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三十二、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022-11-21 09:5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  仅供学习参考】


三十二、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443页第五段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存在,也讲要克服这种矛盾,但是并不承认矛盾是动力。

  接下去的一段讲得还好。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只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某些方面和领导经济的某些形式会妨碍生产力发展,而且所有制方面(例如两种所有制)也存在着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再下面一段的说法就很有问题。说“社会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说法不合乎辩证法。一切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哪里有什么可以调和的矛盾呢?有的矛盾是对抗性的,有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不能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可以调和的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下(可能是共产主义制度下之误        原抄者)虽然没有战争,但是还有斗争,有人民内部各派的斗争。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没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但是还有革命。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革命,从共产主义的这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也是革命。还有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共产主义一定会要经过很多阶段,也一定会有许多革命。

  这里说到依靠群众的“积极活动”来及时克服矛盾(444页)所谓“积极活动”就应该包括复杂的斗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力图保存腐朽的经济关系的阶级”,(444页)这个说法对。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有保守的阶层,还有类似的“既得利益集团”,还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别,虽然这些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但是也要经过斗争才能解决矛盾。

  [-]很令人揪心,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总还有先进的人和落后的人,有对集体事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朝气勃勃的人,有为名为利、为私为己、暮气沉沉的人。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会有一部分人乐于保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农村中的富裕中农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并且其中有一部分人对这种变化进行抵抗。广东在农村中同富裕中农展开八字宪法的辩论就是证明。

  453页第三段倒是讲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斗争,讲得有点生气。但是接着后段中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个说法不对。矛盾是动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问题》三十二、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