种都会消失,这将给人类繁荣和福祉带来巨大风险。


明年,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的代表将齐聚云南昆明,共同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并商定一部全新的“自然新政”(a new deal for nature)。不过,仅靠国家政府并不能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因此,城市在沟通人与自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发创新模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让我们的基础设施和家园变得既适宜人类,也有益于自然环境。


一只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被关在笼子里作为诱饵,目的是吸引更多其同类进入陷阱。在中国,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因为非法猎捕已经下降了95%,目前已经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图片来源:唐瑞

作为本次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东道国首都,拥有2000万人口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北京,理应发挥领导作用。


十年后,当我再次询问人们对北京的印象时,如果得到的最多的答案不是“污染”,而是“绿色”、“自然”或“生物多样性”,那岂不是很棒?


翻译:Estelle


分享

转载

唐·瑞


唐瑞,保尔森基金会(Paulson Institute)顾问。近年来,他专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创建了北京观鸟网站和一个创新的社区项目,追踪了许多北京的标志性鸟类。


城市化

自然

BEIJING城市规划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

守护水泥森林中的鸟语花香

图片故事

自然保护

摄影之旅:守护珠三角的米埔红树林

生态城

印尼新首都会成为绿色城市样板吗?

COP15

中国能否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进程贡献领导力?

热门内容

中国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态度转向谨慎

数说中国“碳中和元年”

煤、1.5度和焦灼的“近中期”:中国在COP26

从夏奥到冬奥:新研究揭示中国空气治理成就

为什么女性领导力对气候行动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十四五”期间的中国生态文明探索

全部主题

交通

商业

城市化

气候

污染

能源

自然

粮农

关于我们

工作机会

投稿

作者

隐私声明

转载

Cookie政策

English

订阅



我们通过cookie来增强用户的在线体验。

您可以查看我们所使用的cookie以及更改cookie设置。


同意


北京的野生动物丰富程度超乎你的想象:北京大约有510种鸟类。北京的蜻蜓种类超过英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