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视频文稿——人类仰望的姿态与世界的神秘与生命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我认为这是一首非常具有时空广阔感的
具有震撼力和神秘主义色彩的诗
这首诗结构相当明晰
我们就一段一段的来说
在最开头
诗人就提到了“神秘”这个词
一种无法驾驭的“神秘”
并且将之形象画面化
述说了这种“神秘”带给人的感受
也就是下面这个画面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在这份“神秘”面前
人只能是旁观者
只可眺望 无法进入
然而这份“神秘”却又投射到人们的心中
它发出信号来 射出光来
一直进入到人内心的深处
这是一幅非常有穿透力和力量感的画面
不是吗
你可以去想象
在遥远的星空中
星星和月亮发出微弱的光来
暗示着宇宙更广阔的枯寂与混沌
就像来自无数光年之外
这么一股难以触及的存在
却无视阻碍地将它的力量
赤裸在你的面前 甚至穿透你的身体
而在那一刻
你的全部似乎都消解在这感受之中了
你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而它的一部分视野也被给予了你
这种奇妙的感觉我不知道
大家是否有过体验
在某一瞬间
你陷入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之中
这个世界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而你似乎才刚刚认识它
这就是《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第一部分
我几乎是在第一句就被吸引
我就意识到
这首诗大概要讲什么:
一种“神秘”
有关世界的灵魂
有关人类卑微而渺小的存在
也有关与大自然心有灵犀的
交流与感动
我觉得
这种神秘感也正是
许多人压在心底却无法述说的
这么一个存在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而你也就成为了神秘的一部分
只是在这第一部分
读者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其中的
时空广阔感
因为这股“神秘”自远方传来
无论是来自光年之外
还是来自公元以前
毋庸置疑的是
这股力量充溢着全世界
而且自远古 一脉相承地
走到我们的身边
诗歌的第二部分则是下面的画面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这就是“我”在这股
“神秘”暗流的推动下
所看见的景象
大家可以想象
你恍恍惚惚地从朦胧的
失神中走出来
携带着前所未有的情绪
茫然地审视这个世界
在哈尔盖
这个荒无人烟而寂静的地方
几千米海拔之上
城市的灯光与烟火似乎从未出现过
一切的繁杂都似乎离你很远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这也许是你离世界的真实
最接近的时刻
一切都仿佛有着令人磅礴而不安的
生命力与疯狂
星空是浩瀚而流转的
银河寂静 飞鸟划过的影子稀稀落落
也许不时还传来一声啼鸣
多么静谧的景象啊
但是你仿佛俯视着时间的长河
看见青草途径时光的历程
而马群在远方寂寞地奔跑
只所以如此
只是过分忘我而忘记了飞翔
也许忘我的还有画面之外的你
这是充满生命力与疯狂的景象
让我比喻一下感受的话
就像世界同时在冷却与喷发
就像一块石头里掩藏了岩浆的热量
荒凉与繁荣并存
死寂与滋茂同在
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一种神秘的感觉 无法用言语诉说
只有你身边
被淹没在世界之中的
微微发亮的火车站
让你隐约的意识到
作为人类的自己
与身后人类文明的存在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最后一部分诗仿佛打破了
时间的墙壁
从世界第一粒原子的诞生
到你所身处的现在
唯有风串其一切
并把你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空间之内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你的存在从未如此值得怀疑
也似乎从未如此值得肯定
而你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你是一道不确定的人影
或许你又只是一间沉默无语的房屋
有着摇晃而不安的内心
你仰望空旷而深远的星空
“神秘”到底哪里
你并不知道
在亿万群星的注视之下
你能确定的只是
你就身处神秘之中
一切都变得赤裸
世界仿佛才刚刚诞生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是西川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苍茫的神秘感
与充斥着的如灯火般摇曳闪烁的不安
以及压抑着将要爆发的生命力量
让人陷入到震撼之中
有人说它是空灵的
我并不这么觉得
因为它的句段中充溢着生长的力量
你仿佛可以时刻感受到
这个世界的心脏在不安地跳动
而这跳动声便存放在
诗歌的每个乐章之中
西川在青海湖边上的
一个小车站偶然地仰望星空
于是便感受到宗教和神秘感
宗教是直接来源于神秘的
它是人与神秘沟通的工具
是人描述不可知的形式
从远古洞穴里抽象的图画
到寺宇教堂中严肃的塑像
从这点来看
宗教也是贯穿时间长河的
甚至可以说
在跨度上超越了我们人类的历史
因为它是对不可知的把握
是关于独立于世界之外的
“神”的语言
它的内涵可以涵盖宇宙的全部
因为它就是不可知
而在这不可知之中
也许便蕴含着
有关整个宇宙的
最终真理的可能
也许你会觉得
这么说有些空大
但确实是这样子
很多时候诗就是描述这样的
不可知与神秘的情绪或事实
我在网上看到的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
西川是中国新诗“个体化”的
代表性人物
而在此之前的
则是五六十年代
表现“大我”的战歌
而直到七八十年代
“朦胧诗”虽然强调自我的地位
但是却拥有一种类似于
英雄主义的历史代言心理
我不是非常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
所以我说不上这个说法的对错
但是我认同其中关于
“个体化”的说法
西川以一种仰望的姿态
去感受与投入到哈尔盖夜晚的
神秘与美好之中
这与那时的时代风气向背离
在那个时代里是独特而鲜明的
而事实是
西川的确写下了一首
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诗篇
限于篇幅
关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
一些句段的具体分析
会发在专栏当中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如果你对我的作品感兴趣
也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
我会持续地发布一些
我对各个时代各个风格的
诗歌的感悟与思考
不过我要说明的是
我并不是专业的诗歌方面的研究者
我只是一个业余诗歌爱好者
然后我的内容会更偏向于
分享我所看到的画面与体悟
关于诗歌技法的具体分析
大家一般没什么兴趣看
我也给不出非常专业的回答
所以就发在专栏当中
作为参考
对我来说也许这项工作
远远不止是给大家带来一些
阅读上的方便
更多的是让我自己
去更多地去感受与思考
去体会那些退居在生活角落
但是弥足珍贵的文学作品
以及去感受一些这样的
文学作品背后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