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一辈的演员能一直能保持好口碑?
这个问题,我可以宁静为什么能一直保持作为演员的好口碑来讲。
其实这一点宁静在很多年前的访谈节目里就回答过这个问题 。
宁静:“没有演员愿意接烂戏,尤其是我这样的演员。而且你要知道这个戏的好与坏是一个综合因素。
一部烂戏,一开始拿过来的时候不一定是烂戏。而且很有可能本子看起来非常好,但是遇到烂对手啊,烂导演啊,烂剪辑,烂音乐啊,或者是很烂的宣传,它最后就成了一个烂戏。”
“每年拿过来的本子也有几十个,但也只有四五部,让我觉得还可以的。要注意啊,只是还可以,我还没有说我有多爱这个戏。如果是我非常喜欢的戏,我可以以非常低的片酬去拍,就像当年的孝庄秘史,尤小刚导演问我能不能便宜一点,我自己就砍了一大笔钱,尤小刚导演都傻眼了,说宁静你这么仗义的吗?其实是因为真的是很好的剧本,我喜欢,有钱难买喜欢。”
宁静几乎可以说,她是一个手里有拉胯的戏,但没有拉胯角色,下限很高的演员。
电视剧方面宁静说过《大秦帝国》是够得上好东西的水准。另一个她还说过非常重视《白银谷》,在电视剧《阮玲玉》发布会现场采访说的。
零几年那阵儿宁静根本不接戏多的角色。起初是因为需要中、美两头跑,没办法兼顾家庭小孩,所以《孝庄秘史》等了她三年,而且剧本也在这个过程中改了又改。
戏多的角色不演是宁静在《阮玲玉》发布会采访时直接说过的,之前《杨门女将》、《大马帮》、《大汉天子》什么她都是演配角。
宁静会鉴赏作品的,她甚至还将作品和角色分开衡量。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宁静表示对这个作品很满意,自己也喜欢,但这是导演做到的,自己在里面的表演她很不满意。又比如《黄河绝恋》,宁静不喜欢这个戏,但满意自己在里面的表演。还有《吕不韦传奇》,这也是因为角色接演的作品,放弃《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对她来说值得。
一部作品的整体好坏,导演肯定比演员重要,能调教好演员的导演很多,能调教导演的我至今没听说过。
观众还会看整体效果,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戏份多少,为了整体效果愿意主动减戏份对比那些演技不够还自恃咖位要加戏份的艺人,到底谁是真的尊重演员这个职业和影视行业我们观众也能看出来。
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些资深艺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争什么番位和戏份,只看角色本身是否出彩。
也只有像宁静老师对作品怀抱着尊重一样的心态的演员才能走的长久 。